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初,59.4萬身體強壯的日本關東軍戰俘,擠進一列列悶罐車,被押往苦寒的西伯利亞,從事“勞動改造”。
士兵們缺衣少食,每天繁重勞作,還要接受思想改造,悔過自新。日子太難熬,戰俘們在飢寒交迫中成批死去。
從1946年底起,蘇軍陸續遣返關東軍戰俘回國。由於日本接收的積極性不高,一直到1956年12月底,遣返才畫上句號。
共計有47萬2934名日本戰俘回國,6萬2068人死在西伯利亞。
當這些戰俘歷經磨難回家後,日本當局和國民對待他們的惡劣態度,或許遠比那西伯利亞的寒風,還要來得更刺骨,更寒心。
他們退伍軍人的身份不被承認,沒有撫卹、優待,處處碰壁,屢受白眼,多數人連工作也找不到。
很多無家可歸計程車兵只能露宿街頭,有些淪為流浪漢。
不過,戰俘當中的將佐級軍官,以及一些政要的親戚,則得到了妥善安置。
令日本當局始料未及的是,恰恰是安置的這批人中,有180餘人在戰俘營中被策反,成為蘇聯間諜。他們回國後,為蘇聯的情報工作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然而,好景不長,1954年,這批間諜全部暴露了。
起因,來自於蘇聯二號人物貝利亞的一個風流之舉。
禍起紅顏
貝利亞,蘇聯核心圈子成員,長期掌管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握有生殺大權。
圖 | 貝利亞
關於貝利亞道德敗壞的故事數不勝數,以致俄羅斯至今不肯為其平反。1998年,蘇聯解體後,在貝利亞位於莫斯科“花園環路”的舊居,發現了五具年輕女子的遺骸。
1946年,貝利亞看上了芭蕾舞女演員安德里芙娜·古多娃,把她佔為己有,讓她一家搬進了莫斯科市區的將軍樓,並把她的丈夫打發去了日本,名義上是去從事情報工作。
古多娃的丈夫尤里·A·拉斯特沃羅夫,一名克格勃中校。
拉斯特沃羅夫,1921年7月11日生於庫爾斯克州的一個小城———迪米特力耶夫斯克,父親是一位蘇聯紅軍將領,曾擔任莫斯科達卡恩方面軍政委,母親是一名醫師。
1941年,許多同齡人都上了前錢,但拉斯特沃羅夫幸運得多,由於父親的關係,被招進內務人民委員部,前往特工基地學習日語。
畢業後,拉斯特沃羅夫進入對外情報部門工作,後來娶了芭蕾舞女演員安德里芙娜·古多娃,1945年生下了大女兒塔特亞娜。
1946年,他被派往日本,以外交官身份掩護,蒐集駐日美軍情報。
呆了不到半年,他便以身份有暴露危險為由,返回蘇聯。
真實原因,是他放心不下自己的妻子。
拉斯特沃羅夫清楚,以自己的中校軍銜,能夠住進將軍樓裡,不是因為他在情報工作上的成就,而是貝利亞對他漂亮的妻子有所所圖。
不過,胳膊擰不過大腿。不久,他被再次派往日本。
臨行之前,局長親自找他談話:出於爭奪遠東地區影響力的考慮,對日情報活動不但不能削弱,反而要加強。
局長還親自交給他一份36人的名單,這些人都是關東軍戰俘中的將佐、政要的親戚,在戰俘營中被策反成蘇聯間諜,目前已經回到日本。
他此行的秘密使命是,以東京某網球俱樂部為據點,聯絡這36名間諜,傳遞情報。
局長還敲打他,男人要以事業為重,別兒女情長,在日本的任務如期完成,晉升將軍有望;否則,接受紀律制裁。
拉斯特沃羅夫被迫回到日本,也許正是趁著工作便利,他的網球技藝練得爐火純青。
在網球場上,他無意中向朋友透露,“想學英語”。
很快,一個漂亮的“金髮女教師”,飄到他的身邊。
身為特工,他心裡清楚,對方身份可疑。但情場失意的他,卻沒有點破,反而與對方建立了曖昧關係。
1953年12月17日,塔斯社突然宣佈,撤銷貝利亞一切職務,將其送交法院審理。
拉斯特沃羅夫還沒有高興兩天,就有可怕的訊息傳來:所有與貝利亞有關的人員,都將接受“審查”。
拉斯特沃羅夫驚訝地發現,已經與妻子聯絡不上了。
1954年1月,拉斯特沃羅夫接到通知:1月25日返回蘇聯。
偏偏譯電員一副幸災樂禍的神情,對他說道:“冬天一到,蝦子就蹦躂不起來了!”
