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網友探討了一下第一套人民幣。主要圍繞著幾個問題討論:
1.由於市場炒作,第一套人民幣價值很高,造假太多。
2.第一套人民幣發行時間早(1948年),流通時間短,見過真幣的人少之又少,我敢講,如果不是專門研究,國內99%都沒見過(包括銀行系統裡面的人),更加談不上分辨真假。我問過一些上了年紀的前輩,80歲左右,都沒有見過第一套人民幣,就算當年使用過,也一點印象都沒有。
3.第一套人民幣版本複雜(有說62版,有說65版),印刷背景複雜,1948年還處於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還沒成立,當時社會還是動盪不安,根據查閱的一些資料,有用造幣紙印刷的(從國民黨國庫收繳過來的),有用粗纖維綿紙印刷的。
我們就其中一張第一套人民幣的四大珍品——“”駱駝隊”來分析一下,品味一下!
第一套人民幣—駱駝隊—反面
先別急著說一定是假幣,學習幣,高仿幣,精仿幣。我們來看看書本中對這張紙幣的描述!
駱駝隊的記載和表述
手中樣本的尺寸
這裡有一個關鍵點,書中描述的地紋:“中國人民銀行”、“壹萬元”字樣和幾何圖形組成。
看到這裡,相信曾經研究過駱駝隊的人,用盡你的金睛火眼都看不到地紋在哪裡??就算我告訴你地紋就就在主圖案的空白地方,以你的視力都無法找到。見下圖:
地紋所處的位置
地紋呢??這時你掏出鑑寶神器——放大鏡,估計你還是找不到這個精妙的地紋在哪裡。好吧,我們把真相揭露在顯微鏡之下吧,見下圖:
地紋——只看到依稀的輪廓
地紋——看出所謂的幾何圖形和文字
地紋-終於找到了“民”“銀”兩個字
如果在第一二張地紋的放大圖,你還是隻看到輪廓而看不到文字,那麼第三張圖,你應該看到“民”,“銀”兩個字,而在放大鏡之後,他們就像一個金色的迷宮一樣,這不是地紋,是暗紋,是暗記,是第一套人民幣駱駝隊設計的智慧。
再看油墨,油墨是辨別仿造人民幣一個很重要的要點,如果見到紅斑狼瘡,三基色的存在,毫無疑問——假幣。其實一些紙幣,郵票鑑別的書本都曾經講過,如果造假用真油墨的話,成本太高,所謂的精仿和高仿如果用到真油墨,他的目的必然是要騙過99.99%的專家和拍賣機構,製作成本高昂,不是一般人能承受。見下圖:
油墨和地紋的結合
羅馬數字的油墨——可見地紋
背面的綠色油墨
票面數字的紅色油墨——可見背景地紋
最後,我們用400倍放大鏡,看看當時的造幣紙張。這也是很多人劃分第一套人民幣真假的依據。有些人認為只有用造幣紙印刷出來的才是真幣。其實我比較認同張忠老人說的,第一套人民幣95%以上都是用粗纖維綿紙印刷的,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經濟條件。當時造幣廠一共有17家(據說),就地取材,印刷出來的第一套人民幣是為了應急用的,因此,油墨深淺,圖案等都有偏差。這也是分辨第一套人民幣最難的地方!見下圖:
粗纖維綿紙在顯微鏡下的纖維結構
各位藏友,歡迎交流,真假自辨,如果你手頭上也有一張,不妨再聞聞紙張散發出來的味道,是歷史的味道,是獨有的味道,是經久不散的味道。(你可以描述一下你聞到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