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2月初,尼克松收到中央情報局的一份情報,情報顯示:印度將可能對西巴基斯坦發起進攻。
這讓尼克松總統很不安心,於是派遣基辛格會見中國駐聯合國代表黃華,基辛格向黃華介紹了蘇聯海軍在印度洋的分佈情況,介紹了美國同蘇聯斡旋的印巴危機的情況。對於中國想要的蘇聯在中蘇邊境的駐軍情況,基辛格也承諾盡力幫助中國搞清楚。
美國為什麼會這麼友好?原因只有一個:美國希望中國出兵印度,以武力支援巴基斯坦。
印巴發生了什麼事情?第三次印巴戰爭。
印度為什麼要發動第三次印巴戰爭?
印巴的矛盾歸根於英國人埋下的雷,印巴分治雖然確立了以宗教原則,成立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教的印度的方案,但是對於廣大的土邦,卻實行自決,只是沒有規定是土邦王公自決還是人民自決,這就造成了海得拉巴、朱納加爾和克什米爾三個土邦人民和王公的意見不一,結果前兩個被印度直接吞併了,而後一個則造成了印度對立至今的局面。
1947年和1965年的前兩次印巴戰爭,克什米爾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尤其是第二次印巴戰爭,雖然是個平局,但是由於巴基斯坦的突然襲擊,印度吃了個小虧,印度一心想報仇。
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分為東、西兩部,這極大地牽制了印度的兵力,使得印度不能全力應對克什米爾,所以印度見到東巴鬧獨立時非常開心的,以為到了解決印巴爭端的時候了。
東巴,遭遇的不公,醞釀了獨立運動:
政治上,沒話語權:印巴分治時,為巴基斯坦選舉了133名文官中僅有一人是孟加拉人。經過20多年的爭取,東巴和西巴在重要政府官員中數量已經相當,但是並沒有什麼話語權。
巴基斯坦成立後,國家一直政變頻發,少有能幹滿一屆的政府。這就造成軍方與民選政府輪流執政,而且是以軍方為主導。軍方的大多數高階領導都是西巴人,在軍方接管政府的時候根本不會聽從東巴人的意見。基本上巴基斯坦是被西巴人控制的,這造成東巴人的不滿。
經濟上,損東肥西:巴基斯坦建國後,著重發展工業,忽視了農業發展,對農業投入極少。而工業多佈局在西巴,東巴經濟主要是農業。在英印時期孟加拉就是世界黃麻的重要產地,向世界大量出口,換取了大量外匯。重工輕農,這意味著東巴黃麻出口換取的外匯都被投入到了西巴的工業發展上面,僅有20%的收入用於建設東巴。原本東、西巴基礎設施建設差距並不大,由於中央政府的“損東肥西”政策造成東、西巴差距越來越大,東巴的收入比西巴低60%。
文化上,國語之爭:東巴的孟加拉語,被西巴認為是浸染了印度教思想和文化,不如烏爾都語更能體現伊斯蘭教文化。儘管孟加拉人佔國內人口一半以上,孟加拉的人中說烏爾都語的也只佔1%,但是西巴固執的將烏爾都語定為國語。當然,國語的背後是利益的爭奪,比如政府的位置。
東巴從歷史、文化、語言、經濟全方面被西巴壓制,獨立運動是不可避免的。
大選引爆東、西巴衝突:
1970年8月和11月東巴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和颱風,20多萬人在臺風中死亡。巴中央政府救災行動十分混亂,被反對派指責腐敗無能。12月的全國大選,成了東、西巴衝突的引爆點。
大選結果讓巴中央政府感到詫異,主張東巴自治的人民聯盟在東巴大獲全勝,憑藉著人口優勢,贏得了國民議會291席中的151個。在接下來的組閣中,謝赫·穆吉布·拉赫曼提出“六點綱領”,以實現東巴自治,這讓巴中央不能接受,巴總統葉海亞·汗宣佈解散文官內閣,軍人再次主導了巴基斯坦,並派兵鎮壓東巴的獨立運動。
4月,大量難民逃往印度,數量高達驚人的980萬,難民問題成為印度發動第三次印巴戰爭的藉口。
為了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做了哪些準備?
