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不以兵強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著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註釋】1焉:裝詞。3 果:達到目的,取得成功。而已:罷了。3 伐:誇耀功績。4 已:停止,這裡可譯為“死了”、"死亡”。
【譯文】按照“道”的原則輔佐君王的人,不依靠兵力來稱霸天下。窮兵黷武這種事不僅不會帶來好處,反西會很快遭到報應。軍隊到過的地方,荊棘橫生。大戰過後,必定會有荒年。善於用兵的人,月要達到救濟危難的目的就算了,不會以兵力強大來耀武揚威。即使達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自尊大:即使達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誇耀;即使達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驕傲;即使達到了目的,也認為是不得已而為之;即使達到了自的,也不逞強。事物壯大了,就會走向衰亡,這就說明它不符合於道,不符合於道的,就會很快走向敗亡。
[解析】這一章的核心思想是“勿強”二字,前半部分講有道之人輔佐君主,不憑藉強大的武力來征服天下,因為戰爭不論勝負,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後半部分講真正完美的方式是像樹上結出果實一樣,是自然生長出來的,而不是強求出來的。不能驕傲自滿,要認識到是不得已才走到這一步的,結出了果實,已經是強壯了,就不要再增強它了,如果過於強壯,就會走向反面,背離了道這裡需要注意一點:在這一章和下一章中,儘管老子都重點論述了戰事的問題,但這並不能說老子兼治兵家,因為老子之所以論兵,只是想闡釋哲學問題,而不是為了闡述兵家之道。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於天下”君王在治理天下時,周圍一定會有很多人來輔佐他,這些人不但輔助君主治理天下萬民,也操縱著軍隊,如果這些人過分誇大軍事的作用,勢必會影響君王的治國策略,甚至會導致君主窮兵默武,滋生獨霸天下的野心,最終釀成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痛苦和死亡。當然,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軍隊,必然會遭到其他國家的侵略,也就無法保證自己國家的安定祥和了。
“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這幾句話揭示了逞強帶來的惡果:征戰之地,荊棘叢生,戰爭之後,必然會出現大災荒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面勿強。“老子認為,用兵之道不是為了發起戰爭,而是為保家護國,只要能夠確保人民的安全和國家的穩定就可以了,不可以逞強於天下,一且遇有戰爭,到了必須用兵的時候,也要遵循大道的原則,不宜過分用兵逞強,只要能 夠保全自身就足夠了;而且在使自己保全之後,也不要自滿,不要驕縱,這樣才合乎自然規律。如果不這樣做。勢必會引起別人的妒恨,也會使自己放鬆警惕,致使自己墮落和腐化,這樣已經取得的勝利就會群間化為烏有,同時導致最終的失敗。因此,用兵之道要講求一個合理的度,這就要求統治者在用兵時應當採用自然而然的做法,而不採取過激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國治民安。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在本章中,老子借戰事的問題向我們閘明瞭一個人生道理,即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過頭,太過頭就會走向反面;當我們獲得成功或是取得成績時,不可沾沾自喜,更不可狂妄自大,而要掌握適度原則,否則就會朝著相反的方向轉化。人們經常所說的“樂極生悲”一詞,就是用來形容那些得意忘形之人的,它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現實生活中,快樂得忘了形的人隨處可見,而悲傷過度的人也不在少數,人們為何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呢?老子給出了我們答案,即我們遠離了大道,不能和大道合二為一。
