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特/攝
位於玉泉山下、昆明湖畔的北京市六一幼兒院,前身為成立於1945年6月1日的延安第二保育院,在迄今76年的歲月裡,走過了從革命時期的紅色“馬背搖籃”到現代化幼教基地、兒童樂園的滄桑鉅變,在中國乃至世界保教史上留下了一筆特殊的財富。
邁入六一幼兒院的大門,就像是穿越了時空,一段大約二十米高矮不一的石牆,圍出一個小廣場,廣場上有“馬背搖籃”的雕像。遠處是玉峰塔,層林掩翠。牆上幾孔窯洞,洞門斑斑駁駁,廣場右側的牆上有一排極具陝北民風的紅剪紙,這些都在講述著延安時期的那段難忘的艱苦歲月。
籌建延安第二保育院
1944年秋,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延安大批幹部急需奔赴前線進行戰略反攻,延安的廣大幹部都積極要求到前線去。為使一部分已經成家的幹部上前線打仗能少些後顧之憂,黨中央決定把這些幹部的幼小子女和之前從敵後方轉送到延安的革命烈士遺孤都託管起來。因此,決定籌建延安第二保育院。
當時朱德總司令和康克清同志對建院工作做了很多重要指示,並親自為第二保育院選址,定在了延安城北的小砭溝,因為這個地方特別開闊,陽光充足,便於孩子們活動,生長髮育,到1945年6月1日,延安第二保育院誕生了。
保育員用生命保衛革命後代
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1946年11月,延安第二保育院奉命轉移,炮火連天的年月,要帶領136個年幼的孩子長途行軍,除卻翻山越嶺的艱辛,還要防備敵人的圍追堵截和敵機的狂轟濫炸,可謂困難重重。交通工具也只有毛驢、馬和騾子。孩子們年齡小,體質有強有弱,有的出發時就生著病。
在轉移途中,孩子們被背過,馬馱過,牛車馬車拉過,多次遭到敵機的掃射轟炸,這樣的轉移,真是“一步一個困難,一步一個危險”。但是,保育員們堅決響應黨組織提出的“一切為了革命、一切為了前行,一切為了孩子”的號召,不怕困難,不怕勞累,不怕艱險,不怕犧牲,從內心發出了“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口號,用生命保護孩子們的安全。
看著六一幼兒院校史館裡的照片,遲芳老師給我們講起了轉移途中的一些感人故事。“在行軍途中,他們到了襄垣縣的時候,小正南就生病了,就派了肖桂英阿姨帶著他去看病,看完病往回走的路上,碰到了敵機轟炸,肖桂英阿姨就保護著正南,她把衣服解開,把正南放在身子底下,寧肯炸著自己,也不能炸著孩子。等敵機走了以後,肖桂英阿姨身上都是麻木的,她的雙腿被大土塊壓腫了,左腿負了傷,疼得站不起來,但是當她看到小正南還活蹦亂跳的,她感到了無限的欣慰。”
在院史館中,有一個被稱之為六一幼兒院院史館“鎮館之寶”的木箱子,遲芳老師告訴記者,“裡面裝的是孩子們的花名冊,上面記載著孩子們和父母的資料,保育員程宜萍以黨的委託為重,強忍著不知兩個女兒死活的痛苦,隨大部隊行進保護著幼兒名冊等檔案,在行軍轉移過程中,這些創造了奇蹟而又極為平凡的革命者,是他們多少次在緊急關頭,無所畏懼地用自己的生命保衛著革命的‘火種’。”
“火種”保護下來了,希望也就保護下來了。1949年,憑藉“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堅定信念,全院上下在槍林彈雨中,保護了所有孩子的安全,歷時兩年零十個月,經過四次長途轉移,終於抵達北京,並在這裡迎接了新中國的到來。
讓紅色基因形成燎原之勢
北京市六一幼兒院是黨直接建立並領導的一個革命搖籃,無論作為“延安第二保育院”,還是“馬背搖籃”,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與貢獻,她帶著戰爭的硝煙、帶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帶著馬背搖籃里長大的活潑可愛的孩子,從寶塔山到玉泉山,走過了70多年的光輝歷程,為國家培養了數萬名優秀畢業生,他們已經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骨幹。70多年來,一代代六一人不忘初心,讓紅色基因形成燎原之勢,在海淀這片沃土上開花結果。(記者 吳豔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