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青州市融媒體中心主播慧超,今晚和您分享的文章是林語堂的《人生就像一首詩》。
我想由生物學的觀點看起來,人生讀來幾乎就像一首詩。它有其自己的韻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長和腐壞的內在週期。
它的開始就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時期,接著便是粗拙的青春期,粗拙地企圖去適應成熟的社會,具有青年的熱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後來達到一個活動很劇烈的成年時期,由經驗獲得利益,又由社會及人類天性上得到更多的經驗;到中年的時候,緊張才稍微減輕,性格圓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那樣圓熟了,對於人生漸漸抱了一種較寬容,較玩世,同時也較慈和的態度;以後便到了衰老的時候,內分泌腺減少它們的活動,如果我們對老年有著一種真正的哲學觀念,而照這種觀念去調整我們的生活方式,那麼,這個時期在我們的心中便是和平、穩定、閒逸和滿足的時期;最後,生命的火光閃滅了,一個人永遠長眠不再醒了。我們應該能夠體驗出這種人生的韻律之美,應該能夠像欣賞大交響曲那樣,欣賞人生的主要題旨,欣賞它的衝突的旋律,以及最後的決定。
這些週期的動作在正常人的人生上是大同小異的,可是那些音樂必須由個人自己去供給,在一些人的靈魂中,那個不調和的音符變得日益壯大,結果竟把主要的曲調淹沒了。如果不然的話,正常的人生便會保持著一種嚴肅的動作和行列,朝著正常的目標而邁進。在我們許多人之中有時斷音或激越之音太多,因為速度錯誤,所以音樂甚覺刺耳難聽;我們也許應該有一些恆河的偉大音律和雄壯的音波慢慢地永遠地向著大海流去。
沒有人會說一個有童年、壯年和老年的人生不是一個美滿的辦法。一天有上午、中午、日落之分,一年又四季之分,這辦法是很好的。
人生沒有所謂好壞之分,只有“什麼東西在那一季節是好的”的問題。如果我們抱這種生物學的人生觀,而循著季節去生活,那麼,除夜郎自大的呆子和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之外,沒有人會否認人生不能像一首詩那樣地度過去。
莎士比亞曾在他關於人生七階段那段文章裡,把這個觀念更明瞭地表現出來,許多中國作家也曾說過同樣的話。莎士比亞永遠不曾變成很虔誠的人,也不曾對宗教表示很大的關懷,這是可怪的。我想這便是他偉大的地方。他在大體上把人生當做人生看,正如他不打擾他的戲劇的人物一樣,他也不打擾世間一切事物的一般配置和組織。莎士比亞和大自然本身一樣,這是我們對一位作家或思想家最大的稱讚。
作家簡介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
主播簡介
董慧超,從事播音主持工作19年,現為青州市融媒體中心新聞中心播音組組長,《青州新聞》欄目主持人。
閃電新聞記者 杜小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