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成為P.E.T.父母效能訓練的準講師啦!
與P.E.T.結緣
家裡有孩子的人,多多少少會見過或聽說過《P.E.T.父母效能訓練》這本書,這本書從1970年出版到現在依舊暢銷不衰。作為一個熱愛閱讀育兒書籍的新手媽媽,我當然也早早開始閱讀這本書。
在閱讀這本書的那段時間裡,我發現自己這麼多年來和家人溝通時存在很大的問題,習慣遷怒、冷嘲熱諷、爭吵,缺乏耐心。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有些擔憂,一方面是害怕和家人的關係惡化,另一方面是擔心這種溝通方式代入到孩子身上。
在我第二遍讀這本書時,發現書的封底寫著這門課程竟然還可以線下學習,於是我就果斷加了書上的微信諮詢報名了工作坊。
工作坊的課程長達24小時,在課程進行的第一天,我就認定這是我期待的那種育兒方式,所以工作坊還沒結束我就果斷地報了講師班的課程,期待更深入地學習這門課程。
自己看書和線下課感受是不同的,閱讀時我會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讀書的內容,很多我閱讀時以為已經熟悉的知識,線下課程實踐時發現自己並不能做到。
為什麼選擇P.E.T.
選擇P.E.T.本該有很多更為光鮮的理由,比如這本書的作者托馬斯·戈登獲得過三次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比如比爾·蓋茨的父母、中國演員陶虹都公開說自己參加過這個課程。但是對我來說,選擇的原因更貼近現實。
從孩子還沒出生到現在,為了做一個“合格”的媽媽,我讀過很多育兒書,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育兒理念,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推行自己的育兒法則,遇到很多困難:家人覺得我看點書就指手畫腳,由於沒有在現實中做到理想狀態而陷入自責、懷疑自己的“科學育兒”方式是否正確等等。我常常覺得,書沒有問題,是我自己對書的理解和運用有問題。
但是在我遇到P.E.T.後有些問題豁然開朗,它是一種育兒理念,但不僅限於此,它還是一套系統的操作指南。上午和我們同期的學員聊了一下,她說的一句話我聽了特別感動,她說之前看過很多育兒書,很多書都提到要愛孩子接納孩子,但是隻有P.E.T.告訴我們怎麼愛孩子。是的,每個父母都愛孩子,但是為什麼有的父母的愛讓孩子窒息?因為有的愛會託舉孩子,有的愛會綁架孩子。P.E.T.告訴我們什麼是恰到好處的愛,最重要的是如何科學地向孩子表達愛。
因此,我選擇P.E.T.是因為我認同它的育兒價值觀,我能學到如何在生活中實踐。
這本書和這套課程帶給我的還不止於此,一開始閱讀這本書只是為了能和孩子更好地溝通,沒想到讀完之後,有意地在生活中運用書中的溝通技巧,最先改變的是我和家人的關係。
說個題外話,在我和朋友說我在學習親子溝通時,他們問,你孩子才一歲半,連話都不會說能溝通啥啊。首先,這本書告訴我們嬰兒也可以被傾聽,其次,P.E.T.和其它育兒書的區別在於,學到的溝通方式不僅是用在孩子身上的,在一切需要溝通的場合都可以運用,包括和家人、同事、朋友。尤其是我這種需要老人協助育兒的家庭,處理和孩子照料者之間的育兒衝突也很重要,P.E.T.中的溝通理論恰好也能解決這些衝突。
P.E.T.的獨特之處
我為何認同P.E.T.,其實是有一點我的個人偏好的,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是個熱愛心理學的門外漢,有諮詢師的證,接受過心理諮詢,也閱讀過很多心理科普書籍,《P.E.T.父母效能訓練》這本書中應用到很多心理諮詢的技巧,在我第一次讀時就發現了,比如“面質”這個詞其實是個專業的心理諮詢術語。
