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擁擠不堪的放學路口,一位媽媽推著電動車,對娃崩潰地叫著:“我全身都溼了,快上車,還得趕去接你弟弟。”該母親的小兒子在另一所私立小學,她送孩子需要先騎電動車,然後換乘地鐵,出地鐵站後再換一輛電動車,如此這番每天經歷兩個小時的路程。
雙減讓各小學推遲了放學時間後,回到家天已黑,大人與小孩都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該母親也會讓孩子上網課、寫試卷刷題。
焦慮讓現代母親疲於奔命,小學擇校需要各門科目全優,需要孩子獲得三好學生等各種獎項,而中考比高考更殘忍,一考定終身,沒有復讀機會,考上高中就有機會上大學;考不上就只能去技校。
有限的升學機會,讓孩子從小就在壓力中長大,讓母親從生娃的那刻起就在壓力中度日如年,有寶媽說每天就像打仗,夜裡睡覺還想著娃作業有沒有全部完成,有沒有寫錯,寫錯的有沒有訂正?
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養娃,不願意生活因為孩子而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國家出臺雙減政策,期望解放家長和孩子。市場上沒有輔導班,寶媽們買了各種《學霸》、《提優》輔導材料自己在家教。
如果您傍晚有空在小區裡散步,仔細聽,一到寫作業時間,此起彼伏,充斥著打罵孩子的聲音,摔書砸凳子的聲音,孩子哭叫的聲音……
每一個孩子小時候都是天使,他們笑起來那麼可愛、那麼溫暖,可以融化世界上最冰冷的心。為什麼一上學,他們就成了你的對手,需要他們乖乖聽話,完成你規定的任務。寫完學校作業了?背一遍課文,背完了課文寫兩頁計算題,寫完了計算題,背一會單詞,背完單詞彈一個小時鋼琴……
孩子問:“可以玩一會嗎?”“玩?就知道玩,你看人家誰誰誰,每天寫兩張試卷,你呢,寫了半夜計算題,你就說玩?”
孩子磨蹭,拖延,偷偷地玩,被發現後一陣痛罵:“我們含辛茹苦供你學習,你居然還偷偷摸摸地玩,今天,寫不完試卷,不要吃飯不要睡覺。”
責備讓孩子過早地戴上眼鏡,身體過瘦或過胖,過早地懂事,再也不是那個單純調皮的孩子了。
過度的責備,傷害的不僅是孩子的身體,還有孩子的心理健康。身邊不乏初中孩子因為一句責備輕身的案例。
當我們看到過度責備會付出生命代價的案例時,寶媽在責備孩子時就會謹小慎微,同時心生疑慮:“難道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都不能責備嗎?”
掌握責備的時機和程度是每個身為父母的必修課題,我們的老祖宗早已經為我們總結。晚明學者呂坤的《呻吟語》一書中記載,古代父母對孩子有“七不責”:“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正飲食不責、正歡慶不責、正悲憂不責、疾病不責。”
對眾不責——孩子上學後就有了自己的圈子,在他的同學面前責備他,會讓他無地自容。
愧疚不責——如果孩子已經自責,那父母何必再費口舌呢?
暮夜不責——睡前責備孩子,會讓正在長身體的他鬱悶,不僅影響睡眠,還會造成肝瘀。
正飲食不責——孩子吃飯的時候責備他,會增加脾胃壓力,影響食物消化吸收。
正歡慶不責——孩子正高興或正專注做某件事時,責備孩子,會傷心陽,狀況多了,以後孩子就無法高興、無法專注,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正悲憂不責——孩子如果正承受負面情緒,此時的責備就是雪上加霜。
疾病不責——生病的孩子很脆弱,此時的責備會導致氣血不和,不利於身體恢復。
有一則寓言,孩子在天上等啊等啊,終於看見了你,覺得你很美、很好、很可愛,於是來到你的身邊。
雖然升學壓力很大,雖然人世很苦,可是有了孩子的微笑,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這一路,有你相伴,雖然你很調皮,雖然你總惹我生氣,但你也總讓我的心暖洋洋的。
你調皮,你闖禍,你犯錯,我責備你,但我看了“七不責”,我謹遵老祖宗的教誨,努力在合適的時機責備你。
我責備你,因為我愛你,讓我們共同走完人生的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