他意識到,只要一回國,小命就會完蛋。
1954年1月24日晚上,回國前一天,拉斯特沃羅夫找到了“女教師”———美國中情局女特工。
很快,他和“女教師”上了飛往沖繩的飛機,又馬不停蹄,轉機前往美國。
在美國,拉斯特沃羅夫和盤托出了所有秘密———在東京和他直接聯絡的日本人有36名之多,而且,他還列出了具體姓名,包括原日本大本營主任參謀朝枝繁春等。
圖 | 朝枝繁春
1954年11月和12月,拉斯特沃羅夫署上自己的真實姓名,在美國《生活》雜誌上發表連載文章,披露了克格勃的內幕,以及自己叛逃西方的前因後果。
文章造成了廣泛影響。拉斯特沃羅夫被稱為蘇聯在亞洲的“1號間諜”,由於他的叛變,蘇聯在日本的間諜幾乎被一網打盡。
隨即,莫斯科軍事法庭缺席判處其死刑。
但讓人大惑不解的是,連載文章刊登之後,拉斯特沃羅夫便從公眾視野中神秘消失了。
1956年,他曾短暫現身,出席美國參議院小組委員會的聽證會,可是之後幾十年,拉斯特沃羅夫便徹底“人間蒸發”!
有人懷疑,拉斯特沃羅夫是不是被蘇聯海外特工“鋤奸”了?
隱秘生活
2004年1月19日,就在拉斯特沃羅夫叛逃美國50週年紀念日的前5天,風景如畫的美國波多馬克河邊,麥諾爾肯特的一家康復醫院,一位名叫馬丁·西蒙的美國老人因病去世,終年83歲。
在朋友眼裡,西蒙是一位喜歡俄式肉餡菜卷的商人,一個技術高超的網球手,但誰也沒有想到,俄羅斯9月份出版的一份雜誌,卻丟擲一個驚人訊息:所謂的“馬丁·西蒙”,其實就是前蘇聯駐亞洲1號特工——尤里·A·拉斯特沃羅夫中校,也是克格勃一直在秘密追殺的叛徒!1954年,他以一人之力,破壞了前蘇聯在亞洲地區的整個間諜網。
幾天後,拉斯特沃羅夫的女兒詹尼弗·沃瑟現身,接受了郵報的專訪,披露了父親的“雙重生活”內幕。
原來,拉斯特沃羅夫叛逃不久,他以另一個全新的面目出現——馬丁·F·西蒙。
圖 | 尤里·A·拉斯特沃羅夫
為了瞞天過海,中情局還為西蒙編造了一整套“有鼻子有眼”的“檔案”。
1959年,西蒙正式獲得了美國國籍、一個社會保險號以及一本名字上寫著“馬丁·F·西蒙”的美國證照。
有了這本證照,西蒙冬季經常前往歐洲滑雪勝地旅遊度假。
陪伴身邊的,還是那位中情局“女教師”——霍普·瑪卡特妮·西蒙,她嫁給西蒙後,生下了兩個女兒。
而一直滯留在蘇聯國內的髮妻和女兒,不得不長年忍受著骨肉分離之痛,後來,妻子——芭蕾舞演員安德里芙娜·古多娃,終於宣佈與他離婚。
據女兒沃瑟回憶,對於過去的經歷,父親從來都是諱莫如深。
直到11歲那年,她才和13歲的姐姐亞歷山德拉知道父親的雙重身份,當時一家人正居住在明尼蘇達州。
一天,母親神色凝重地告訴姐妹倆說:“你們在蘇聯有一個姐姐”。
沃瑟說,西蒙對妻子的做法十分惱火。這麼做很可能會走漏風聲,從而把一家人置於極度危險之中。當時,克格勃正全力追殺他。
談及往事,沃瑟說:“當時父親可能有些多慮,但他的擔心不無道理。事關生死存亡,不能不謹慎從事。”
據沃瑟回憶,父親可能一直都活躍在一線,為CIA提供了大量諮詢和建議。
在被解密的一份CIA檔案中,拉斯特沃羅夫被稱作是一個“高價值的間諜人才”,“他提供了大批克格勃和蘇聯當局的內幕和背景情報,他是CIA年輕特工的導師,教他們如何與克格勃過招。”
現已退休的CIA反間諜部門主管保羅·雷蒙德說:“在反間諜工作中,在如何識破‘鼴鼠’方面,他幫助甚大。”
沃瑟說:“父親經常坐長途飛機到外地開會,以防洩露自己的位置。他從不和家人分享他工作的丁點細節。”
即使在蘇聯解體之後,他仍是處於擔驚受怕的狀態之中。
沃瑟表示,有生之年,她希望能見到在蘇聯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