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後,國民黨不顧全國人民渴望和平的意願,執意發動內戰。1946年6月,蔣介石指揮國民黨軍隊,對東北、華北、西北等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此時解放區無論是裝備上還是軍隊數量上,都與國民黨軍隊有著巨大的差距。戰爭初期,憑藉這些優勢,國民黨軍隊一路高歌猛進,解放區告急!
就在這一危急時刻,毛主席做出一個雙方都意想不到的決策,這個決策成功扭轉戰局,成為國民黨軍隊敗退的開端。到底是怎樣一個決定,能對戰局有如此大影響?答案是千里挺進大別山。這個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許多人從小學到高中課本上都講述過這件事。那麼毛主席為何能想到這步“妙棋”?劉鄧大軍在挺進大別山過程中為何會損失過半?
“棄”子取勢
內戰初期,解放區共產黨軍隊的處境極為艱難。國民黨軍隊在美國的支援下,擁有先進的武器、充足的補給。反觀解放區這邊,儘管裝備上比抗戰時期好了許多,但大多裝備都是繳獲而來,補給能力非常差。面對國民黨軍隊猛烈攻擊,解放軍只好採用運動戰與國民黨拉鋸,不計較“一地一城”得失,以儲存實力。
長此以往,國民黨不斷侵蝕解放區,解放區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小,這讓解放軍補給越來越艱難。內戰進行一年後,解放區腹地延安已告急。一旦延安失守,國民黨軍隊就能轉而對華北地區進行包夾,共產黨將完全失去迴旋的餘地。此時解放軍幾大野戰軍都面臨巨大壓力,只有劉鄧率領的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優勢。
劉鄧大軍此時還是一支精英部隊,是由晉冀豫魯邊區八路軍和地方武裝聯合成立的,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戰士。經過抗日戰爭,裝備上也有很大提升,在當時劉鄧大軍是解放軍主力之一。國民黨軍隊並沒有像對待其他地區一樣重兵進攻劉鄧大軍,因此劉鄧大軍有更多自由去支援友軍或是進攻敵軍。
毛主席先是讓劉鄧大軍渡過黃河幫助華北野戰軍解決山東問題。有了劉鄧晉冀豫魯野戰軍的加入,解放軍決定在魯西南地區發動反攻。這是內戰爆發以來解放軍第一次發動大規模反攻戰役,其結果非常喜人,國民黨六萬軍隊被擊潰。眼看山東局勢有敗退跡象,蔣介石立刻糾集14萬兵力前去支援。
在魯西南持續對國民黨軍隊造成打擊固然能提升解放軍士氣,也能夠緩解其他地區壓力,但對整個戰局來說沒有太大影響。這樣打下去只是消耗戰,解放軍完全耗不起。就在這個時候,毛主席想到一步“妙棋”:魯西南地區局面緩和,正好為劉鄧大軍創造了一個挺進大別山的好時機,如果劉鄧大軍趁此機會一舉挺進大別山,國民黨一定會調兵回防,解放區壓力自然會有所緩解。
大別山地處魯豫皖三省交界,是淮河與長江分水嶺。到了這裡,幾乎就已經深入國民黨統治區腹地,西可攻打武漢,東南可直逼南京。居高臨下的地形讓大別山易守難攻,而武漢合肥等民國重鎮直接暴露在劉鄧大軍的面前。即便劉鄧大軍經過長途跋涉已無多少戰力,蔣介石也不敢拿首都南京和這些重鎮去賭。
蔣介石當時就慌了神,他完全沒有想到毛主席會這樣調兵,甚至以為挺進大別山只是共軍潰逃時慌不擇路。可如此關鍵之地,他完全不敢掉以輕心,不得不將前線作戰的軍隊抽調一部分回防後方,國民黨中原兩淮地區的主力軍隊幾乎都聚集於此。
毛主席的戰略意圖已經達到,國民黨軍隊被迫回防,西北地區壓力大幅緩解。在國民黨兵力減少後,解放區立刻展開反撲。千里挺進大別山,是解放戰爭中一個重要轉折點,解放軍由固守轉為反攻,遏制國民黨蠶食、消耗解放區的計劃。為此劉鄧大軍也付出巨大代價,部隊傷亡過半,戰力大幅下降。解放戰爭三年解放軍總陣亡人數26萬人,而一次挺進大別山就損失6萬之多。
