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時刻新聞
19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首屆大會“網路空間的安全與治理”分論壇在長沙召開。
紅網時刻10月20日訊(記者 汪衡 實習生 張啟迪)網路空間的安全與治理是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一個共同難題。10月1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首屆大會“網路空間的安全與治理”分論壇上,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小米集團、金山辦公等6位企業高管、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就網路空間治理應遵循的原則、大資料時代的隱私保護等問題進行探討。
大資料殺熟、使用者資訊洩露、入口網站被攻擊……今年來,網路空間安全問題屢見不鮮。維護網路安全成為當下網際網路發展重點。
小米集團副總裁崔寶秋在會上將大資料比喻為核燃料,認為資料、資訊的洩露,如同核洩漏一樣。資料洩露被不當利用,會造成像核洩漏一樣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損失,這是網路空間安全帶來巨大挑戰。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會上表示,以往的安全要透過國家間的合作來達到的話,網路的安全更需要國家間的合作。“現在駭客做壞事,很容易形成國際統一戰線,因為駭客們共同語言就是技術與程式碼。”
如何破解網路空間安全這一宏大問題?技術顯然是繞不開的一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鄔江興認為,現在的資料安全也好、資料空間安全也好,安全底座就是要解決廣義功能安全的問題,要為他們提供廣義功能安全。離開了廣義功能安全談其他的安全,這都無從可談。這就需要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安全,具有內生安全的資訊基礎設施。內生安全體系是從設計初就有安全性,而不是靠外部新增。
鄔江興表示,目前大量不具有網路功能安全的存量設施,需要透過相應的技術改造使它具有內生安全屬性。但根本上解決網路功能安全辦法,是在新一代數字資訊系統要強調原生的內生安全功能,按照內生安全的理論來設計出軟硬體。
“從技術上來說,鄔江興院士提到內生的網路體系架構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方向,而且從安全的角度,過去強調安全外掛式、防禦式的,現在安全理念變成主動式的從體系架構上考慮。”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院長餘曉暉說。
網路空間安全問題解決顯然不能只靠技術,政府的政策、法律、監管也十分重要。不少國家也在出臺相應法律法規來強化監管,以保證網路空間安全。比如,近年來中國先後出臺了《國家資訊保安法》《個人資訊保護法》。
崔寶秋認為,網路空間安全是全球性的概念,所以全球的各個國家和地區需要通力合作很重要,應合作一起解決網路空間共性的安全問題,包括在法律法規、資料本地儲存、跨境傳輸等通力合作。
“每一個公民,每一個主體,都可以參與這個工作。”在餘曉暉看來,網路空間安全需要多元共治,即政府、公民、企業等都參與進來治理。
本文來自【紅網-時刻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