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缺芯的現實狀態下,積體電路和半導體產業都錄得了最好的營收和利潤,不斷的提價也是最為常見的狀態,對於需求晶片的產業來說,不論是消費電子還是汽車行業,因為缺芯導致的產能削減也成了常態。
從智慧手機到智慧汽車,缺芯荒帶來的問題正在不斷的發酵,對於高階製程和常規制程的代工方,又回到了價高者得的狀態,不論是臺積電還是三星,全球範圍內算得上的晶圓代工廠商,都受到了疫情和缺電缺水的困擾,常規產能和高階產能都面臨同樣的困境。
不論是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市場,晶片的緊缺都是常態,特別是中國在積體電路產業鏈上的弱勢地位和追趕姿態,也導致了晶片產業的近幾年爆發式的火熱,特別是華為受到美國政策限制之後。隨著裝備和工藝的階段性的突破,以中芯國際和紫光展銳等為代表的的國產化代工廠商,在一般製程的供給上,有了國產化替代的選擇。
從48奈米到22奈米再到16奈米的進步,乃至從12奈米到10奈米到7奈米到5奈米,還有先進製程的3奈米以下,都是技術發展和工藝迭代的結果,不論是裝備發展和材料進步,都會從一定層面上推進國產化技術的再落地。
從國產化替代的程序來說,不論是人才儲備和技術儲備,都需要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畢竟先進技術很難獲取,在一定基礎上的迭代發展,也是一種從應用到再創新的螺旋迴圈,是使用促發展,也是在晶片相關領域不得不採取的策略。
不論是工業化和資訊化融合,還是工業4.0還是智慧製造2025,都是從智慧化到數字化的轉型,其核心還是需要資訊科技和基礎硬體的支撐,關鍵還是積體電路、半導體和晶片,不論是CPU還是GPU還是AI晶片還是MCU,或者伺服器晶片,專用還是通用都可以從底層硬體上支援更加高階的資料應用,在規模化重複製造的消費電子和汽車產業,其需要量級更為突出。
從設計到製造到封裝到測試到整合,其產業鏈的全球化合作也是廣泛的共識,不論是設計工具還是製造裝備還是生產材料,以及開源的晶片架構,都是很難在一個區域內實現一體化供應,這也是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但是瓶頸的限制,會導致整體經濟發展的限制,競爭博弈也成了一種非常態,突破既有技術的前沿,也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以市場換時間,或者以空間換時間,都是一種戰略選擇。
結合現有資訊的判斷,晶片荒的緩解需要一定的週期性,這是技術之外一種角逐,不論是IGBT還是快閃記憶體還是處理器,逆週期的產業扶持,都是半導體產業的常規方式,從既往半導體產業發展路程來看,都是相似的方式,不論是英特爾還是三星還是英偉達還是AMD,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蘋果或華為,都是採取了類似的方式。
從產業的冬天到公司的寒冬,不論是紫光集團還是華為海思,逆勢的境遇終歸會有回暖的時刻,畢竟技術的突破需要投入和堅持,2022年的春天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