在情緒的掌控方面,老年人要比年輕人做得好些。一般而言,老年人在現實生活中經歷的大風大浪要比年輕人多得多,所以不易衝動,不會感情用事。而年輕人則不同,年輕人在情感方面經歷的事情太少,一旦遭遇挫折,便會失落不已。對於多數年輕人來說,他們都或多或少遇到過煩惱和痛苦,但每個人的處理方法不同,如果只是一味地忍著傷痛,而不是把挫折作為一次經驗和教訓,就不會向積極的方面轉化。如果能夠克服挫折,就會慢慢走出陰影,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失敗和痛苦在很大程度上能促使人取得成功。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我們要以欣賞的眼光和樂觀的心情對待挫折,決不能讓壞情緒毀了自己的一生。
從政之道
物壯則老--隋煬帝三徵高句麗
善於用兵的人只把武力當作實現目的的手段,而不會仗著武力強大為所欲為,否則必然遭到報應。戰爭,無論性質如何,都會帶來殺載和災害。窮兵黷武一定會造成社會動盪,導致民怨沸騰。隋場帝仗著國力強大,兵力雄厚,三次揮師高句麗,極大地消耗了陷的國力,引起民眾的極度不滿,並直接引發了隋的滅亡
統一中國後,隋要求周邊國家做自己的臣屬,高句麗不肯,逐漸和隋進入戰爭狀態。隋文帝在位時曾派 30 萬大兵攻打高句麗,結果隋軍大敗而歸。隋文帝去世後,隋煬帝即位。公元 607 年隋煬帝徵高句麗王入朝,後者不單拒絕了隋場帝的命令,還斷絕了和隋朝的往來。隋煬帝大怒。於是,第二年元月,隋煬帝便開始為征討高句麗作準備,用了數年的時間動員了百萬大兵。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整個隋朝都因此苦不堪言:“......幽州總管元弘嗣往東萊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督役,晝夜立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皆生蛆,死者什三四......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填咽於道,登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為了召集足夠多的兵力,隋煬帝甚至打起了寺院的主意,下令拆毀寺院,將僧人充用工役。
隋煬帝對贏取戰爭充滿信心,為了炫耀大隋國威,他還招各國使者和藩屬君王隨軍出征。在隋煬帝眼裡,高句麗不過是蕞爾小國,根本不是隋的對手,只要看到浩浩蕩蕩的隋軍,高句麗王就會嚇得屈膝投降
公元 612 年,隋煬帝御駕親征,踏上了首次前往高句麗的征途。有大臣勸說隋煬帝停止如此興師動眾的舉動,遭到了隋煬帝的拒絕。
由於自信可以憑藉絕對優勢的兵力“不戰而屈人兵”,隋煬帝完全沒有考慮戰略戰術,面對高句麗的奮起抵抗,隋軍陣腳大亂。兩方人馬第一次交鋒,隋軍就吃了敗仗。在隨後的日子裡,隋軍也只是偶有勝利。
隨著敗象越來越明顯,隋煬帝只能接受現實。高句麗派使者來求降,說只要隋軍撤退,高句麗王就到隋煬帝處朝見。考慮到接受對方的提議,可以保全臉面班師回朝,隋煬帝同意了。然而,就在隋軍撤退的時候,高句麗突然發起襲擊,將隋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若干隋朝大將在混亂中戰死,隋煬帝親自出馬指揮的百萬大軍最終狼狽地逃回了家。
