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釋出的是我撰寫的“做人做事能力篇”系列文章的第102篇,歡迎點選右上方“關注”,持續與您分享做人做事方面的人生感悟。
世界上更容易成功的有兩種人:一種是“瘋子”,一種是“傻子”。為什麼“瘋子”更容易成功呢?因為“瘋子”都極端無畏、極端敢想、極端敢幹!為什麼“傻子”更容易成功呢?因為“傻子”都極端無私、極端專注、極端堅持!
這裡所說的“瘋子”是指在常人看來其行為和思想之瘋狂超出了常人能夠理解和接受範圍的正常人。
這裡所說的“傻子”是指在常人看來其行為和思想之痴狂超出了常人能夠理解和接受範圍的正常人。
如果一個人是真的瘋子或者傻子,啥都別想了,有口飯吃就不錯了。但如果一個人是有瘋子般的瘋狂和傻子般的痴狂的正常人,那他成功的機率就會很大。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不成功,不是因為太瘋了、太傻了,恰恰是因為太精明瞭,太懂得權衡利弊了。太精明的人,更多的是考慮眼前的利益、小的利益、自己的利益,而很少考慮長遠的利益、大的利益、他人的利益,會打算盤,不肯吃虧,愛走捷徑,會玩心機,四平八穩,或許可以得到一點眼前的自己的小利益,但是最終難成大器。
而那些敢想敢幹、敢闖敢試、敢拼敢上的“瘋子”,那些肯吃虧、沒心機、老實幹的“傻子”,卻往往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英國的心理學博士凱文·達頓說過:“如果你還不夠成功,那是因為你活得太正常。”因此,一個人如果要想成功,必先有一種“瘋”和“傻”的超常精神,有一股“瘋勁”和“傻勁”。
01
“瘋子”之所以容易成功,是因為有著瘋狂的夢想
中國青年作家韓寒說:“當別人開始說你是瘋子的時候,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名模、主持人李艾說,有個企業家,在私下聊天時候,說了一句真切的個人經驗: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衝。
有人說:“看上去像瘋子但又不是真正的瘋子,這樣的人才是幹大事業的人。”
容易成功的“瘋子”具有敢想、敢幹、敢拼的特點。
一是敢想。他們懂得“有夢想,才會有奇蹟”“敢想就成功了一半”的道理,有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野心”,敢想常人不敢想的事情。
法國傳媒大亨巴拉昂白手起家成為一個富翁,他在臨終前留下遺囑:誰能說出“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將得到100萬法郎。一個小姑娘成為最終的獲勝者,她的答案是:“野心。”可見,敢想是一個人獲得職場成功的重要因素。
任正非在1994年的創業之初曾說過:“10年之後,世界通訊行業三分天下,華為為其一”,如今華為已經做到了,但考慮到當時華為的規模和實力,任正非的這一表述堪稱瘋狂。
軟體銀行集團總裁孫正義是一個充滿“野心”的人,他酷愛《孫子兵法》,他發現兵法13篇的計篇列為第一,是因為萬事從計劃開始。由此,他在19歲時,就寫下了自己的50年計劃:20多歲,建立自己的企業;30多歲,掙到第一個10億美元;43歲後,在10年內將企業擴大10到20倍。實際上,他的“野心”還遠不上於此。24歲那年,在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後,他宣稱:“我要在5年內讓公司的銷售規模達到1億美元,10年內達到5億美元,使公司發展成為幾萬人規模的公司。”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孫正義特別敢於冒險。1995年他向雅虎投入了200萬美元,1996他又注資1億美元,擁有了雅虎33%的股份。雅虎酋長楊致遠驚訝地說:“我們當時大多數人都認為孫正義瘋了。”孫正義37歲時,就以10億美元的身價成為世界鉅富。孫正義的“野心”看起來有些遙不可及,可這正是他成功的秘訣。
二是敢幹。他們懂得“有識無膽,述而無功;有膽有識,大業可成。”的道理,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敢幹常人不敢幹的事情。
一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隻身來到芝加哥,想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但他一無文化,二無特長,為了生存,只好幫商店賣起了肥皂。隨後,他發現發酵粉利潤高,立即將所有的本錢購進了一批發酵粉。結果他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當地做發酵粉生意的遠比賣肥皂的多,自己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眼見發酵粉若不及時處置,損失會更大,年輕人一咬牙,決定一錯再錯,將身邊僅有的兩大箱口香糖貢獻出來。凡來惠顧的客戶,每買一包發酵粉,都可獲贈兩包口香糖。事實證明,小小的口香糖確實幫了他的大忙。兩包口香糖的價值雖然不高,但客戶們顯然對這種人性化推銷很是讚賞,很快,他手中的發酵粉處理一空,半年之後,他終於在芝加哥站穩了腳跟。
