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喝過的酒瓶,青年喜歡的飲料罐頭,甚至是兒童常喝的酸奶盒子,這些要怎麼處理?最近,記者發現,在奉賢區四團鎮,當地一所幼兒園裡的娃娃們,視其為心愛物。幼兒園透過收集各式各樣的瓶、罐、壇、桶,指導孩子們變身“設計師”“運動家”“發明家”,搞起了瓶玩藝術、瓶玩運動、瓶玩積木等,幼兒園環境不僅煥然一新,孩子們也在瓶子的世界裡收穫了快樂童年。
在奉賢區四團鎮中心城區的東面,就是四團幼兒園所在位置。幾乎每天,這裡427名孩子都能在不同的公共空間裡找到各種瓶、罐、壇、桶,並在老師的啟蒙或指導下,對它們進行“藝術加工”,在動手中享受瓶玩藝術帶來的獨特樂趣。比如,轉角處就是小瓶子的“創作空間”,孩子們可以在這裡給瓶“換裝”。瞧一瞧,現場就有兩位“女設計師”,拿著小畫筆,揉著彩色泥,正給瓶“戴小花”、“穿花衣”呢。再看看角落處的空間,也有孩子們正在潛心創作,利用原料桶、食品罐等材料,用畫畫和沙畫為“鄉村夜景”添彩。還有的小朋友則“藏”在大瓶大桶裡頭,正埋頭骨幹為它們便裝,畫出一個“青花瓷韻”的世界。小小“設計家” 徐芷玥手裡拿著的,正是這家爺爺喝完的神仙酒瓶,“我把它帶到學校裡來玩一玩塗一塗,很有意思的。”她說。
“其實我們四團幼兒園從2009年就開始,就向孩子家庭及全社會收集我們家鄉資源——神仙酒廠的瓶,包括陶罐等,以此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奉賢區四團鎮幼兒園書記、園長陳葉告訴記者,瓶玩藝術,僅僅只是一小部分。在戶外活動中,各色各樣的瓶子還成為了孩子們最好的“玩具”。透過師生共同創作,瓶子變成了獨木橋、平爬板、汽車和高蹺等生動又有趣的運動工具,孩子們不僅可以選擇自己想玩的,還可以組成比拼小隊,看看誰玩得最棒。小朋友陳芯媛就特別愛戶外運動,“我最喜歡踩高蹺了,踩上去,我顯得人特別高。”
不僅如此,瓶子還成為了很多教學教材,給孩子們帶來了更多智慧上的啟迪。在幼兒園的各教室及走廊內,瓶子就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積木”,小傢伙們依靠瓶子能造出大房子,美化幼兒園;走進教室,瓶子就是拼圖,孩子們可以玩拼圖比賽,比一比誰的創意最好。因此,無論是小班中班還是大班孩子,因瓶子會“七十二變”,他們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玩法”。
“我們幼兒園經過十多年的實踐研究,現在,無論是幼兒園外部的整體環境還是班級的環境,都形成了一個以瓶子為主題的體系。”陳葉介紹,一樓,以瓶玩藝術為主,可以體驗到各種各樣的藝術創作;二樓,以瓶玩文化為主,植入四團神仙酒廠文化等,培養孩子從小熱愛家鄉的情感;三樓,則是科學探索類, 可以隨時隨地和瓶子、瓶蓋互動,“我們希望孩子們在瓶子的世界當中,能夠啟迪智慧,愛學習、樂學習、會學習。”
目前,“瓶玩”也得到了當地神仙酒廠的大力支援,並運來了不少瓶瓶罐罐供孩子們創作。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神仙酒傳統釀造技藝第五代傳承人李晨楠說,作為傳承人,非常希望看到神仙酒可以走進校園,和孩子們互動,“因為神仙酒是我們四團的鄉土記憶,我們也非常希望透過這種鄉土技藝能夠讓所有的孩子們在心裡儲存對家鄉的熱愛,讓他們始終記住家鄉的味道、家鄉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