朱棣篡位後,認為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及燕京,決定將都城北遷。永樂十八年,天安門竣工。在當時,天安門被稱為“承天門”,樣式也與現在的天安門大為迥異。
當時的承天門,是由五座木牌坊組成的,而不是現在的城樓。“承天”之名,取自“承天啟運,受命於天”。對於封建統治者而言,承天門的作用並不只是把守宮禁那麼簡單,這也是一處敬天的聖地。因此,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以後,不敢怠慢這座象徵著天命所歸的建築。
於是,順治八年,朝廷翻修了“承天門”,將其擴建為現在的城樓模樣,並將其改名為“天安門”。天安門的匾額,是由四塊約十釐米厚的木板拼接成的,如今匾心經多年風吹雨打,已經開裂。位於匾額上方用於掛匾的四枚鐵環倒是儲存完好。同樣是由於年代久遠保管不當,匾額正面的地仗已盡數脫落,匾額上刀刻斧鑿的字跡與裂紋已模糊不清,很難分辨。
不過,若依照字跡筆畫的脈絡,仍能梳理出滿文、漢文、蒙文三種文字。由於天安門修建於清統,所以滿文位於匾額的正中心,漢文則位於左側,蒙文位於右側。漢文的部分是由篆體書寫的“天安之門”四個大字。根據史料的記載,“承天門”經翻修後被稱作“天安門”,那麼,為何在匾額上出現了“天安之門”的字樣呢?其間又有怎樣的秘辛呢?
封建統治者根據其所屬民族的不同,通常會採用其本族的慣用文字作為“國語”,清朝自不例外。滿清入關之初,朝廷曾大範圍普及滿文,將這種文字規定為中國的書面文。因此,每當皇帝在天安門頒佈詔書時,負責宣詔的官員會先高聲誦讀滿文,隨後再誦讀轉譯後的漢文。所以,匾額上的三體文字,滿文處於正中心,表明滿清的統治地位。
這是眾所周知的,那麼,這與“天安之門”四字漢文又有什麼關係呢?
據此推測,順治八年朝廷將“承天門”改名為“天安門”時,肯定會先用滿文命名,漢文和蒙文只是譯文罷了。根據匾額上現存的筆畫來推敲,基本可以辨認出滿文部分的內容,文字大意是“天、安寧、太平的城門”。按照滿文的語法來看,其意為“天下太平之門”。
顯然,“天安之門”這四個字,很有可能是直譯。這種直譯的方式,有點像是現代人用翻譯軟體“機翻”的外文,不符語法,比較生硬。所以說,“天安之門”四個字是漢文滿文通譯時“機翻”而來,那個比較突兀的“之”字被史官省略,在撰寫史書時史官寫作“天安門”。
除了天安門上的匾額外,原明宮中的其他匾額均被滿清加以改造,就是為了讓滿文成為匾額的主體。
由於當時的清朝皇室與蒙古通婚,所以清宮中有不少蒙古后妃,因此一些匾額也配上了蒙文翻譯。隨著清統在中原的地位趨向穩固,為了削弱其他少數民族的力量,不知從何時開始皇宮中的匾額不再配蒙文,而是僅以滿漢兩種文字書寫,天安門上的匾額也不例外。
經過這次變化,天安門匾額上的字型只剩兩種。
由於兩體文字更加節省空間,所以經過這次修改後匾額上的文字變得更大。此後,天安門匾額上的漢文不再採用篆體書寫,而是用普及度更高的楷書。相比於此前的天安門匾額,“天”字的寬度從二十釐米增加到三十八釐米,幾乎擴大了一倍。
武昌起義讓清統土崩瓦解,北洋政府接手紫禁城後,將故宮三大殿以南的文華殿、武英殿、午門、端門、太廟、社稷壇的所有匾額全部進行改造,滿文部分均被剔除,只留漢文居中書寫。所以,我們前往故宮遊覽時,才會發現這樣的情況:
——故宮外廷的匾額是由漢文書寫的,內廷的匾額則是“滿漢合璧”的。
天安門屬外廷,因此天安門上的匾額也經過了同樣的變更。這塊匾額被修改成漢文居中書寫後,一直被掛到開國前夕,直到被國徽取代。由此看來,從順治八年翻修承安門並掛匾開始,直到1949年該匾額被國徽取代,雖這塊匾額上的文字幾經變動,但它還是在天安門城樓上掛了近三百年。可以說,這塊匾額見證了由封建王朝到現代社會的變遷。
參考資料:
【《故宮匾額》、《北京市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