隨後的經營中,年輕人又發現:口香糖在市面上已經越來越流行,雖然是個薄利行業,但因為數目龐大,發展前景要比發酵粉好。他當即腦瓜子一轉,索性又集結起所有的家當,把寶押在口香糖上了。營銷過程中,他積極聽取顧客的意見,配合廠家改良口香糖的包裝和口味,後來他感覺這種配合侷限性很大,索性傾囊而出,自己辦起了口香糖廠。1883年,他的“黃箭”口香糖正式面世。但在當時,市場上口香糖已有十多個品種,人們對這支生力軍,接受的速度非常慢,他一下子又陷入了困境。這時候,他一不做,二不休,想了一個更為冒險的招數:蒐集全美各地的電話簿,然後按照上面的地址,給每人寄去四塊口香糖和一份意見表。
這些鋪天蓋地的信和口香糖幾乎耗光了年輕人的全部家當。同時,也幾乎在一夜之間,“箭牌”口香糖迅速風靡全國,到1920年,已達到年銷售量九十億,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營銷單一產品的公司。這位慣於“錯中求勝”的年輕人,就是“箭牌”口香糖的創始人威廉·瑞格理。
不僅如此,接下來的大半個世紀,“箭牌”口香糖還幹過幾件忙中出錯的事情:上世紀六十年代,公司投資一千多萬美元成立了保健產品分部,並推出了抗酸口香糖。但由於糖裡添加了有爭議的藥物成分,新產品沒上市便被查禁,胎死腹中。為了搶佔市場優勢,他們更是投入巨資,大膽收購一些競爭對手,以至於幾度陷入嚴重的經營和生產危機。
昏招迭出的“箭牌”最後的命運如何呢?到今天,“箭牌融入生活每一天”的廣告詞已經家喻戶曉,“箭牌”口香糖也已成為年銷售額逾五十億美元的跨國集團公司。說起成功的奧秘,第三代傳人小瑞格理一語道破了天機:那就是“大膽犯錯”;須知機遇只有在犯錯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只有經歷錯誤的嘗試,才能清晰地找準成功的方位。
三是敢拼。他們懂得“對自己狠一點,離成功就近一點”的道理,有一種聞雞起舞、廢寢忘食、破釜沉舟的精神,全力讓自己的時間得到充分運用,全力讓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全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不斷創造人生奇蹟。
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我們再次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她就是烏茲別克體操名將丘索維金娜。
41歲的她站在賽場上,身邊的對手都是跟她兒子同齡的小姑娘。但她說:“我不覺得我老,我總感覺自己還是十八歲。”“年輕的對手不會給我壓力,她們有壓力才對,因為我有經驗。”她是本屆奧運會上,最值得敬佩的選手。觀眾們給她多少掌聲和敬意都不為過。
丘索維金娜第一次在奧運會上拿金牌時,她如今的對手大部分都還沒出生。從1993年到2006年,她為烏茲別克贏得了70塊獎牌。
26歲時,為了掙得獎金給患了白血病的兒子治病,她重回賽場。她不敢生病、不敢受傷、不敢休息、不敢懈怠,不停地比賽。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她斬獲了一枚跳馬銀牌。三個月後,卻在一次比賽中不幸跟腱斷裂。當時所有人都推測,這名33歲的老將一定要退役了。然而2011年,她卻在兩場國際比賽中都獲得跳馬銀牌。
面對世人的驚歎,她平靜地說:“只要兒子還沒病癒,我就要一直堅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動力。”這句“你未痊癒,我不敢老”,曾讓無數人瞬間淚目。
為了兒子,丘索維金娜拼盡了全力。她成功了,她的兒子如今已然痊癒。
02
“傻子”之所以容易成功,是因為有著痴狂的執著
雷鋒說:“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甘心願意做這樣的‘傻子’,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
有人說:“看上去像傻子但又不是真正的傻子,這樣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容易成功的“傻子”具有忘利、忘名、忘巧的特點。
一是忘利。他們懂得“利他則生,利他則久”的道理,有一種吃虧、利他的精神,在照顧好他人利益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這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人。
著名的投資人李嘉誠,在和別人做生意時,如果拿七分合理,拿八分也可以,他就拿六分,他總是要給別人多分一點,正是因為他肯讓利,別人才會更願意與他合作,於是他賺錢的機會就越來越多。