作者托馬斯·戈登博士曾是心理學家,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的學生,戈登博士寫這本書的初衷,就是為了把諮詢師傾聽來訪者的一些技巧教給父母。乍一聽這也太難了吧,心理諮詢的術語那麼多,自學門檻也高,大多父母都不是科班出身,怎麼可能學會?這就是作者的獨特之處,他把心理諮詢中高深的概念提煉成通俗的概念,化繁為簡,加上自己的演繹,集結而成這樣一本大多人都能理解的書。這本書暢銷幾十年,就可以看得出它的受眾之廣。
P.E.T.課程不是一套速成的東西,不會直接地告訴家長做到123點孩子就可以怎樣,而是一整套系統的知識,一種生活方式。它不適合想要急功近利的人,24小時的課時就會勸退一批人,但是學會這種模式,人生一定會有所改變。
可能沒有接觸過這個概念的人會好奇,P.E.T.到底說的是什麼呢?它的內容主要有幾個部分:
- 區分問題歸屬:界定界限。我們生活中常遇到界限不清楚的問題,戈登博士提出“問題視窗”的概念,把問題歸類,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界限一目瞭然了。
- 協助技巧-傾聽:如何聽孩子才會說。很多講溝通的書中必定會講的概念就是傾聽,這本書把怎麼傾聽講得很透徹。
- 面質-我資訊: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很多父母都會有“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的疑惑,這部分講家長怎麼表達自己才能讓孩子配合。
- 處理衝突-第三方:和平解決問題,滿足各方需求。怎樣能既不動用權威、又不溺愛孩子,同時還能在父母和孩子有衝突(比如孩子想買玩具家長不想買)的時候輕鬆處理問題。
- 培養親子關係:雙方都處於無問題區時,怎麼搞好關係來預防問題的產生,防患於未然大於亡羊補牢。
看起來一點都不高深,但是每一個技巧都非常實用。
P.E.T.何以讓改變發生
在學習P.E.T.前我看過很多育兒書,大多書都寫得非常好,但是都沒有P.E.T.帶給我的影響大。我仔細想了一下其中的緣由,可能之前的書只是過了腦,留下一點痕跡,我以為自己理解了就能在生活中應用,但其實書中的內容並沒有完全地發揮作用,P.E.T.能有用,跟它“做中學”——一邊實踐一邊學習的模式相關。
以前我習慣的學習模式只有2種:上學時老師在課堂上單方面輸出,畢業後自己看網上課程死磕。P.E.T.的工作坊是一種新的學習模式,老師講解基本的概念,雖然他是課程程序的掌控者,但是大部分時間還是交給學員,真正是以學員為中心的,課堂中穿插著大量的實踐、分享、練習。不僅在工作坊中練習,在課程結束後每個人也會把在日常中遇到的溝通問題發在群裡覆盤。書上的內容看100遍,如果不去運用也不能發揮作用。在實踐中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模式。
整個學習的過程,也是在踐行P.E.T.:講師不會督促學員去練習,而是界限分明只去提醒。因為根據問題歸屬,學習的效果屬於學員自己的事情,每個人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改變。看似“放養”,其實是信任,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員。毫不誇張地說,講師班是我遇到過的學習動機最強的學生群體,我之前讀書時大家的學習熱情遠沒這麼大。
為何要成為講師?