也許是這個結果太出乎意料了,隋煬帝咽不下這口惡氣,他一面將戰敗的責任往大臣身上推一面準備對高句麗的第二次進攻,奪回在各國使者眼前丟掉的面子。儘管此時,隋的很多地區都爆發了反對隋煬帝的起義,威脅到隋政權的穩定,但隋煬帝還是不肯放下遠征高句麗的計劃。就這樣,在公元613 年,隋軍再次出征高句麗。由於在之前的戰爭中兵力耗損過於嚴重,隋煬帝還改變了隋的徵兵制度,招收了更多的平民。他向高句麗發出一篇措辭嚴厲的檄文:“高句麗小虜,侮慢上國,今拔海移山,猶望克果,況此虜乎?”好像只要揮一揮手就能將高句麗掀倒。
相比第一次出征,第二次征討高句麗多少要順利些。只是就在高句麗即將支撐不住之時,隋軍後院起火。負責督運糧草的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舉兵造反,直逼隋朝首都隋煬帝無奈,只得放下這幾乎調集了全國一切力量的戰爭,回國解決叛亂問題
二徵高句麗又沒能實現目的,隋煬帝懊惱不已。楊玄感的起事雖很快便被平定,但此時的隋朝已然動盪不堪:“舉天下之人,十分九為盜賊皆盜武馬,始作長槍,攻陷城邑。遺憾的是,在這種情況下,隋煬帝仍然要勞民傷財地征討高句麗。當隋煬帝在朝堂上將這個想法告訴給大臣們時,大臣們都沉默以對
公元 614 年,隋煬帝下詔第三次御駕親征高句麗:“黃帝五十二戰成湯二十七徵,方乃德施諸侯,令行天下。”他將自己和古代著名的聖德之君作比,暗示人們,自己不過打了兩次,沒有收穫預期結果十分正常。
第三次討伐高句麗,隋煬帝又帶上了百萬大軍,但將士們早已沒有打仗的心思。在前往高句麗的路上,不斷有士兵逃跑,即便被抓後會遭到斬首之刑,逃亡者仍數量甚多。行軍的速度因此變得十分緩慢。不過,另一方面,此時的高句麗也已經十分虛弱,沒有力氣再和隋軍抗衡。因此,派出使者向隋朝乞降。
經過前兩次的失敗,隋煬帝對第三次征討高句麗能否勝利並無十足把握,見高句麗主動請降也見好就收,停止了進攻,接受了降款。
隋煬帝在這年八月返回了京城,對高句麗的戰爭終於結束了,除了贏得了一個“勝利者”的頭銜,他一無所得。在回京的路上,隋煬帝還遭到了農民軍的打劫,一下子損失了數十匹馬。回到京城後,他催促高句麗王入朝,誰料,對方竟然沒理他。這讓隋煬帝再度萌生攻打高句麗的念頭,只是這次他已然心有餘而力不足。國內的起義此起彼伏,讓隋煬帝難以招架。
公元 615 年,隋煬帝大設宴席款待來朝的使者,他沒有在使者中看到高句麗人的影子。宴畢回宮,隋煬帝終於忍不住潸然淚下。之後,僅僅過了三年,隋煬帝就被身邊的侍衛殺害,偌大的隋朝也隨之滅亡。“以兵強”不止不會讓人強大,還有可能耗盡人的氣力,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已有的東西。
處世之道
無道必亡--唐朝平定安史之亂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這兩句話說的是戰爭過後給百姓和社會所帶來的災難。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連綿不斷,百姓苦不堪言。老子身逢亂世,深刻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所以對戰爭充滿了厭惡之感。老子還認為,如果戰爭無法避免,那麼只要達到目的就可以,不必濫用武力,否則就會引火上身,落得悲慘的下場。
唐代開元后期,唐玄宗逐漸喪失了以前那種向上求治的精神,他任用“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為相,朝政日益腐敗。李林甫善於逢迎,事事迎合玄宗的心意,私下卻利用職權,大施淫威,獨斷專橫。玄宗改元天寶之後,更加縱情享樂,他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後來還把朝政全交給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處理。楊國忠在李林甫死後,繼任為宰相,他排斥異己,貪汙受賄,使朝政更加敗壞。再加上當時土地兼併嚴重,農民生活艱難,政治、經濟、社會漸呈衰敗之象,這讓安祿山有了可乘之機。
