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剛剛開幕的浦東美術館成為滬上熱門的“藝術打卡地”。
開幕季展覽之一的“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為觀眾帶來了英國泰特美術館的百餘件珍貴館藏。其中,拉斐爾前派巨匠約翰·埃弗裡特·米萊的《奧菲莉婭》尤為引人矚目。
這幅《奧菲莉婭》究竟何以動人?拉斐爾前派為世界美術史留下了什麼?記者採訪了藝術評論家與藝術史專家。
一場美麗的悲劇
看過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的人一定會對其中的悲劇人物奧菲莉婭難以忘懷。當她得知父親波洛紐斯被她所愛的哈姆雷特刺死後,飽受悲傷和瘋狂的折磨,愛與恨的劇烈衝突使她精神失常。她來到水草叢生的小河邊,編了花環爬上樹枝,想把花環掛到樹枝上去。樹枝折斷了,奧菲莉婭落入水中,她的生命也消逝在一條鋪滿鮮花的溪流裡。
奧菲莉婭是美麗、善良的化身,她對哈姆雷特的愛非常真摯。這一美好而脆弱的形象深受許多人的喜愛。奧菲莉婭之死,也成為很多畫家筆下的題材。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畫家筆下的奧菲莉婭也各不相同。
米萊的《奧菲莉婭》是描繪這一悲劇最為出名的作品。如果說莎士比亞用文字向世人展示了奧菲莉婭之死,那麼米萊則憑藉對自然草木等細節的精心描繪,對奧菲莉婭的悲劇進行了獨特的表達。與沃特豪斯、休斯、卡巴內爾等畫家描繪的奧菲莉婭有所不同,米萊選擇了奧菲莉婭編完花環,剛要掛上樹枝卻跌落水中的情節。
這個場景並沒有在《哈姆雷特》的戲劇舞臺上被直接表現出來,而是在哈姆雷特之母喬特魯德皇后與奧菲莉婭的兄弟雷歐提斯的對話中被提及:“她的衣服四散展開,使她暫時像人魚一樣漂浮在水上,她嘴裡還斷斷續續地唱著古老的歌謠,好像一點也感覺不到處境險惡,又好像她本來就是生長在水中一般。”
《奧菲莉婭》此次來滬展出,浦東美術館在一樓展廳為其單闢了一個空間,展廳佈置得非常精心,關於這件作品及其創作背景被完整地展示了出來。藝術評論家沈奇嵐博士告訴記者:“當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心頭一顫。畫面如此之美,美到讓人忘記了女主角正在走向死亡。而想起她的悲劇命運時,心頭會湧起一種深深的同情。”
觀眾在《奧菲莉婭》前駐足 孟雨涵攝
每一朵花都有寓意
米萊用了整整11個月來創作《奧菲莉婭》。在傳統人物畫中,風景通常被認為是人物的背景,但米萊所代表的拉斐爾前派認為,風景與人物同等重要。《奧菲莉婭》中的風景先於人物完成,寫生自英格蘭東南部薩里郡霍格斯米爾河畔。
為了真切地描繪自然環境和畫面上的每一個細節,米萊一絲不苟地進行了多次實地寫生,反覆觀察植物的形態。畫中關於植物的精心描繪讓人非常著迷。米萊的兒子曾經寫道:“父親筆下的花是如此逼真,以至於一位植物學教授無法帶學生下鄉,便帶他們去看《奧菲莉婭》中的花,因為它們和大自然一樣具有啟發性。”
沈奇嵐告訴記者,《奧菲莉婭》中的每一種花都有寓意。比如,垂柳依靠在奧菲莉婭身上,象徵著單相思;柳樹枝頭的蕁麻代表著痛苦;漂浮在奧菲莉婭右手邊的雛菊代表著天真無邪;浮在她臉頰和裙子上的粉紅玫瑰和生長在河岸上的白色田野玫瑰也有象徵意義:青春、愛情和美麗。而奧菲莉婭脖子上的紫羅蘭花則是忠誠的象徵。
米萊畫中的主角奧菲莉婭是在他位於倫敦的工作室中完成的。為了營造奧菲莉婭淹死在河中的真實感,模特伊麗莎白穿著米萊從二手店買來的精緻的銀絲刺繡連衣裙,在裝滿水的浴缸裡為畫家擺姿勢。雖然米萊在浴缸下放了一些油燈以保持水溫,但他畫畫時太過全神貫注,以至於燈滅了還渾然不知,導致伊麗莎白因為著涼而病倒。
1852年,《奧菲莉婭》曾在倫敦皇家學院展出,後來亮相巴黎世博會。1892年,泰特美術館的創始人亨利·泰特買下了這幅畫,它後來成了泰特美術館的鎮館之寶。《奧菲莉婭》啟發了很多維多利亞時期的畫家,至今依然影響著一些藝術家、作家和電影工作者。
《奧菲莉婭》泰特美術館藏
回到拉斐爾之前
《奧菲莉婭》是米萊創作生涯的轉折點,也是拉斐爾前派被世人所認知的轉折點。那麼,拉斐爾前派與拉斐爾究竟有什麼關聯呢?