父母應該被訓練而非被指責,這是《P.E.T.父母效能訓練》這本書第一章中的觀點。我認同書中的觀點,培訓不是為了成為“完美父母”,而是為了成為“真實的有效能的父母”,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同時學習到一種高效的育兒手段。
日常生活中,我很容易和那些遭受父母指責的孩子們共情,每次出門見到這樣的家庭,都為那些孩子難過,他們那麼小,卻要經受各種打罵指責。
不僅僅是孩子們,那些打罵孩子的家長們也讓人難過,我深刻地理解打過孩子後悔恨的心情。但是這些家長們沒有更好的選擇,除了去吵孩子,他們不知道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但是如今P.E.T.給了父母們一個選擇,透過換一種溝通方式,它讓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很順暢,不是透過權威、打罵,也不是透過妥協,雙方就能愉快相處。所以我自己經受過P.E.T.帶來好處後,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把它推廣出去讓更多父母看到,這也是我工作坊課程還沒結束,就迅速報了講師班課程的原因。
有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有天上課後回家的地鐵上,我聽到一位家長大聲地打電話,整個車廂都能聽到她的聲音,她在怒吼電話另一端的孩子:你知道錯了嗎!現在馬上說對不起!當時我都想衝過去把包裡的宣傳頁給她,告訴她你可以不這樣做,你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嘗試一下P.E.T.吧!等我以後成為一個成熟的講師,一定會這樣做的。
講師班獨特的授課方式
講師班的課程沒有再像工作坊一樣講解P.E.T.的知識,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培養講師,這種培養方式獨具特色。
實戰講課
如果知道講師班的課程需要當眾授課一小時,我一定不會那麼果斷地報名的,可能會猶豫幾個月。因為我社恐挺嚴重的,平時更習慣文字交流或者一對一交流,在一個陌生的群體中當眾講課,還是自己不太熟悉的內容,這是我噩夢中才會有的場景。事後想想,講師班就是為了培養講師,肯定要練習講課的,正式講課需要24小時呢,這才只是第一步而已。
在第一天制定目標時,我寫的是“完整地講課10分鐘(5分鐘也算達標)。”沒想到第3天我完成講課半小時的任務,第4天更是講滿了一小時,簡直是暴露療法!
為那半小時的課程,前一天晚上我寫了逐字稿,晚上緊張得睡不好。第二天順利完成後,自信心暴漲,我的日記中寫著“完成任務後一身輕鬆,感覺自己身輕如燕。”成為講師的第一個小碎步,我邁出的還算順利。
由於抽籤我屬於第一組,所以時長一小時的課程只有一晚上時間備課,晚上9點孩子睡之後,我才開始準備。逐字稿寫了2000多字,把主要部分寫完了。流程順了一遍,開場設計活動、中間講授內容、設計互動、最後總結等等都捋順。然後趴在臥室門口的地上畫了十幾張掛圖,還用我小學做黑板報的水平美化了一下。完成全部任務已經一點了,二十多年來沒這麼拼過,次日上午就要開講,又是緊張的一夜,還好這次也順利講完了。
一個內向的人決定這樣挑戰自我,前面一定是非常有魔力的東西在吸引我才可以,P.E.T.就是有這樣的魔力。
做中學
某種程度上講,在講師班中督導之於講師,就像是在工作坊中講師之於家長們,大家都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的,這是區別於傳統課堂的地方。
如果足夠敏銳,會觀察到督導和助教的每一句話都是在踐行P.E.T.。比如督導傾聽講師的方式,比如督導營造的安全、平等、無評判環境,每個人都是行走的P.E.T.。我很難用語言去形容那種氛圍,似乎每個人都變得柔軟起來,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緒,也更能做到自我察覺。
反饋機制
不同於傳統課堂中老師為每一個學生批改作業,在講師班中,講師也就是學員之間互相反饋。課程正式開始前,每個小組之間一起預習,而不是由督導佈置預習任務。正式的線下課程中,練習授課也是學員之間先互相反饋,然後再由助教反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督導全部放手,督導會提前教會大家如何反饋,恰好反饋技巧也是來自P.E.T.的理論,以後有機會我會詳細寫寫這部分。