挺進大別山
1947年7月23日,毛主席正式發報命令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儘管這一戰略意義重大,但在實施上也有很大難度。孤軍深入敵人腹地,在任何時候都是非常大膽的舉動。蔣介石指揮大量國民黨軍隊對劉鄧兩人進行圍剿。除了敵人的圍剿,前往大別山的道路也不是很順暢。
正值夏季,降雨量大增,這一年黃河再次決堤。洪水在中原地區肆虐,劉鄧大軍行進至此處,洪水消退不少,可仍有大量淤泥、積水,車輛及重型武器完全無法透過。無奈之下,劉伯承只好下令將部隊中的卡車、大炮等全部炸燬,部隊輕裝上陣快速透過黃泛區。
筆者讀小學時候就學過劉鄧大軍在挺進大別山過程中,“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故事。事實確實如此,劉鄧大軍即將行至汝河時,提前得知此事的國民黨軍隊已將所有渡河船隻全部破壞。前有重兵堵截,後面追兵距劉鄧大軍僅三十里,如果不能迅速渡河,必然會被包夾起來。劉伯承面對這一局面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殺開一條血路!”
第六縱隊負責前方探路以及掩護後方部隊過河,他們將手榴彈蓋子全部掀開,步槍全部裝上刺刀,硬生生在河對岸敵人陣地上撕開一道口子。先頭部隊過後,沿途沒有留下一個敵人、一個據點。這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過程中最兇險的一戰,經此一役,劉鄧大軍順利進入大別山地區。
為何損失巨大?
跋涉千里挺進大別山,無異於十年前紅軍長征,其難度可想而知。劉鄧大軍大部分減員都是行進途中造成的。
對於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國民黨早有預料,在劉鄧大軍前進途中增派無數兵力。劉鄧大軍每到一個地方都要進行一場戰鬥,其中在定陶之戰中,劉鄧大軍展現出其精銳部隊的實力,將國民黨整個師全殲。戰果雖大,損失同樣大,定陶之戰劉鄧大軍就傷亡上萬人,第六縱隊損失達80%。
一路上千裡,劉鄧大軍完全沒有補給。面對國民黨的堵截,每一場戰鬥中都會有人員受傷,本就短缺的藥物只有消耗沒有補充。到了後期,一旦有人受傷,就意味著減員。且劉鄧大軍大多都是北方漢子,很難適應南方潮溼多雨的天氣。隊伍裡不少傷員都因潮溼天氣造成的傷口感染而死亡。同時部隊中食物非常短缺,國民黨統治區很難買到食物,因食物短缺損失的戰士也有不少。
大別山是革命老區,在第五次反圍剿之前,大別山地區的人民與共產黨相處一直融洽。原本以為到了大別山後,情況會好一些,可情況並非如此。
1933年,隨著第五次反圍剿到來,紅軍開始轉移。大別山地區僅剩高敬亭領導的紅28軍,高敬亭帶領紅軍在大別山地區與國民黨軍隊周旋,殲敵五千餘人,保護了大別山地區的群眾。因此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之後在大別山地區的群眾關係實際上都是由高敬亭維持,可惜後來抗戰中高敬亭被錯殺,革命隊伍散去,群眾的革命熱情也隨之熄滅。
除了紅軍影響力消失,國民黨也在此處實行高壓政策許久。解放戰爭開始後,桂系軍閥白崇禧一直駐紮在大別山地區,白崇禧知道大別山區是革命老區,下令對這一地區群眾全部進行篩查。支援紅軍的群眾,全部被抓起來殺死。其他群眾即便還想支援紅軍,也不敢付諸行動。白崇禧實行民團制度,在群眾中宣傳反共思想,以至於有人看到解放軍後會給國民黨報信。
