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僅有九集的韓國生存驚悚片《魷魚遊戲》在9月上映後火遍了全球,上線僅一個月就成為流媒體巨頭奈飛(Netflix)收視率最高的原創節目。而這部劇集的製作成本僅有2140萬美元,每集大約240萬美元,卻給奈飛帶來近9億美元的收入,奈飛公司的股價還一下子上漲了9%。
這部劇集可能很多小夥伴沒有看過,這裡大概講一下這部劇集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一群債臺高築、生活無望的社會底層突然接到神秘邀請,去參加一場名為“魷魚遊戲”的生死遊戲,最後的獲勝者可以贏得456億韓元(3,858萬美元)的鉅額獎勵,情節類似電影大逃殺,但此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其中的兒童遊戲環節背後的隱喻。接下來就和大家聊一聊導演是怎麼透過這些兒童遊戲反應出哪些韓國極度貧富和階級分化的現實。
一、第一個遊戲123木頭人
咱們一個一個說,“遊戲123木頭人”這個遊戲規則無需多言大家應該都知道,木偶背對著你時可以前進,它轉過來就必須靜止,被發現動了會被機槍掃射就直接掛了,5分鐘內到達終點即為勝利。
每個人都在同一起跑線,但稍有不慎就直接淘汰出局,這無疑是韓國極度內卷和扭曲的教育現狀的影射。
教育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是最公平的上升通道,但是,也正因為公平所以很擁擠。韓國的年輕人為了能找個好工作實現階級的跨越,只能透過努力補習考取更高的學歷。爭取考進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三所韓國超一流大學,簡稱“SKY”,然後再考公務員當個檢察官基本上這輩子可以衣食無憂了,或者就是進入韓國的大公司工作,如三星、現代集團。
但好的企業哪是那麼容易想進就進的,這些韓國大企業似乎只給年輕人留下針眼大小的門縫。託福外語能力那是必不可缺的硬性條件,託業成績最低要求達到800分以上,大公司則要求900分以上,拿滿分的人比比皆是,有的還要求掌握兩門以上的外語。
韓國有超過700萬人的學生參加補習機構的學習,每個家庭平均要花掉6000元花在教育支出上,進而出現考試院這種為學生專心準備考試的低廉出租屋。
二、椪糖遊戲
椪糖遊戲就是讓人們盲選圖案,有三角形、圓形、方形、五角星形、傘形,再用針摳出糖餅上對應的圖案,限時10分鐘,糖在人在,糖破人亡。
每個人選擇的圖案不同就決定了自己的命運,有的是簡單模式,有的是困難模式,有的則是地獄模式。就跟選專業、選職業一樣的,是進入社會時的第一道選擇題。選擇對了就能更輕鬆地爬上上一層階級,選錯了或許這輩子也翻不了身了。
比如建築專業趕上了前些年火熱的房地產行業、計算機專業進入了網際網路行業,金融業等等,相信會比大多數人混得要好。而製造業、或搞基礎科學專業就相對來說要差一些。如果你進入傳統媒體,出版社、報社、電視臺這些正在走下坡路的行業或許已經失業了。
三、拔河
和日常拔河一樣,10人一隊。不同的是,輸的隊會被拽下去摔死,此時的弱勢群體年齡偏大者和女性就被嫌棄了。
實際上韓國企業為了保持旺盛的生產力,往往對職場中的弱勢群體如年齡偏大者和女性充滿歧視。職場中女性往往會安排在收入低、基本沒有什麼晉升機會的職位,全韓國只有大約10%的管理職位是由女性擔任。而年齡偏大的員工則會被企業強制安排提前退休。
大家應該都知道韓國是個男權社會,女性的地位一直以來比較偏低。比如韓國女性一般在結婚之後就會在家做全職主婦,女性在男人面前喝酒要側身或背身,結婚的話女方是要給男方彩禮的(正好與我國相反)。相信看過韓劇的小夥伴應該都有所體會。
四、過玻璃橋
玻璃橋分18組玻璃,每組各由1塊結實的玻璃和1塊一踩就碎的玻璃組成。人們需要盲選號碼,再然後按號碼順序依次踩玻璃透過,安全到終點的人獲勝。
想過這個玻璃橋每往前邁一步就有1/2的機率會掉下去或者不掉下去,那麼一路全對能過去的機率有多少呢,百萬分之三,跟中彩票的機率差不多。
這裡反映了底層人“走錯一步,滿盤皆輸”這樣如履薄冰的現狀,每邁一步都有著極為巨大的試錯成本。當然現實世界裡確實有這樣的幸運兒,如韓國的前總統李明博,一個農民的兒子一路開掛做到了現代集團的總裁,之後又當上了總統。但這種機率實在是太低了,大多數人的天花板就是自己的父母。
而子承父業正好恰好就是玻璃橋遊戲的現實寫照,因為前面的坑都被父輩踩過了,到了你這一代就能獲得足夠的經驗,子承父業的話就不會掉進同一個坑裡。但也不排除確實有些二兒的子孫,偏偏不走尋常路,那麼踩坑也就在所難免了。
五、結束語
劇集中有一些VIP,他們是一些戴著面具的遊戲規則制定者,邊看比賽邊下注。這些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始終在強調遊戲的自願性和平等性。但哪兒來的公平而言,VIP們隨意制定遊戲規則,而這些底層人卻被迫接受這些規則參與遊戲。
這部劇的導演黃東赫說,魷魚遊戲是他小時候玩過最刺激也最喜歡的遊戲。之所以會取這個當劇名,就是因為他覺得如今的韓國社會越來越像“魷魚遊戲”,大家會劃分出階級與圈子,接著開始瘋狂競爭,把別人推出圈圈外,弱肉強食。“妄想一獲千金的遊戲,就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發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