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楊得志將軍曾說過:“是讓人民先富起來,不是我們。”這句話後來成為子女們寶貴的精神財富。2021年10月19日,紅船編輯部連線楊得志將軍的女兒楊秋華,談起了父親為何會說出這句話的背景。楊秋華說:“讓人民先富起來,是老一輩革命家及開國將帥們的共同願望。”
楊得志將軍80歲講的三個想不到
楊得志將軍在紅軍時期,便是我軍的高階指揮官,曾為民族解放和新中國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他擔任過中國人民志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等職。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1980年,中央軍委任命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上他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楊得志上將
1991年,楊得志將軍80歲壽辰時,在家人為其慶生的宴會上一邊吃飯,一邊給孩子們講述他革命經歷中的三個想不到。
第一個想不到:在舊社會因家境貧困,兄弟姊妹九人有的因飢餓而死,有的因疾病而亡,大哥在戰爭中犧牲,活到今天只剩下他一人。
第二個想不到:一個沒上過幾天學的放牛娃,跟著共產黨幹革命堅持到了勝利的一天。黨和國家授予他上將軍銜,不僅給了他無上的榮譽,還委任他擔任著解放軍總參謀長等多個重要職務。
第三個想不到:在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裡自己能夠倖存下來。楊得志將軍認為,那些為革命犧牲的同志沒有能夠看到革命勝利,他們更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新中國的解放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有責任讓他們的家人們過上好日子。
草地上用十幾根柺棍製成的墓碑
當講到長征過草地一個班的年輕戰士因瘴氣犧牲時,楊得志將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眼淚如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潸然落下。在子女們心目中,父親是指揮過千軍萬馬,經歷過無數戰火考驗的開國將軍,家裡家外從未見過父親為什麼事情感動的流淚。這種突如其來的情緒變化,讓在場的家人感到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勸導。過了好一會兒,楊得志將軍的情緒才逐漸的平靜下來。
楊秋華告訴紅船編輯部:“我的父親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是紅一軍團第一師一團團長。對這些戰士的犧牲他非常難過,把他們埋葬以後,父親特別想給這些戰士的墓前立一塊碑。但草地上連一塊像樣的木板甚至是大一點的石頭都沒有。無奈之下,他把自己和戰士們用的柺棍削出一個平面,在上面刻下了這些只有十六七歲的小戰士們的名字。”
這些由柺棍製成的墓碑矗立在茫茫草地上,全團1700餘名將士經過此地時,都會自覺地佇立在墓前,為這些隕落的年輕生命感到無比的悲痛和惋惜。許多戰士站在那裡久久不肯離去,他們仔細地記著柺棍上的名字,似乎要把這些名字印刻在心裡。一位老班長走上前去,並沒有催促戰士們前行,而是面對墓碑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他大聲地說:“同志們,你們休息吧。等到革命勝利的那天,我們再來看望你們。”
總參謀長的女兒遇裁軍就地轉業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家“改革開放”鼓勵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楊得志將軍的六個子女都在部隊服兵役。和社會上其他人一樣,誰不為能先富起來動過心。但他們的這種希望很快就被父親楊得志一瓢冷水給澆滅了。
楊得志將軍全家福
女兒楊秋華小聲嘟囔著說:“國家不是鼓勵可以先富起來嗎?”父親看了她一眼說道:“那是讓人民群眾先富起來,不是我們!”“我當時年輕,理解不到這句話的深意,現在看來,父親說的‘我們’不僅僅是我們作子女的,也包括他自己。”楊秋華說。
令楊秋華最難忘的,是1986年百萬裁軍時,自己所屬部隊在裁軍範圍之內。一些沒有被裁軍的戰友們即將授銜,而授銜後軍人的工資會有大幅度提升。楊秋華在原部隊工作是出色的,上級領導主動提出可以把她調入其他部門不被轉業。為此,楊秋華心裡非常高興,他把這個喜訊第一時間告訴了父親。楊秋華說:“我們家有個規定,大事必須要徵得父母同意,不能自己隨便做主。”
楊秋華
當天晚上,媽媽把楊秋華叫到房間裡問:“你是不是不願意轉業到地方?”楊秋華回答:“當然了,我已經快20年軍齡了,能有這個留在部隊的機會是天大的好事。”媽媽耐心地說:“領導為什麼會主動讓你留下,因為你是總參謀長的女兒。裁軍裁到你就調走了,就可以不轉業了,這樣做影響不好。你覺得自己這樣做合適嗎?”
在媽媽的勸導下,楊秋華雖然有些想不通,但最終還是接受了父親的想法,從原部隊就地轉業。她想不通的是一個解放軍總參謀長,會因為女兒不裁軍受到處罰嗎,又會有什麼影響呢?在經過複雜的思想鬥爭後,楊秋華慢慢地想通了這件事。
父母所說的影響並非是對自身影響。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層領導,裁軍工作本就困難重重,其父的一舉一動代表的都是共產黨的形象。“轉業以後,我的工資收入與同年入伍、職務相同的戰友們比起來相差巨大,但我並沒有因此而後悔過。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給黨抹黑的事情不能幹。”楊秋華笑著說。【照片由楊秋華提供,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撰文:王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