這種學習方式很有智慧,首先組織者不用為了做到面面俱到而勞累;其次學員會感覺被信任——他相信我可以做好,所以我要努力做好;最後,三人行必有我師,雖然大家都是新手,但是學員之間的反饋中總是會有很寶貴的意見。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感慨,學校也應該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學習的效率才會更高。
講師班中印象深刻的記憶
太多了。
做活動時督導說盡量處於一種“專注而放鬆”的狀態,聽到這個詞後我感覺很新奇,就像是“歡樂的平靜”一樣,本是矛盾的兩個詞竟然能放一起。這是因為我很少在專注時做到放鬆,只要一專注就進入緊張狀態,我特別喜歡這個片語,所以課程結束後,我也把“專注而放鬆”當成一個訊號,時刻提醒自己注意平衡。
輪到自己講課,講完後,腦海中充滿了否定自己的念頭,先自我反饋,像是檢討一般說了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沒想到輪到同學們反饋時,大家提出了很多我沒注意到的閃光點,接收到大家極力發出的讚美後,那一刻我終於放下了自我評判,感覺還不錯。
中午休息的時候,和同學們一起飯後在河邊曬著太陽散步,有時候聊課程中的收穫,有時候聊對人生的思考,這是平庸生活中難得的愜意時刻,可以拋開一切煩心事,活在當下的那個瞬間。
備課的時候特別投入,回想了一下,就連上學時也沒那麼勤奮過。在那個團體中,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都很強,在一個優秀而平和的群體中,大家一起進步的感覺真好。
再一次領悟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授課風格,也有自己擅長的地方,不必羨慕自己沒有的,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特長就好。
最難忘的,還是那種氛圍,雖然難以用文字描述,但我能感受到那種讓人踏實、平和的溝通環境。很奇特,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如果在其他場合相見,我們應該都不會馬上產生連結。但是因為P.E.T.相聚在這裡時,似乎突然間就被那種氛圍所感化,每個人都變得柔軟了,心扉也打開了,大家可以表露自己脆弱的、真實的一面,而不用擔心他人的評判。那是督導和助教們,以及P.E.T.營造出來的氣氛,也是我希望在將來自己的工作坊中營造出來的氛圍,但我擔心這會很難,大概要靠自己修行很多年很多年。
說到修行,我感受到督導包括助教團隊的每個人,都散發著溫柔卻有力量的感覺。在此之前,很難相信溫柔和力量可以在一個人身上相容得這麼好。我以為溫柔意味著妥協,力量意味著鋒芒。希望將來我也能變得這樣溫柔卻篤定,大概也要靠很多年的修行吧。
這條路會很漫長
P.E.T.說難也不難,把《P.E.T.父母效能訓練》這本書啃透,學到的知識就足夠了。但是要在生活中實踐,並不容易。
因為情緒出現得太快了,書中說不要評判要接納,但是還沒等覺察到,傷人的話就從口中出來了。P.E.T.是在打破一個人固有的思維模式,再重建起來,這是一個痛苦而艱難的過程。
對於一個講師來說,也許會更困難。因為在授課過程中,一言一行都是在踐行P.E.T.,你需要去傾聽學員、去營造安全的開放的氛圍、在面對衝突時使用面質技巧。這需要把P.E.T.內化到生活當中,而不是刻意去模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是,我有一生的時間去不斷地嘗試,不急這一時。我會關注於自己的內心,和成長的歷程,而不是最終何時達到終點。
如今,路已經在腳下,走下去就是了。
說了這麼多,最後應該推銷一下自己這個新晉準講師,但是我還沒準備好。我需要一些時間再去準備一下,不僅僅是需要備課,也要給自我一點成長的時間。
作為一個內向的人,走出這一步已經花掉了我很多的勇氣,但是我知道內心的動力源遠流長,我會慢慢走,每一步都走得篤定一些,這樣同樣能走得很遠。
未來我計劃舉辦一些線上和線下的讀書會、沙龍,主題不僅和P.E.T.本身相關,也會涉及親密關係、女性成長這些我一直在探索的主題,敬請期待。
最後,我想感謝我的孩子。儘管沒有他我也會持續學習、成長,但是有他的存在,我的成長中多了一些意外的收穫,比如P.E.T.。
此刻,小小的他躺在我旁邊睡得正熟,我在一旁噼裡啪啦地敲字,我好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