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民間,喪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古代,上至王侯將相,下到販夫走卒,都十分重視喪葬風俗。尤其是對於墳地的選擇,對於古人來講更是重要。古人講“千人賺錢,不如一人睡覺”、“生意不如手藝,手藝不如神地”等等,都是在說,一個好的墳地,不僅僅是前人的安寢之所在,更是後人的福廕之所在。
古人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入土為安”,就是說,人在去世之後,不能曝屍荒野,要儘早讓亡者入土,以安亡靈。所以,在古代即便是再窮的人,也不會讓自己去世的親人曝屍荒野。很多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都有“賣身葬父”、“賣身葬母”的情節,一方面突出了孝道,另一方面也顯示出了古人“入土為安”的風俗。
在《周禮》中,有“眾生必死,死必歸土”的說法,古人還說“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精氣歸於天,肉歸於土”。古人認為,人只有肉體歸於大地,他們的靈魂才會得以超脫。
同時,老祖宗基於對祖先的崇拜,認為家裡的親人雖然去世,但他的英靈會一直護佑後輩子孫。所以,無論貧富,都會給自己的親人找一個所謂的“風水寶地”來安葬,寄希望於自己的祖輩能夠護佑自己。
民間有“一個山頭十座墳,一墳君來九墳臣”,說其實就是老祖宗關於墳地的選擇。意思就是在說,如果一座山頭有埋著很多墳墓,那麼,只有少數能夠起到護佑子孫的作用,其他的墳地卻沒有這樣的作用。
老祖宗之所以有這樣“一個山頭十座墳,一墳君來九墳臣”的說法,就是古代人在選擇墳地時候總會尋找到一個山、水相宜的地方,既要得山之勢,又要有水之勢。就像我們民間在修建陽宅的時候,講究的“藏風納氣”一樣,既要通風好,又要採光足。
而很多時候,一處寶地的好地方只有那麼一個,如果有很多墳塋都葬在周圍,那麼只能淪為陪襯,沾不到任何好處。
但其實,這樣的說法,往往沒有任何的依據。只是老祖宗對生活的殷切希望。
在最初的時候,老祖宗踐行的也不是土葬,而是火葬。之後有土葬風俗之後,也是隻有墓而沒有墳,就是沒有現在的墳地的隆起的土堆。在《禮記》中就有記載“古者墓而不墳”。
直到後來,封建統治者為了區分尊卑貴賤,從各個方面來顯示自己的尊貴,於是設定了各種規矩。墳墓的大小,就是為了顯示尊卑貴賤的方式之一。比如唐代的時候,就規定一品官的墳應該是一丈八尺,二品以下每低一品減二尺。
古人有這種“一個山頭十座墳,一墳君來九墳臣”的講究,其中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古人祖先崇拜的觀念影響,又有靈魂不滅觀的作用;既有儒家孝道的倡導,又有封建統治者的推崇。
但更多的是生者對逝者的懷念,所以墳墓不僅僅是逝者的埋葬之所,更是生者寄託哀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