為了此戰,印度已經準備了十年,早在1962年開始,印度就開始擴軍備戰,陸軍總量擴充到82萬,相對1962年增加了80%,畢竟陸戰是主戰場。由於“不結盟”政策,印度在美蘇兩大陣營之間左右逢源,進口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並且獲得雙方的大量軍事、經濟援助。
印度不可能同時面對中美巴三國的壓力,號稱有鐵娘子之稱的英迪拉·甘地派辛格出訪歐美各國,爭取國際支援和拖延時間。
基辛格後來回憶說,印度駐美國大使表示,印度希望巴基斯坦保持統一,絕沒有動手的打算,英迪拉·甘地也說,把印度牽扯進孟加拉問題是“把印度當作替罪羊的陰謀”。想以此混淆視聽,麻痺國際社會,1971年10月25日關於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投票中,印度竟然投了贊成了,這跟印度想減少中國出兵干涉的可能有極大關係。
一切準備就緒,印度國內一部分人主張立即出兵,但老謀深算的英迪拉·甘地說:
“現在不行,要等到恰當的時候。”
什麼時候最恰當?冬季
1962年的戰爭,印度心有餘悸,害怕中國出兵幫助巴基斯坦,畢竟在第二次印巴戰爭中,中國表現是很強硬的。11月底,喜馬拉雅山脈大雪封山,僅有的幾條通道將被大雪堵塞,中國參戰的可行性降到了最低。可能是印度已經不相信,印軍能取勝,所以只能靠大雪來阻擋。由此可見,1962年打贏了中國依然收兵,可見毛主席決策的高明。
1954年美國就同巴基斯坦簽訂了《共同防禦協定》,規定巴基斯坦遭受侵略時,美國應該採取適當援助。所以為了避免美國的干涉,印度必須速戰速決。印度為此次戰爭設定了一個期限——三週,印度準備用三週的時間徹底解決巴基斯坦問題,在國際社會或巴基斯坦的盟友作出強烈反應之前結束戰爭。
1971年8月,印度同蘇聯簽訂了《蘇印友好和平條約》,英迪拉·甘地說:
“印度已經做好了應對任何事變的準備。”
這一警告已經十分清楚,雨季即將結束,“萬事俱備,只欠‘冬封’”。
戰爭開始,印軍作戰大膽:
12月3日,巴基斯坦首先對印度宣戰,因為11月21日,印度已經不宣而戰,以巴軍越境為名對東巴的傑索爾地區實施進攻,以引誘巴基斯坦進攻印度,巴軍果然上當。
早有準備的印軍,大舉出擊,採用西守東攻的策略,並出動海軍,封鎖東巴海面,印度準備充分,從12月3日宣戰,到12月16日攻入東巴首府達卡,用時2周,堪稱奇蹟,12月16日,也成為了印度的“勝利日”。
這跟印度的制定的大膽的作戰計劃是有很大關係的。
1、封鎖東巴港口,奪取重要樞紐:戰爭爆發後印出動大規模海軍準備奪取或封鎖吉大港,封和庫爾納港,封鎖孟加拉灣。吉大港被封鎖這導致西巴無法從空中有效援助東巴,東西巴被分割開來。
2、分割包圍作戰:印軍憑藉數量優勢將巴軍分割為小塊,9萬餘人的巴軍被分割為分隊、支隊,印度的目標是達卡,只要有機會任何一支部隊都可向達卡進軍,達到戰爭結束的目標。
不過這跟巴軍自身也有關係,為了消滅東巴的反政府武裝,巴軍不得不分散開來,這給了印軍分割包圍的機會;同時巴軍內部有30%的孟加拉人,巴軍對這些人很不信任,在同印度作戰的同時還要防備這些人,極大牽制了巴軍精力。最終12月16日,達卡被攻破,巴軍投降。
第三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損失了56%的人口和東巴這塊可以牽制印度的根據地,在日後的印巴對峙中,巴基斯坦處於更加劣勢地位,當然這讓巴基斯坦不得不更加靠近中國,只要印度不倒,巴鐵就不會變心。
在這場戰爭中,不僅涉及到印巴雙方,中美蘇三國也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這三國是什麼態度呢?
蘇聯的態度:不支援,也不強烈反對
70年代,美蘇爭霸是一個既緩和又激烈的時代,緩和是指政治上的緩和,蘇聯加上了同西方的經濟聯絡,以緩和軍事對立。但是在第三世界國家對抗很激烈。蘇聯打著民族解放的旗號,大力拉攏第三世界國家。印度作為南亞以及印度洋周邊最大的國家,一直是美蘇拉攏的物件。而中蘇關係惡化之後,蘇聯更加重視印度,企圖建造一個對中國的包圍圈。
10月,英迪拉·甘地訪問蘇聯,勃列日涅夫告訴她要警惕美國陷入越南的“前車之鑑”,希望不要動用武力。因為蘇聯害怕中美干涉,將印度拖入泥潭而不能自拔,將嚴重影響蘇聯的全球戰略,尤其是8月剛剛簽訂友好合作條約,印度的動手無疑會讓世界認為蘇聯是幕後推手。中美可能在印巴問題上達成聯盟,蘇聯是否進行援助呢?是否會引發中美蘇大規模的衝突?
