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氣東來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於修道而言,能知者為我、為心,所知者是物、是境。若把相對待之能、所二元皆放下,無我亦無物,無心亦無境,當下靈光獨耀,照徹古今,此為上之上者也,此所謂“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第一個“知”,知曉、明瞭。“不知”,即無知,指本來無有能知、所知也,即“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上”,也可理解為“形而上”,“大道”,“涅槃”)。不知知,病(於修道而言,若不覺知有此一“知”,這一“知”即是病,所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病”,也可理解為當下存在的這個眾生世界和物理世界)。夫惟病病(第一個“病”是動詞,第二個“病”是名詞),是以不病(若能放下這一“知”,當下離名絕待,離是絕非,寂然朗照,此為“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反過來講,我等世間凡夫執著於這一“知”,於是“一年三百六十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反者,道之動
【憨山大師注】此承上言“惟無知,是以不我知”,恐人錯認無知,故重指出無知之地也(這一章講見地,何謂“無知之地”?)。
然世人之知,乃敵、物分別之知,有所知也(即“知見立”)。聖人之知,乃離物絕待,照體獨立之知,無所知也(即“知見無”,如實映現十方三世一切法)。故聖人之無知,非斷滅無知,乃無世人之所知耳(斷滅無知,即如土木金石,此非聖人之“無所知也”)。無所知,乃世人所不知也,世人所不知,乃聖人之獨知(空寂之知、一切如實映現 vs. “我”生起之知見)。人能知其所不知之地,則為上矣,故曰“知不知,上”。
若夫臆度妄見,本所不知,而強自以為知(即世人之妄知妄見,如別業妄見、同分妄見),或錯認無知為斷滅,同於木石之無知(即斷滅見,亦作“邊見”),此二者皆非真知,適足為知之病耳,故曰“不知知,病”(兩種“知之病”)。若苟知此二者為知之病,則知見頓亡,可造無知之地,而無強知、妄知之病矣,故曰“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但無強、妄之知,故稱無知,非是絕然斷滅無知也,故曰“聖人不病”(何謂聖人“無知之地”?指寂然朗照,如實映現十方三世一切法)。
此段工夫,更無別樣玄妙,唯病其妄知、強知是病而不用,是以不墮知病之中,而名無知,此無知,乃真知(參見《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此之謂“如實映現”,此之謂“空寂之知”)。若如此真知,則終日知而無所知,斯實聖人自知之明,常人豈易知哉?此所以易知易行,而世人不能知不能行也。
古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知之一字,眾禍之門”(注:前半句是菏澤神會禪師所講。一“知”兩義,卻有天壤之別)。然聖人無知之地,必假知以入,若悟無知,則妄知自泯,此乃“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也(此即“知見無”,“知見”即是妄知妄見,“無知”即是空寂之知,如渡過大河,即可捨棄舟楫)。若執有知以求無知,則反增知障,此乃“眾禍之門”,正是此中知之病也(此即“知見立”,執著於“妄知妄見”,此“知見”即成修道之障礙矣,即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知不知,上”,最初“知”字,正是入道之要(注意,第六意識這一“知”的功用並不是壞東西,若緊抱不放反成病矣)。永嘉雲,“所謂知者,但知而已”,此句最易而難明,學者日用工夫,當從此入(“知妄即離,不做方便”)。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