牛根生在成為蒙牛的掌門人之後,他的用車、辦公室、工資、住房、股份等,竟然均不如其副手,為此他滿不在乎地自嘲為“五不如董事長”;2000年他還出乎意料地把林格爾政府獎勵給自己的一臺價值104萬的凌志車,換乘捷達車交給副董事長,牛根生成立老牛基金,捐出自己的股份,最終讓自己千金散盡,正是這種種吃虧是福的高明做法,讓牛根生深得人心。
小米公司雷軍,在創立小米之初,就將小米定價為平價手機,在整個智慧手機市場利潤最高的時期,他毅然決然地推出了“不賺”差價的小米手機,久而久之,小米是價效比之王的認知深入人心,最終小米獲取了數以千萬計的支持者,贏得了市場,成為了著名的手機生產商。
二是忘名。他們懂得“名聲是身外之物”的道理,以豁達的精神和超然的態度對待名聲,以平和之心對待名聲,把責任看得重,把職位看得淡,把事業看得重,把名聲看得淡,切實做到不為名所累、不為欲所惑。
當代大學者錢鍾書,終生看淡名聲,甘於寂寞。他謝絕所有新聞媒體的採訪,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的記者,曾千方百計想衝破錢鍾書的防線,最後還是不無遺憾地對全國觀眾宣告:錢鍾書先生堅決不接受採訪,我們只能尊重他的意見。
他的著名小說《圍城》發表以後,不僅在國內引起轟動,而且在國外反響也很大。新聞和文學界有很多人想見見他,一睹他的風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外國女士打電話,說她讀了《圍城》特別想見他。錢鍾書再三婉拒,她仍然執意要見。錢鍾書幽默地對她說:“如果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一定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
錢鍾書80華誕的前夕,家中電話不斷,親朋好友、學者名人、機關團體紛紛要給他祝壽,中國社會科學院要為他開祝壽會、學術討論會,錢鍾書一概堅辭。
三是忘巧。他們懂得“成功沒有捷徑”的道理,不討巧,不懷疑,不遲疑,不走捷徑,認準了目標就堅持到底,最終幹出了一番大事業。
1862年,德國哥丁根大學醫學院的亨爾教授迎來了他的新學生。在對新生進行面試和筆試後,亨爾教授臉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馬上又神色凝重起來。因為他隱約感覺到這屆學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學生涯中碰到的最聰明的苗子。
開學不久的一天,亨爾教授突然把自己多年積下的論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裡,分給學生們,讓他們重新仔細工整地謄寫一遍。
但是,當學生們翻開亨爾教授的論文手稿時,發現這些手稿已經非常工整了。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根本沒有重抄一遍的必要,做這種沒有價值而又繁冗枯燥的工作是在浪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有這些時間,還不如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搞研究。他們的結論是,傻子才會坐在那裡當抄寫員。最後,他們都去實驗室裡搞研究去了。讓人想不到的是,竟然真有一個“傻子”坐在教室裡抄寫教授的論文手稿,他叫科赫。
一個學期以後,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了亨爾教授的辦公室。看著科赫滿臉疑問,一向和藹的教授突然嚴肅地對他說:“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因為只有你完成了這項工作。而那些我認為很聰明的學生,竟然都不願做這種繁重、乏味的抄寫工作。”
“我們從事醫學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聰明的頭腦和勤奮的精神,更為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備一種一絲不苟的精神。特別是年輕人,往往急於求成,容易忽略細節。而抄那些手稿的工作,既是學習醫學知識的機會,也是一種修煉心性的過程。”
這番話深深觸動了科赫年輕的心靈。在此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記導師的話,他老老實實做最傻的人,一直保持嚴謹的學習心態和研究作風。這種做事態度讓他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了結核菌、霍亂菌。而第一個發現傳染病是由於病原體感染而造成的人,也是這位叫科赫的“最傻的人”。
1905年,鑑於在細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學會將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授予了科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