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以後蒙古族對大都的記憶和懷念
內蒙古大學 薄音湖
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元惠宗妥歡貼睦爾在朱元璋北伐軍兵臨城下之際,開大都健德門出走,北奔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境內)。大都失陷,明改大都為北平。次年惠宗北走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境內)。1370年(元至正三十年,明洪武三年)四月,惠宗病死於應昌,五月明軍克應昌。此後明蒙之間繼續爭戰,在洪武二十年(1387)明軍在遼東地區招降納哈出二十萬之眾,二十一年於捕魚兒海(今貝爾湖)擊敗蒙古汗脫古思帖木兒之後,明蒙南北對峙局面最終形成。
蒙古人徹底放棄了恢復元朝舊有統治的希望,但蒙古人曾經營建大都城,最高統治者曾經在這裡向全國發號施令的輝煌歷史深深印在他們的記憶中。許多年之後,身處草原的蒙古人仍然對當年屬於他們的大都城念念不忘,在他們的著作中留下了不少對大都的記憶和懷念。
據1662年成書的《蒙古源流》記載,元惠宗在從大都逃往草原的路上,曾為丟棄了大都而悲傷哭泣,他吟詩道:
諸色[珍寶]修成的我那寶貴宏偉的大都城喲,
……………………
九色珍寶裝成的我那宏偉的大都喲,
……………………
起早登高舉目遠望,煙霞繚繞,
前後眺望觀賞,景色悅目,
不分冬夏,居住無憂快活,
是我自在薛禪皇帝(忽必烈)建立的寶城大都!
……………………
先祖享樂的我那寬廣宏偉的大都喲,
……………………
具有神力的薛禪皇帝多方營建的,
福祿彙集的我那大都城喲,
被漢人朱哥官人(朱元璋)收佔去了!
惡名落到了我妥歡貼睦爾身上了![1]
此詩是不是惠宗所作姑且不論,但完全可以從中想見在丟棄了大都之後他必然產生的悲涼之情。剛剛退回草原的他企圖奪回大都,1368年冬他令大將擴廓帖木兒率兵出雁門,由保安州經居庸關攻北平,未能成功。次年覆命丞相也速營於白河,進攻通州,也因明軍強盛不戰而遁。
成祖朱棣即位後,於永樂元年(1403)以北平為自己做燕王時的封地,改北平為北京,十九年(1421)自應天(南京)遷都北京,至明末未變。蒙古人當然知道北京是明朝的首都,但他們仍然以元代的大都一名稱呼北京。《武備志》收《薊門防禦考》載漢蒙譯語:“北京,大都合託(dayidu qota,大都城)”。《盧龍塞略》載《北虜譯語》亦云:“京都曰大都合託。”[2]不過大都一名在蒙古人那裡還有另外一種意思。明末成書的《黃金史綱》說,元惠宗在出逃大都時,他的弘吉剌夫人已懷孕三個月,後被朱元璋收納,生下永樂皇帝,所以永樂皇帝實際上是元惠宗之子。[3]建文皇帝時,永樂皇帝率蒙古、女真等軍隊前來攻打建文皇帝,“擒獲漢家洪武皇帝之子建文皇帝,捺銀印於頸而廢逐之。於是,烏哈噶圖可汗(元惠宗)之子永樂皇帝為君,而漢家卻認為‘真正吾皇之子作了皇帝’,號曰永樂大明。以擁立之功而賜與六千兀者人以三百‘大都’、女真人以千六百‘大都’云云。”該書又說,衛喇特的也先太師俘虜了明朝景泰帝(實為明英宗),後“由山陽之六千兀者人送回,得了‘大都’。替永樂皇帝盡忠〈而受取〉三百‘大都’,為景泰皇帝(英宗)效勞〈而受取〉三百‘大都’,這就是所謂山陽之六百‘大都’。別有一說,蒙古送回景泰皇帝(英宗),系由山陰派了三百‘大都’,只是因為蒙古內訌,延誤了時間,未及取走,隨後山陽的六千兀者國人,追取了山陰的三百‘大都’。”[4]
這裡的兀者,又作我著、烏濟葉特,均為蒙古部名Üjiyed的音譯。明洪武、永樂年間曾兩次在蒙古地方建立羈縻衛——朵顏、泰寧、福餘三衛,合稱兀良哈三衛,蒙古文史書則以“山陽之六千烏濟葉特”稱呼此三衛。三衛自明初至明末,一直同明朝有著密切的通貢關係,前面所謂的“大都”即與此相關。據美國賽瑞斯、我國札奇斯欽、達力扎布先生的研究,“大都(dayidu)”一詞是明廷封授兀良哈三衛首領為官時的委任狀,也是各部首領嚮明朝領取賞賜和朝貢貿易的憑證,所以“大都”的正確譯詞應該是“敕書”,或者說,正因為敕書具有作為憑證可以去大都朝貢貿易的功能,所以被蒙古人稱之為“大都”。[5]
蒙古人為什麼將實為憑證的敕書稱作“大都”呢?我以為反映了他們的一種心理。他們相信蒙古人的傳說,認為永樂帝既然是元惠宗的兒子,當然他和其後相繼為帝的兒孫們自然都是蒙古人,蒙古皇帝所居住的都城就應該叫大都。蒙古人從那裡得到通貢貿易的憑證,將其稱作“大都”,自然順理成章。
這一現象也反映了蒙古人對大都的懷念。雖然傳說遠非事實,但他們出於懷念之情,寧可相信臆造出來的故事,於是在確有同明朝通貢貿易事實的基礎上,添油加醋地增加了明朝皇帝出自蒙古人的新一層架構,使敕書成為“大都”更顯合理。
