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後,滿清財源枯竭,靠餉銀為生的旗人苦不堪言,貧困加劇,加之清初規定京旗人以軍職為唯一合法職業,不得務農經商,在民國初年,已有數十萬旗人淪為貧民,民國後旗人逐漸習得謀生之道,生活之技,最終融入社會。
一、源頭:晚清財源枯竭,餉銀銳減
晚清時候,大清出現全面危機,依賴餉銀為生的的八旗子弟收入銳減,寅吃卯糧成為一般旗人家庭的平常之事。不少家庭為生計而變賣家產,乃至靠借貸度日。除了典當衣服、器具外,就是以地作抵,至二十世紀初年, 北京地區的旗地已經典賣者佔十之七八。由於貧困,一些旗人鋌而走險, 闖入衙署鬧事的事件屢有發生, 有的則入夥為盜,幹打家劫舍的不齒之事。這些事例在《清實錄》中多有記載。至清亡前夕,已有數十萬旗民淪為貧民。
,
二、 根源:清律規定旗人禁止農桑和經商
清初法律明文規定: “在京滿洲另戶旗人, 於逃走後, 甘心下賤, 受僱傭工。不顧顏面者, 即削除旗檔,發遣黑龍江等處, 嚴加管束。”對旗人演戲之風,也有明文規定: “凡旗人因貧餬口, 登臺賣藝,有玷旗籍者, 連子孫一併銷除旗籍。因此,旗人除了當軍人,沒有從事其他職業的技能和經驗,民國以後雖生計艱難,轉行他業也更難,大多隻能從事人力車伕等體力勞動,或做小生意,從而淪為城市貧困階層。八旗制度所造成的習於懶惰、無生存之疾,很難讓廣大旗人由坐食俸餉向自食其力轉化。
三、遭遇:餉銀拖欠、剋扣和取消
辛亥革命後,新成立的民國政府頒佈了一些旨在維持旗人生計的法令和條例, 主要有《優待皇室條件》、《關於清皇室皇族待遇之條件》、《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和《保護旗人公私財產文》等檔案, 旨在保護旗人的財產, 維持旗人的一般生活。旗人社會仍然保持清代以來的結構和連續性,生活基礎仍是八旗,屬八旗衙門轄制,就業也主要在清室和步軍統領衙門等。但好景不長,因社會動盪,戰亂紛紛,餉銀也經常被拖欠,剋扣,最後徹底取消。
民國政府曾長期發放旗餉和清室優待費。袁世凱死後,餉銀漸有拖欠現象,拖欠短則十天半月,長則四月之久,期間還發生數千窮困旗人擁至值年旗衙門前要求支餉,至民國七、八年時,旗餉只有在舊曆年、端午節、中秋節三大節慶才得支放。馮玉祥在1924 年 11 月單方面修改優待條件,旗餉也被停發,以致於不少旗人家庭陷入了較晚清更加貧困的境地。
據 1918 年 7 月正紅旗滿洲餉銀髮放明細載,受餉者 8,441 人,總額換算成銀元為 17400 元,其中餉銀總額約 24.5%支放給了佔受餉人約 33.5%的無所依靠的女性等。另外,政府每月支放給京旗的餉額約為 40 萬元。兩項旗餉除去辦公費、學校經費等後發放給旗人。在此過程中,難免有官員私下肆意剋扣。對於八旗積弊剋扣的問題,當年的《京話日報》曾多次刊文予以批判:
(私扣兵餉)正紅漢上月旗餉,奉色都統諭,馬甲放票二元,銅元六吊零四十文,該旗參領毓章每份競剋扣六百四十文,僅放鈔票二元,銅元五吊四百文,又鑲藍漢上月旗餉,馬甲僅放鈔票二元,銅元三十七枚,比較廂藍滿馬甲每份少放兩吊九百,本月旗餉又到,旗兵苦已,極懇求該管都統跟著廂藍滿學學吧。
資料記載,鑲藍旗都統秀吉、副都統文璞和瑞啟等都曾因剋扣之事被悉數撤換。
1916年 5 月,為防止現銀枯竭而停止兌換後,中行、交行的紙幣貶值,再加上金融混亂,食品價格飛漲。旗餉原本不多,維持一月生計尚嫌不足,卻先被剋扣,再遇貶值,更遭通脹打擊,旗人的日子正可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四、法眼:貧困旗人的眾生相
旗餉微薄,許多旗人從事收入低且不穩定的體力勞動,但老病婦孺等沒有勞動能力,因貧困和絕望而自殺者不在少數。溥儀的堂兄弟溥澗家產吃完, 靠賣畫為生;莊王的後代餓死在南橫街的一個空房子裡;睿王的後代鍾氏兄弟因生活無著而私掘祖墳。另據一份調查各旗官員因飢寒而死的分析冊表明,有許多京師滿族官員生活極端貧困,平時依靠救濟,不少人終因生活困難而餓死。《京話日報》上有許多關於旗人自殺的報道。其中之一:
家住西郊的正藍旗老人(延八,年60餘),因貧困交加,與女兒、兒媳從長春橋投長河自絕而亡(見:1918年6月26日)。
對於該來稿,《京話日報》主筆、本人也是正紅旗蒙古旗人的吳梓箴發出如下感慨:
嗚呼三人果因貧而死也……今日之貧,乃時勢之所驅迫,比之工者奪其器,農者奪其田,翁之貧非翁之罪也,而其媳與女,寧一死存人宗祧,不甘受辱偷生,其志行尤可悲嘆也。(見:1918 年 7 月 25 日)
吳梓箴還說,漢人常批評旗人依賴性過強、不獨立、自殺沒有出息;但從旗人自己角度看,他們的處境就好像工匠被奪去了工具、農民失去了田地,如何能生活下去?
結局
辛亥革命加速了旗人職業多元化的程序。失去政府支援的廣大旗人為了生存,紛紛走上自謀職業之路。由於多數旗人缺乏生產技術而充當了小商小販和人力車伕,也有一些旗人由於擅長吹打彈唱成為梨園藝人,有的八旗子弟充當警察或從事教育;部分宗室子弟則“赴各國遊學”,學習軍事和科學技術,最後完全融入了中華民族大家庭裡。
參考資料
1、《清實錄》
2、《清朝續文獻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