自始至終,蘇聯都主張印度保持克制,尋求政治手段和平解決,然而《蘇印友好和平條約》又給了印度發動戰爭的底氣。
戰爭爆發後,美國在聯合國提出印度從東巴停火撤軍的議案,蘇聯害怕影響蘇印關係,所以否決了這個提案。
在整個戰爭中,蘇聯在政治上需要印度的地緣政治制約中美,為印度贏得時間支援,但是又在私下裡施壓希望印度儘快結束戰爭,政治對話解決,將印巴衝突的程度控制住,因為蘇聯不希望徹底失去巴基斯坦,更不希望中美巴結成同盟,與自己對抗。
這可能讓很多人不認同,以為在整場戰爭中蘇聯一直是堅決支援印度,想想就知道,印度幹翻了巴基斯坦,蘇聯沒有任何好處。至於蘇印條約,早在1969年蘇聯就倡議簽署,1970年初九擬定了條款,戰前簽署,這是印度故意為之。
美國態度:暗示中國出兵,美國全力支援
印巴獨立,最初的戰略是希望南亞實力均衡,既想拉攏巴基斯坦,又不想放棄印度,想在南亞建立一個防禦蘇聯擴張的聯盟,可惜這個手段不如老祖宗英國玩得熟練,在印巴之中必須有一個抉擇,美國人選擇了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伊斯蘭教國家,支援巴基斯坦可以實現中東防禦戰略,否則很難得到中東國家的信任。1953年,尼克松說,巴基斯坦是一個我願意為他做任何事情的國家。1954年,美巴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為了不引起印度的反感,此後繼續加大對印度的援助,可惜印度還是投入了蘇聯的懷抱,最終1965年以後,美國徹底斷了對印度的援助。
1971年8月,蘇印條約的簽訂,這被美國視為蘇聯的擴張,一旦印度在印巴戰爭中得手,對美國在南亞的戰略影響是極大的。但是美國深陷越南泥潭,美國國內人民絕不支援美國再發動一場戰爭,所以美國這次是極度希望印巴和平,甚至表示美國可以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來解決巴基斯坦的難民問題。
儘管美國苦口婆心,尼克松甚至對英迪拉·甘地說:
“分裂巴基斯坦沒有任何好處……在南亞美蘇有切身利益,一旦發生戰爭,很難估計其他大國會採取什麼步驟。”
但是印度一個月後還是發動了戰爭。
戰爭爆發一週後,尼克松收到印度準備擴大戰爭,進攻西巴的情報,在會見來訪的蘇聯農業部長時說:“如果印度進軍西巴,美國不會做事不理。”
巴基斯坦是聯結中國的橋樑,被基辛格視為“亞洲唯一的通道”,美國絕對不能坐視不理,否則會讓其他盟友信不過美國。
在紐約的一棟公寓中,基辛格秘密約見了黃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基辛格說:
“如果中國認為印度次大陸的局勢對他的安全是一種威脅,如果要採取行動保衛其安全,美國將反對其他國家干預中國的事。”
這是什麼?這是赤裸裸地暗示。
但是黃華沒有理會只是說,將會報告國內。
滿以為中國會出兵干涉的基辛格失望了,中國不會採取軍事行動。
美國只得加強軍事施壓,派遣了“企業號”航母艦隊前往孟加拉灣,以此作為威懾。
中國的態度,始終如一:
1971年,中國有自己的困難,而且時值冬季,根本無法大規模出兵。但是中國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堅決支援巴基斯坦反抗印度的侵略行為。4月的時候,周總理就致電巴基斯坦表示,東巴問題純屬巴基斯坦內政,堅決反對外國干涉。
黃華告知基辛格,中國不會採取軍事行動,但是支援美國提出的停火撤軍方案。但是中國劃了一條紅線,那就是保住西巴,如果印度想要大舉進攻西巴,滅亡巴基斯坦,中國將會在72小時內向邊境調兵。並向印度照會,譴責印度士兵越境測繪,準備好了出兵的理由。
新德里收到一份來自蘇聯的情報,提醒印度中國有動手的跡象,希望印度見好就收。
12月16日,達卡被攻克,巴軍投降,第二天印度宣佈單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停火建議。戰後為了表示對巴基斯坦的支援,動用否決權否決了孟加拉國加入聯合國,直到巴、孟關係緩和,1974年巴基斯坦承認孟加拉國,中國才贊成孟加拉國加入。
孟加拉國的獨立,並沒有成為印度的盟友,甚至是朋友,1975年親印度的孟加拉總理被刺,新上臺的總理轉而同巴基斯坦和中國改善關係,1975年8月,中孟建立外交關係,而孟加拉國同樣讓印度痛不欲生。
失去了東巴,巴基斯坦不得不更加依賴中國,此戰之後“巴鐵”得以練成,成為世界各國合作的典範。
而第三次印巴戰爭,也讓美國看到了中國跟蘇聯已經不可調和,加快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