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兩場被對手法國和奧地利強加的戰爭,普魯士統一了德國,建立起了德意志第二帝國。
兩場戰爭的程序和結果,都出乎歐洲各方的意料,而隨後而來的德國統一,更是讓各方措手不及。當時的英國首相格萊斯頓就說,“德國的統一是歐洲近400年來最大的變革”。法國就此淪為二流國家,歐洲中間那塊巨大的海綿,如今變成了堅硬的水泥塊,令人生畏。
約公元1500年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德意志地區(見下圖):
新生的德意志帝國,生存條件很惡劣。首先地理位置很糟糕,西面和西南面是英國和法國,東南與奧匈帝國接壤,東北則毗鄰俄羅斯,一出生就掉在包圍圈裡了;其次自己過於強大,單挑的話可以打敗任何對手,這就引發了鄰居們結盟的強烈衝動;第三,法國是個無法化解的死敵。那麼,這一手爛牌抓在手上。俾斯麥怎麼打呢?
針對這個外部環境,俾斯麥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外交劃了兩條重點。第一是法俄不能結盟,第二是努力讓英國對德國保持善意中立。
從後面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來看,俾斯麥這兩個重點還真是劃得很準。但是,對當時的德意志帝國來說,這兩個重點,卻都是難以完成的任務。為什麼呢?
1864年至1871年的德意志帝國(見下圖)
爭取英國中立
咱們先說說,德國為什麼難以取得英國的善意中立。
首先,和歐洲大陸的強國相比,英國的陸軍不是對手,但是英國的海軍卻一枝獨秀。所以,英國的外交政策就是保持歐洲大陸的均勢,不許任何人挑戰自己的海上霸權。那麼,既然德意志帝國已經是歐洲最強,英國肯定就不會和它結盟了。所以,雖然俾斯麥幾次向英國示好,英國方面卻一直很冷淡。
其次,英德關係搞不好,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兩國政治體制不一樣。雖然表面看上去,兩個國家都是君主立憲制。但是在英國,國王已經是個虛君,議會大權在握,是個實實在在的議會民主制國家。
而在德國,立法權、行政權、軍權,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上,議會只有一個權,就是財權。和英國比,德意志帝國本質上還是個皇帝權力受到一定製約的君主專制國家。
而俾斯麥站在德國容克貴族的立場,既反對完全的君主專制,也反對英國式的議會政治,因為這兩者都會損害貴族的利益。相比於君主專制,他更反感英國式的議會民主政治體制。
因此,基於英國自身的外交策略,基於俾斯麥個人的立場,更主要的是,基於德意志皇帝把英國政治體制視為一種威脅。這三條原因加起來,導致了英德結盟的不可能。
阻止法俄結盟
所以俾斯麥堅決想要阻止法俄結盟,因為一旦這兩個國家結盟,德國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這個失敗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可以避免的,一個卻是沒法避免的。
我們先來說說這個本來可以避免的原因。1877年,俄國和奧斯曼帝國發生了第十次戰爭,俄國大獲全勝,把奧斯曼趕出了巴爾幹。如果俄國拿到了巴爾幹,就獲得了地中海的出海口。但是英國不想讓俄國染指地中海,威脅到自己的海上霸權,就支援奧地利去巴爾幹摘桃子。
為協調矛盾,德國把俄國和奧地利皇帝都請到柏林來談判,但是俾斯麥因為想跟英國搞好關係,只能順著英國的意思,逼俄國把一部分成果白白送給奧地利,這引發了俄國對德國深深的怨恨。
另一個沒法避免的原因是什麼呢?當時,德國農村人口占多數,俾斯麥為了討好本國農民,就不得不對俄國來的農產品徵收高關稅,這極大地傷害了與俄國的關係。而法國銀行在政府的支援下,以非常優惠的條件向俄國提供貸款以幫助發展俄國的工業化之後,俾斯麥就無法阻止俄法結盟了。
英國靠不住,法國是死敵,現在又得罪了俄國。那剩下的,也就只有奧地利、義大利和只剩下最後一口氣的奧斯曼帝國這幾個“豬隊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致格局,就這樣被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