安祿山本是混血胡人,他生性奸詐,卻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很忠誠。安祿山善於逢迎,人朝不久即贏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歡心,身兼范陽(今北京西南)、河東(今山西太原)、平盧(今遼寧錦州西)三鎮節度使,成為雄霸一方的大軍閥。天寶後期安祿山看到唐玄宗荒廢政事,內地兵力空虛,於是產生了“取而代之”的野心。為了顛覆李氏江山,
他一方面經常到長安朝見玄宗,裝出極其恭順的樣子,以騙得唐玄宗的寵信;另一方面卻暗地裡在河北老巢積蓄力量,在范陽城北建築雄武城,廣招兵馬。經過十年準備,安祿山於天寶十四載(755)串通部將史思明,以討伐楊國忠為名,從范陽起兵,率眾反唐。
“安史之亂”爆發後,安祿山率領十五萬叛兵一路南下,很快攻陷藁城、陳留、滎陽,直逼洛陽。唐玄宗大為震 驚,急忙下令榮王李琬、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討伐叛軍。叛將田承嗣、安守忠進攻洛陽,守軍抵擋不住叛軍騎兵的衝殺,大敗潰逃,叛軍佔領洛陽。緊接著,叛軍乘勝追擊高仙芝軍隊,唐軍大亂,很多兵士被人馬踐踏而死。後來,唐軍退守潼關,這才阻擋住了叛軍西進的腳步。在河北,平原太守顏真卿、常山太守顏杲卿率眾阻擊叛軍。史思明親自率兵攻打常山,顏杲卿晝夜拒戰,終因寡不敵眾、糧盡無援而失敗。城陷之後,顏杲卿全家三十餘人被害。常山之戰雖然失敗,卻牽制了叛軍的兵力,致使安祿山攻打潼關受挫,從而減輕了關中的壓力
天寶十五載(756)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並下令西進奪取長安。唐玄宗隨即任命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固守潼關。哥舒翰根據敵強我弱的情勢,決定採用以逸待勞戰術,阻擊叛軍,待時機成熟再與叛軍決戰。但是玄宗屢次催促他出戰,無奈之下,哥舒翰只得出關迎擊叛軍,結果唐軍大敗,哥舒翰力戰被俘,投降了安祿山。潼關失陷以後,長安已無險可守,玄宗倉皇逃往蜀地。安祿山兵進長安,縱兵劫掠,擄走百官、宮女、宦官,一起押赴洛陽。
當叛兵攻下長安時,太子李亨逃到靈武,即位稱帝,李亨就是唐肅宗。肅宗整軍經武,準備收復長安、洛陽,中興唐朝。唐將郭子儀率領五萬大軍趕赴靈武,李光弼也率眾前往太原抗擊叛軍肅宗政權這才穩定下來。然而,李亨任用志大才疏的房綰謀劃軍國大事,命他率兵收復二京,房綰於是分兵三路,進攻長安。房綰攻打長安時,採用古代車戰之法,排出兩千輛牛車,兩翼由步兵和騎兵掩護,與叛軍安守忠部在咸陽附近作戰。安守忠見到唐軍的陣勢,就乘風縱火,拉車的老牛見到火,嚇得四處逃竄,唐軍在這一戰中死傷四萬餘眾,部將楊希文、劉貴哲投降叛軍,房綰只帶數千人逃歸靈武。
在抗擊安史叛軍的過程中,影響最大的是太原之戰和睢陽之戰。
至德二年(757)正月,叛軍發生內亂,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這年,史思明、蔡希德率領十萬大軍分兩路圍攻太原,試圖在攻下太原後,長驅朔方,消滅肅宗政權。唐將李光弼率領軍民在城外挖掘濠溝,在城內修築堡壘,憑險固守太原。
史思明率驍騎兵攻擊太原,命令軍隊東西夾擊,南北接應,又造雲梯、土山攻城,雙方對峙個多月,難分勝負。這時,李光弼募人挖地道通到城外,叛軍攻城的人馬雲梯全都陷入地道之中。他又製造威力巨大的大炮,與叛軍交戰,殲敵兩萬餘人。史思明損失慘重,這才率軍稍稍後退。李光弼又命偏將詐降,親自率軍挖掘地洞,嚴陣以待,史思明正準備受降,突然傳來一聲巨響,叛兵千餘人陷入地洞,頓時大亂,李光弼趁勢率軍殺出,又殺敵萬餘。史思明再遭挫敗,只留下蔡希德攻城,自己卻逃回范陽。李光弼選出敢死士攻擊蔡希德,殺敵七萬人,叛軍潰敗而逃,唐軍取得了太原保衛戰的勝利。