自共產黨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建立後,共產黨以及紅軍都是依靠著群眾基礎,一旦沒了群眾,就像是無根之萍,只能隨波逐流。劉鄧大軍目前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在解放區時,經常會有群眾來幫忙,群眾看到傷員甚至會主動幫忙抬。如今在沒有群眾基礎的大別山,面對桂軍圍剿,劉鄧大軍毫無還手之力。
1948年2月,解放區形勢大有好轉,劉鄧大軍開始撤出大別山區。歸來之後的劉鄧大軍重組為中原野戰軍,跟隨大部隊加入反攻行列。
損失六萬多人得到了什麼
戰術上的失敗換取戰略上的勝利。從結果上看,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損失6萬餘人,傷亡過半,無疑是軍事上的一次大失敗。但這次行動的意義在於戰爭全域性,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之前,解放戰爭一直都在解放區進行,不僅軍事上遭到壓制,解放區的經濟、農業等到受到巨大破壞。
國民黨軍隊所到之處,群眾家裡的雞鴨牛羊等都會被國民黨軍隊搶走或者殺光,壯丁也會被國民黨軍隊拉走參軍,甚至連群眾家裡的門板都不放過,全部燒光。國民黨這是在破壞解放區的根基,與日本侵略者當年的“三光”政策無異。
挺進大別山之前,鄧小平就已經考慮好,那一時期我國北部還發生嚴重旱災,本就收成少的土地還要遭受戰爭侵襲。他給將士們說:“經過一年的內線作戰,農民的雞、豬、牲口看見的不多了,村裡的樹也少了,試問,扭在解放區打,我們受得了嗎?如果我們只想在內線作戰要舒服一些,就中了敵人的毒計。”
出發挺進大別山後,劉鄧大軍的晉冀豫魯根據地也沒有被國民黨軍隊佔領。毛主席本意是可以先放棄根據地,下決心放棄後方。不過劉鄧大軍離開後,為了保證根據地不被佔領,陳毅粟裕領導的華東野戰軍直接越過隴海線,向晉冀豫魯根據地靠攏,同時陳賡的部隊也向豫西陝南一帶靠攏。晉冀豫魯根據地完全被其他部隊保護起來,保證了後方安穩。
劉鄧大軍像一把尖刀一樣插入國民黨統治區,這是國民黨最不想看到的局面。蔣介石為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在這一地區附近集結了大量軍隊。蔣介石沒想到的是,劉鄧大軍撤走沒過多久,解放軍就展開大反攻。他此前集結於此的軍隊,在淮海戰役中被解放軍打垮。而這些軍隊,正是國民黨中原兩淮地區的全部主力。至此,國民黨統治正式進入末期。
在挺進大別山之前毛主席就已經思考過這件事的後果,一支軍隊頂著國民黨重重壓力向國民黨統治區出發,行進千里。除了方向不同,簡直和長征一模一樣。毛主席當時分析了三種結果:一個是劉鄧大軍在路上被國民黨擊潰,未能到達大別山地區;第二是劉鄧大軍到達大別山,但在國民黨軍隊進攻下站不住腳;最後則是付出巨大代價在大別山地區站穩跟腳。無論哪個結果,劉鄧大軍都會遭受巨大損失。
三種結果只有一種是對解放軍有利的,如果是第一第二種結果,那麼解放區壓力不僅沒有緩解,共產黨還損失一支主力部隊。劉伯承、鄧小平肯定也明白這些,他們也知道這件事的戰略意義,所以劉鄧大軍選擇相信中央指揮,不惜一切代價挺進大別山。毛主席後來說道:“沒有劉鄧的千里躍進,我軍在東北、華北、山東的勝利是不可想象的。”
這不僅是共產黨戰略上的一次勝利,更是毛主席雄才大略的體現。在黨的生死存亡時刻,毛主席縱觀全域性、運籌帷幄,以極小代價緩解了解放區壓力,為解放戰爭勝利奠定重要基礎。毛主席曾說,戰爭的過程就是不斷爭取主動的過程,千里挺進大別山就是對這一思想最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