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四寇,藏龍臥虎,按歷史來,方臘才是第一大寇,按《水滸傳》來,宋江成了第一大寇,方臘次之,王慶再次,田虎等而下之。
田虎在四大寇中排名居末,但其實力仍然不容小覷,他手下有兩員大將,一個叫做卞祥,水牛般力氣,武藝精熟,善於使用開山大斧和長槍,有萬夫不當之勇,還有一個喚作山士奇,善於使用混鐵棍,其武藝得到林沖誇讚。
山士奇鎮守壺關,聞宋軍殺到,領著竺敬、史定、仲良等將,出關迎戰,豹子頭林沖出馬與山士奇單挑,鬥經五十餘合,不分勝負,竺敬見山士奇不能取勝,出馬助戰,宋軍陣上,沒羽箭張清縱馬接戰,鬥了二十餘合,張清不敵,撥馬敗走,後用飛石將竺敬打傷,兩邊鳴金收兵。
此戰,山士奇的表現堪稱一流勇將,竺敬僅僅是他的副將,卻可以二十回合殺敗張清,這樣更能襯托出主將的武技之高,副將都可以二十回合殺敗張清,那麼主將五十餘合戰平林沖,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山士奇歸降不久之後,出戰王慶麾下大將酆泰時,被對手約十合以上,一鐧打落馬下,又復一鐧,打死。但是馬上,酆泰又被卞祥當頭一槍,刺中胸口,翻身落馬而死。
這樣的武力設定,看上去很混亂,其實也好理解,之所以感覺混亂,是因為我們太容易高估了林沖的戰力。林沖是《水滸傳》非常重要的人物,就像《三國演義》的張飛一樣,因為人物設定太重要,所以武力也就最容易被人高估,而武藝最容易被人低估的是那些角色和戲份都不重要的配角。
酆泰十回合殺死山士奇,比之林沖,強的可不是一星半點,酆泰武力應在林沖之上,這一點無可爭議。林沖武藝也不存在“遇強則強”的可能性,因為他沒有保留武力的必要。
難點還是在於卞祥武力的界定。此前,卞祥曾與九紋龍史進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花榮助戰之後,以二打一,卞祥還是三十餘合打平兩人,堪稱一流勇將。
卞祥三十回合拿不下史進,卻又一回合秒殺了酆泰,實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也說明,戰場上是瞬息萬變的,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揮,武將的武力發揮,也不可能都是一成不變的。
《三國演義》的張郃,他在戰局有利的情況下,三十餘合就敗給了趙子龍,但在形勢緊迫的情況之下,他可以死磕張飛百十回合。所以說,卞祥秒殺酆泰也好,酆泰殺死山士奇也罷,這些都是戰場形勢使然吧。
這裡有個細節,就是“大喝一聲”,卞祥大喝一聲,照頭一槍,刺酆泰於馬下,說明當時的卞祥已經處於蓄勢待發,全力以赴的狀態了,這一槍來得又快又準,似乎有超水平發揮的可能,而酆泰輕敵冒進了。
卞祥與酆泰的武力差距,就像關羽與顏良的武力差距,實際上沒有那麼大,如果正常交鋒的話,關羽打平顏良、卞祥戰平酆泰的機率非常高。
但不管怎麼說,卞祥和酆泰的武藝,還在林沖之上,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差距沒有那麼大,一點微弱的優勢未必能夠轉化為勝勢,所在才會出現那麼多的“不分勝負”。
如果讓林沖下,讓武松接戰山士奇,會怎麼樣?有人說,武松不會馬戰,沒有正面對抗馬上將的能力。但是武松有三次馬下對馬上的戰績,都是一回合秒殺,尤其是秒殺方貌這一戰,尤其令人稱道。方貌貴為三大王,武力是肯定很高的,至少也會有八驃騎的實力。如果沒有這樣的實力,他手下的那些莽夫如何服他?
要知道方臘和宋江不同,方臘是真正的草莽英雄,沒有任何官方背景,他手下那批人之所以投靠他,完全基於方臘的豪氣和義氣。在草莽英雄的隊伍裡,一切以武力說話,他不像梁山排山,要考慮武將的出身和背景關係,方貌能坐穩三大王的寶座,靠的是純粹的實力,如果方貌是菜鳥,他手下那些草莽出身的大將怎麼會服他呢?
如果讓林沖出戰方貌,正常交鋒之下,最大的可能是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但是方貌在武松手裡卻撐不過一個回合就掛壁了。
同理,山士奇能獨戰林沖五十餘合不分勝負,但是如果真與武松狹路相逢的話,極有可能被武松手起刀落,一刀斬馬腳,二刀斬其頭,絕不可能出現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的情況。
因為那不是武松的風格。
那麼您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