與此同時,安慶緒命令尹子奇率兵十三萬攻打唯陽(今河南商丘市南)、睢陽守將許遠勢單力薄,於是急忙向守衛雍丘(今河南杞縣)、寧陵的張巡求援。張巡收到訊息後,自寧陵率兵進入瞻陽城,與許遠共同禦敵。二人齊心協力,張巡在前線指揮作戰,許遠調集軍糧,修造戰照,儘管售軍只有六千餘人,但士氣高漲,他們晝夜苦戰,有時一天作戰二十次,最終殺敵兩萬餘人。尹子奇見唐軍防守堅固,就下令率軍回撤。三、四月間,尹子奇再度圍攻睢陽。面對強敵,張巡殺牛餉軍,士卒感奮,全部出戰。張巡率軍出城,叛軍見唐軍人少,有些麻痺大意,張巡趁機沖人敵陣,斬殺叛將三十餘人,兵士三千人,追殺數十里,大獲全勝。此後,雙方相持於睢陽,張巡命令士兵夜間在城上列隊擊鼓,假裝要與叛軍決戰。叛軍果然上當,一夜不敢休息,唐軍則在白天息鼓休整。這樣連續好幾天,尹子奇不復防備,張巡率領部將南齊雲、雷萬春等十餘名將領突襲版軍軍營,一直衝人尹子奇的大帳之中,南齊雲見到尹子奇,搭起弓箭朝他射了一箭,射中尹子奇的左眼,差點將其活捉。尹子奇僥倖逃脫,慌忙率兵撤離。在這次戰鬥中,唐軍斬殺敵將五十餘人,兵士五千餘人。七月,尹子奇第三次圍攻睢陽,唐軍因傷亡無法補充,外面又沒有援兵,張巡只好固守拒敵。叛軍用雲梯、木驢、土囊攻城,張巡隨機應變,想方設法消滅敵人,迫使尹子奇做長期圍因的計劃。經過數月苦戰,唐軍僅剩六百餘人,孤立無援。無奈之下,張巡命南齊雲突圍出城,赴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向賀蘭進明求援,但賀蘭進明拒絕張巡的請求,拒不發兵。此時,睢配城中糧食已經吃光了,唐軍將士力竭不能出戰,叛軍趁機拼命攻城,睢陽終於失陷了。叛軍進城後,殺害了張巡、南齊雲、雷萬春等三十六名守將,許遠則被押赴洛陽
太原和睢陽保衛戰,牽制了叛軍大量兵力,起到了扭轉戰局的作用。與此同時,唐將郭子儀率眾攻下鳳翔,平定河東,肅宗由靈武來到鳳翔,會集隴右、安西和西域之兵,又向回紇借兵,準備收復長安和洛陽。至德二年(757)九月,唐將李嗣業、郭子儀、王恩禮分兵三路,進攻長安,李歸仁率領叛軍前去迎戰。唐軍初戰不利,遭到叛軍的頑強抵抗。為扭轉局面,李嗣業袒胸持刀,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唐將王難得額頭中箭,肉皮下翻遮住了眼,血流滿面,但他依舊奮不顧身,直人敵陣。與此同時,唐將僕固懷恩和回紇兵又聯合擊敗叛軍的伏兵,殲敵六萬餘眾。叛軍不能抵擋,紛紛潰逃,唐軍乘勝收復長安。不久,廣平王李俶與回紇王葉護、唐將郭子儀等率軍進攻洛陽,安慶緒殺死已被俘獲的哥舒翰、許遠等人,然後倉惶逃回河北,唐軍收復洛陽
乾元二年(759),叛軍再次發生內亂。史思明殺死安慶緒,自稱大聖燕王,繼而從范陽率河北諸郡兵南下攻打汴州,汴州守將許叔冀出降。史思明進攻鄭州。唐將李光弼在河陽抵禦抗擊。史思明攻打河陽,命勇將劉龍仙出戰,結果為唐將白素德所殺,叛軍驚恐。這時,唐軍又燒燬了叛軍分佈在黃河中的船隻,在水面上搭建浮橋,在上面佈置火炮,炮擊叛軍,叛軍死傷慘重。叛將高庭暉、李日越、董秦率眾投降唐軍。史思明親自率兵進攻河陽,命令周摯主攻北城。唐將李抱玉、荔非元禮、僕固懷恩等堅決抵抗,斬殺叛軍千餘人,俘敵五百餘人,周摯遁逃。史思明見大勢已去便率領殘軍撒走了。
上元二年(761)三月,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弒父,並自立為帝。
史朝義率兵攻打宋州(今河南商丘市),宋州守將田神功誓死抵抗,終於打退叛軍。寶應元年(762),唐代宗即位,任命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僕固懷恩為副元帥,協同李光弼進攻洛陽討伐史朝義。唐軍在洛陽北郊大敗叛軍,史朝義退守河北,在貝州(今河北清河縣)又為唐將僕固場所敗。寶應二年(763),史朝義逃回老巢范陽,窮困自殺,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終於被平定了。安史之亂是中唐社會矛盾的產物。唐朝經歷“開元之治”,社會長期承平,官軍防備空虛,所以長安,洛陽等地很快就陷人叛軍之手。然而,叛軍每破一城,都大肆姦淫擄掠,唐軍的平叛戰爭得到百姓的擁護,安祿山攻陷長安後,日夜縱酒為樂,這給唐軍重整旗鼓留下了充足的時間。後來,唐將顏呆卿、張巡、郭子儀、李光弼等力阻叛軍,不但消滅了敵軍有生力量,而且穩住了戰局、為唐軍實施戰略反攻,並最終平定叛亂準備了條件。
中國智慧奇書
進可治世興邦 退可頓悟人生!
#後續陸續更新!聆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