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紀錄片《我的時代和我》第二季正在優酷播出。繼第一季良好成績,該片再接再厲,繼續秉持人物特稿式的拍攝理念,讓觀眾透過鏡頭去了解不同領域中精英人物的有志人生。節目第二季將觸角伸到娛樂圈、運動界、藝術圈,其中有位優秀的年輕人,吸引了不少動漫愛好者的關注,他便是第五集的主角——《火影》中國製作第一人,黃成希。
把時間拉回上世紀90年代,當時5歲的黃成希,接觸的第一部動畫片是TVB播出的七龍珠,從那時起他心中一顆動漫夢的種子便悄然生根;2004年春,《火影忍者》闖入了黃成希的世界,對火影的著迷讓他更加堅定了最初的動漫夢;2012年國內大學畢業後,他孤身前往日本工作,成為日本動畫片《火影忍者》系列的原畫師;2018年初,他擔任了《火影忍者》續集《博人傳》第65集的分集導演,這一集被動漫迷譽為“拯救《博人傳》的一集”,同時也入選了製作公司所發表的“2018年《博人傳》代表作”。
如今,他將工作重心轉回國內,開啟了為國漫效力的新徵程。近日,黃成希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分享了不少這些年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於動漫的理解。
堅持下去不是因為“愛”,
而是責任感使然
世界上動漫迷有很多,但像黃成希這樣讓興趣成為事業、讓夢想照進現實的幸運兒並不多。黃成希五歲時確定了要做動畫,直至三十而立,成為人們口中的“火影大神”,他用數載人生圓了自己的動漫夢,這期間並非一帆風順,也有無數次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在激情褪去後,行進在一條跌宕起伏的追夢路上,他愈加成熟,也愈加理性。
在《我的時代和我2》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在一活動現場中,有位年輕聽眾向黃成希提問“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是什麼讓你堅持了下來”,他很斬釘截鐵地回覆“不是愛”。接著,他坦率的解釋道,自己也曾是一個心懷理想和抱負的人,但在日本師傅山下宏幸身邊,他感受到一種更本質的東西,就是責任感。
“做一個默默無聞但對他人有用的人”,是黃成希師傅的座右銘。在黃成希眼中,師傅山下宏幸即便沒有遠大夢想和崇高理想這類口號的加持,他對工作認真且一絲不苟的態度是從未改變過的,他永遠能夠擔當得起最可靠的角色。於是在師傅的影響下,黃成希明白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有責任感,從業十年的經歷更使他明白“腳踏實地、勤勤懇懇,才是我們這個行業裡面最需要的”。
現在的他認為,自己並不是沒有夢想了,而是明白“夢想不僅僅是一個為大家打雞血的口號,更應該變成身體力行地去踐行的事情”,他說“對於這個行業的愛能夠影響到我在這個行業能走的多遠,但是日常每一天還是依靠最核心的責任感。才華和天賦可能決定了你能達到什麼高度,但是勤勤懇懇、腳踏實地才是讓你走得更遠的一個基石。”
以前黃成希常會為了趕製作品只睡四小時,30歲以後,雖然身上所需承擔的責任變多,但他知道“保命”也很重要。以前那種生活狀態,變成了他特殊狀態才會使用的“大招”。回憶這些年,從事動漫製作行業的經歷,他說,“這個行業在幫你實現夢想、滿足創作激情的同時,也會附帶著痛苦與枯燥乏味,而只有耐心的腳踏實地地堅持,才會有獨當一面的那天。”
把中國武術元素融入《博人傳》,
源於自己的小心思
《博人傳》為何被動漫迷譽為“拯救《博人傳》的一集”?其中打戲功不可沒。在這一集中鳴人、佐助與大反派桃式的戰鬥中,黃成希在動作設計上融入了詠春、八卦掌、八極拳等中國武術招式,打鬥場面流暢緊湊,有動漫迷形容這段4分鐘的打鬥“燃到爆炸”。
黃成希透露:“把中國武術融入《火影》系列,一開始只是源於一個自己覺得有趣的小心思。”黃成希從大學開始學詠春,“最開始的契機是在導演基礎課上要拍一個武術相關的小短片,但當時完全沒有武術基礎,只能看武打片模仿招式。做完那次作業之後,我很想去探求武術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當時電影《葉問》正好上映,所以就選擇了詠春”。學習詠春原本是無心插柳,沒想到後來為他的工作提供了不少靈感。
鳴人與大筒木的對決之中就有詠春拳;在鳴人、佐助的祖先修煉一種遠古的武術時,也融入了中華武術的概念。他希望將中國武術融入火影,所以為此他在劇情設定等等方面也頗費了一番心思。終於,他在一次次的嘗試後,在與製作團隊不斷的溝通中,將中華武術的元素順理成章地將融入其中。
對於每場打戲、每一個動作的設計,黃成希都會認真揣摩,時刻保持嚴謹細緻的創作態度。為了呈現出一場硬核的打戲,黃成希時常會將一段真實打鬥的電影片段反覆觀看,提煉有用資訊,也經常透過練習拳法、請教教練來尋找靈感。在他看來,“無論打戲還是文戲,他們的本質都是為了講故事而服務的,或者說是表現人物、展現人物性格去服務的。” 所以他很在意,設計怎樣的動作能好地表現角色情緒、更貼合人物背景,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經得起時間檢驗,能夠將作品中所傳達出的快樂和溫情長久的傳遞下去。
國漫前路仍漫漫,
但“水滴石穿”的那一天總會到來
黃成希曾無數次與網友們分享過自己和中學好友立下“十年之約”的故事。那一年,高考結束後,黃成希和好友在聊天時突然起意,立下彼此未來十年的人生目標。當時,黃成希的目標是:“我要在幾十萬的漫畫家中排行第一”。現在的他回憶道,“十年之約的期限已經到了,我可能還不是最厲害的原畫師,但已經完成了當時的夢想”。
現在的他,又有了一個新的十年計劃,那就是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座連線世界的橋樑,一個“用動畫承載我們的相互理解與尊重”,同時也是一個“連線和平與幸福的橋樑”。他預想,到第二個十年結束時,自己能夠將中日兩國裡一流的動漫人聚集到一起創作,將自己當年看動畫的那種感動或快樂,傳遞到下一代。
在日本打拼7年後,載譽而歸的他,看到今天中國的動畫業因為資本的推動,正在快速發展,而且業內人才輩出,他很看好。但是,他清楚的知道,目前我國動畫業界的行業生態需要很長的時間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將產業慢慢完善好。當前國漫所處的階段,是動畫行業發展不可逾越的發展期,畢竟現在看來相對成熟的歐美、日本的動畫產業,也都曾花費了幾十年時間來完善。
現在,回廣州發展的黃成希,進入了“動畫故事創作”的新領域。初入新領域,他被撞得“頭破血流”,也在逐漸發現了國內動畫行業的現實問題。業內至少80%的創作者,都非常用心,一心想要帶給觀眾好的作品,但礙於有限的經驗與能力,所呈現的作品往往差強人意。近一年半,黃成希花了近90%的時間在故事創作和討論上,他說:“如果不經歷這一年半,我也沒有辦法切身感受到底有多難。”心有餘而力不足讓他倍感無奈,但他深知提升創作能力是條漫長且艱難的路,所以他希望自己可以與其他創作者們一起,竭盡全力地完成每一次創作,他相信功不唐捐,這些努力終將能夠推動行業整體不斷向好發展。
來源:揚子晚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