元亡後退回草原的蒙古人重新回到了遊牧生活,草原畜牧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他們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修建像樣的城市。但這一情況在十六世紀中後期發生了變化。蒙古土默特萬戶首領俺答汗(阿勒坦汗),為了解決生活用品奇缺的困難,招徠漢民到土默特墾殖,同時致力於同明朝議和,結束戰爭,通貢互市。他的努力在隆慶五年(1571)得以實現,此即歷史上著名的“俺答封貢”,俺答被明朝封為順義王,雙方化干戈為玉帛,開始了友好往來。
社會的穩定,使俺答汗萌生了修建城市的想法。蒙古文史書《阿勒坦汗傳》說:
名聖阿勒坦汗於公水猴年(隆慶六年壬申,1572),
又倡導仿照失陷之大都修建呼和浩特,
商定統領十二土默特大眾,
以無比精工修築(此城)。
於哈魯兀納山陽(大青山南)哈敦木倫河(黃河)邊,
地瑞全備的吉祥之地,
巧修擁有八座奇美樓閣的城市,
及玉宇宮殿之情如此這般。[6]
這是蒙古人離開元大都二百多年之後,第一次真正地修建城市。當年的大都在俺答汗的印象中是如此深刻,所以這次修建,一定要仿照失陷了二百多年的大都的樣子。當然,俺答汗仿照大都建城,也反映了強盛的他希望能像忽必烈薛禪皇帝一樣,進而統治全蒙古的雄心。
呼和浩特於萬曆三年(1575)建成,明帝賜名“歸化”。[7]這是一座真正的草原城市,歷經四百年多年,發展至今。我以為,俺答汗修建呼和浩特(歸化)城反映了蒙古人對大都的深深記憶和強烈懷念。
蒙古人對大都的記憶和懷念,在入清之後仍然有增無減,乃至演義為內容更為豐富的故事。蒙古鄂爾多斯等地流傳著《元太子與真太子》的故事,內容梗概是:元惠宗已懷孕的二皇后在大都城破時落入明軍之手,朱元璋將她納為妃子,生下的兒子起名叫元太子。元太子成年後受到猜忌,朱元璋恐其有奪位之心,遂遣其前往北邊南口戍邊。臨行時元太子開啟母親去世前留下的密函,密函囑他帶劉伯溫同行,於是他們一起來到南口。一次元太子單騎外出,遇見一位騎黑馬、穿黑衣、持紅予的黑臉人,他用元太子的弓箭向四方各發一箭,告訴太子箭落處藏有財寶,可用來建城,並告之建城規劃。太子將紅予交給劉伯溫以發掘財寶,又令他按黑衣人的規劃建城。所建之城被命名為北京城。朱元璋去世後,真太子畏懼而死,元太子登基為永樂帝。[8]
鍾焓先生《吸收、置換與整合——蒙古流傳的北京建城故事形成過程考察》一文認為,在清代以來蒙漢兩族文化不斷交流的背景下,這一傳說“最終構成一個完整地講述蒙古統治權在漢地失而復得,藉以寄託本民族思想觀念的歷史故事”,十分正確。同時我還以為,這則傳說故事進一步反映了蒙古人對元大都的懷念。雖然入清之後,蒙古人對元大都城與明清北京城的差別已有較清楚的認識,所以不再混淆二者,將元太子與劉伯溫所建之城稱為北京城,而不再籠統地稱之為大都城。但北京城依然是蒙古人所建,因為他們早就認為,坐在北京城裡的永樂皇帝是元惠宗之子,所以他修建的北京城自然是大都存在的繼續。
[1] 烏蘭《〈蒙古源流〉研究》,遼寧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64—265頁。
[2] [明]茅元儀《武備志》卷227《薊門防禦考》載《北虜譯語》,明天啟刻本;[明]郭造卿《盧龍塞略》卷19《譯部·譯上》,臺灣廣文書局影印明萬曆刻本。
[3] 永樂帝朱棣非朱元璋妻馬皇后所生,而是朱元璋碽妃所生,以及朱棣是元惠宗之弘吉剌妃所生的傳說,長期以來曾是史學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參閱周清澍《明成祖生母弘吉剌氏說所反映的天命觀》,《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3期。
[4] 朱風、賈敬顏《漢譯蒙古黃金史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6—48頁,第71頁。
[5] 相關的研究,請參閱達力扎布《有關明代兀良哈三衛的幾個問題》,載《明清蒙古史論稿》,民族出版社2003年。
[6] 珠榮嘎譯註《阿勒坦汗傳》,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5—88頁。
[7] 關於呼和浩特建城,參閱胡鍾達《呼和浩特舊城(歸化)建年代初探》,《內蒙古大學學報》創刊號,1959;薄音湖《呼和浩特(歸化)建城年代重考》,《內蒙古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
[8] 關於元太子永樂帝建北京城的傳說研究有很多,最新的研究請參閱鍾焓《吸收、置換與整合——蒙古流傳的北京建城故事形成過程考察》,《歷史研究》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