1848年,三位年輕的畫家——亨特、米萊和羅塞蒂為了共同的藝術理念,成立了一個名為“拉斐爾前派兄弟會”的組織。當時,古典主義繪畫被學院派奉為經典,古典主義繪畫追求的是高貴的單純與靜默的偉大,其最成熟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拉斐爾,他筆下的聖母及人物肖像畫非常美,那是一種高於生活的理想化的美。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這種審美標準形成了一套嚴格的規範。在年輕人眼中,這種畫法太過教條與死板,他們不贊成為了追求美而犧牲真實性,把自然過於“理想化”,這樣的藝術是不真誠的。
亨特、米萊和羅塞蒂更欣賞文藝復興早期的作品。他們在一本畫冊中看到了14世紀義大利比薩公墓壁畫的複製品,這幅壁畫的標題名為《死神的勝利》。他們被這幅畫深深打動,文藝復興早期的藝術作品在他們眼中是那麼樸實、生動。眾所周知,“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與拉斐爾是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在他們之前,已經有一大批藝術家進行了人文主義的探索,喬託、波提切利等人就是早期文藝復興畫家的代表。拉斐爾前派的畫家們主張,如果藝術需要改革,那麼就應該回到拉斐爾以前的時代。
“這些年輕畫家反對的並不是拉斐爾本人,他們反對的是拉斐爾之後那些只會模仿形式而失去生命力的畫法,反對的是庸俗化的拉斐爾追隨者。那些在當時近乎教條的畫法,讓這些充滿才華和天賦的年輕人覺得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表達。”沈奇嵐說。
米萊的另一幅知名作品《盲女》
畫史中的一朵浪花
目前正在浦東美術館展出的,除了米萊的《奧菲莉婭》,還有泰特美術館珍藏的其他拉斐爾前派畫家的代表作。在世界美術史的長河中,拉斐爾前派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卻留下了不少耐人尋味的作品。
華東師範大學孫乃樹教授告訴記者,拉斐爾前派的作品主要有三個特徵。首先,在題材上偏重愛與死亡的主題。他們的作品有中世紀的宗教特徵,他們認為人們應該重回“信仰時代”。
其次,在畫法上,他們強調寫生,忠實地描摹自然。他們特別關注細節的刻畫,並加以細膩的表現。這讓他們的畫帶有強烈的裝飾氣息,甚至有點瑣碎、呆板。
此外,在風格上,拉斐爾前派的作品帶著某種神秘性和強烈的傷感情調,這在亨特的《醒悟的道德》、米萊的《奧菲莉婭》《盲女》以及羅塞蒂的《聖母領報》中都有充分的體現。
這與畫家們所處的時代有著深切的關係。1848年,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正處在動盪之中,革命中的流血犧牲以及紛繁的社會思潮,使一些人認為,社會的動亂是因為缺乏基督教精神,他們渴望回到中世紀。此時的英國進入了工業化時代,這些年輕的畫家敏銳地察覺到了工業化可能對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以及社會在急速變化中可能發生的道德變形。他們指責利己主義,認為當時的人變得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周圍的人。亨特等拉斐爾前派畫家非常關注道德,在作品中強調道德的力量。他們甚至厭惡城市文明,想要回到田園。
拉斐爾前派在藝術史上真正活躍的時間很短暫,亨特、米萊和羅塞蒂只共同舉辦過三次畫展就各奔東西了。他們的畫展在當時引發了不少非議,不過也有一些支持者與追隨者。“這些年輕畫家不墨守成規,敢於打破已經趨於死板單一的古典主義藝術視角,回到拉斐爾之前的藝術典範。但是他們逐漸把眼光放回到中世紀,迴避現實,最終走向傷感的情調、神秘主義,甚至有點頹廢主義。”孫乃樹教授說。
儘管拉斐爾前派的生命很短暫,但深受其影響的莫里斯就此開展了一場工藝美術運動,對歐洲的建築與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20世紀60年代主張藝術多元化後,拉斐爾前派才重新引發了更多人的關注。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陳俊珺 題圖來源:浦東美術館提供
來源:作者:陳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