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件乾隆御製款銅香爐參加央視(尋寶)節目,持寶人稱來自曾國藩家傳,專家以“款模糊”和“大漆在清末民國時期使用比較多”為由定為“清末仿乾隆”,疑似遭專家故意打壓……
前段時間,在某影片網站上看到一段被掐頭去尾的央視《尋寶》節目影片,持寶人的一件乾隆御製款銅香爐,被專家以“款模糊”和“大漆在清末時候使用得比較多”為由鑑定為“清末仿乾隆”。節目裡這位王姓專家的一些說法讓我覺得很是牽強,後經查詢,原來該期節目是中央電視臺尋寶走進武漢東西湖,於是在CCTV官網上從頭至尾看完了這期節目的上下兩集,仔細看了這件藏品的鑑定過程,從這件銅爐本身大開門的特徵以及專家牽強附會漏洞百出的鑑定評論中,明顯感覺這位王姓專家有意在使壞,有故意打壓此藏品的味道!
節目裡持寶人稱該乾隆御製款香爐出自曾國藩家傳;至於是不是曾國藩家傳,這不好確定,任何一件傳世文物的溯源如果沒有輔助證據來證實,本身是無法考證的,是或不是都有可能,無法考證的問題這裡不去探究,
這裡僅從文物鑑定專業角度出發,說一說專家在鑑定這件銅爐時暴露出來的一些知識短缺和明顯的一些邏輯不通的問題,專家是不是有故意打壓,有沒有生拉硬拽的意思來展開分析
其實,這種原生皮殼的銅爐鑑定起來並不困難,玩過幾年銅器的藏家一看就能明白,從節目高畫質影片裡就能清楚地看出來,那種厚重充滿滄桑感的斑駁狀包漿沒有兩三百年是不可能形成的,更何況明確的《乾隆御製》四字篆書款擺在那裡,專家用“款模模糊糊”和“大漆在清末使用比較多”這兩種根本站不住腳的說法,硬是往清末來壓,理由顯得很牽強!
這裡先拿這位專家所說的“大漆在清末使用得比較多”的說法,咱們論證一下,看看這位專家所說的“這種大漆只有在清末民初時期使用比較多”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腳?
我們先了解一下中國使用大漆的歷史:
大漆:俗稱“土漆”,又稱“生漆“或“國漆”,在我國使用的歷史非常悠久,據已有的考古證據表明,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跨湖橋的先民已經對漆的效能有所瞭解並開始使用,該遺址出土的“漆弓”被專家稱之為中國的“漆之源”。
春秋戰國時期,漆藝發展已有飛躍的進步,此時就已廣植漆樹,朝廷並設立管理漆園的官吏。《明史髹飾錄》載:漆始用於書策寫竹簡,隨即用於黑漆食器,其後則是黑漆其外朱漆其內的祭器。
漢代是大漆文化的高峰,漆工藝迎來了空前的發展,使之成為了我國漆工藝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從出土的漢代漆器數量就可以窺視它曾經的輝煌。漢朝的史料中,時常有提起少府監所屬的工匠們製作"東園秘器"。其實就是專門製作為王公大臣們製作死後的殉葬品。其中"東園朱壽之器"就是指彩繪花紋的漆棺。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漆藝開始步入衰弱期,漆藝的衰弱,主要是因為封建政治迎來解體,群雄競爭天下戰亂紛飛,社會的動盪經濟的衰敗,除了漆器之外,各種工藝也都迎來了停滯現象。在漢代時,漆器曾是厚葬的主要用品,但從三國開始,這種風氣被減弱。雖然西晉迎來了短暫的大統一,漆器更是成為了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因此,晉朝還專門頒佈了一條禁令:"欲作漆器賣者,各先移主吏者名,乃得作。"晉代規定普通人不能隨便製作的漆器,從而也抑制了漆器的發展。
唐宋元時期漆藝開始登上歷史的高峰,此時除了髹飾品種已齊備,這一時期的文明高躋當時世界高峰,各工藝達到空前水平,漆器自然也不例外,如唐代的金銀平脫、宋時的素色漆器以及元的雕漆等各具特色,富麗豪華,這也與這一時期的盛世氣象是相符的。
明清兩朝的漆藝跨入新的階段;兩朝分別設以“果園廠”、“造辦處”為主的宮廷漆器製作中心,兩朝的漆器製品除了皇家宮廷自用外,還作為貴重禮品饋贈海外諸國。這一時期因為兩朝皇室對漆器的青睞和需求,也促成了漆器製造業的繁榮。明代宮廷作坊“果園廠”對漆器的製造採取集中的方式由國家監管,匯聚全國的精工巧匠,製作的漆器,樣式繁多,備極精緻。漆工藝也有進一步發展,除了官設的漆藝廠外,民間漆器生產也遍及大江南北。明代江南漆器名家輩出,並出現集漆器工藝之大成的著作:黃成著,楊明注《髹飾錄》
漆藝專家王世襄先生曾用一句話概括了明清兩朝的漆藝發展,“不同髹飾變化結合,迎來了漆藝的千文萬華”。
清朝康熙年間,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下設42作,其中設有“漆作”。專門製作皇室貴族所用的漆藝製品,乾隆年間頒佈的《工部則例》中有《漆作用料則例》、《漆作用工則例》、《泥金作用料則例》、《泥金作用工則例》。此外還有《圓明園漆作價值則例》、《圓明園漆活彩漆揚金則例》、《圓明園內工佛作則例》等,分別講述了製作灰胎、漆胎、描漆、描金等工藝的配料、操作。此時除了北京造辦處以漆藝生產中心以外,全國還有許多漆藝作坊,如揚州、蘇州、杭州、廣東,福建,山西、貴州…蘇州和揚州亦為宮廷造辦處設立的官辦漆藝作坊,宮廷用雕漆亦大多由蘇州製做。揚州雕漆則生產螺鈿、百寶嵌等品種,其它各地漆作坊則生產各具地方特色的漆藝製品。清宮檔案中有明確的記載。蘇州漆作坊製作的雕漆,從器形、花紋、落款方式等都聽從造辦處的指揮,大多數情況下乾隆皇帝都會親自提出設計要求、尺寸大小。若不合格,還需要重新修改;若製作得精美,就受到皇帝的嘉獎。
乾隆皇帝很喜歡漆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乾隆時期的漆藝文化達到了清代最高峰,此時,大漆的應用非常廣泛。從傢俱,几案、屏風、棺槨,宮殿房間、宗教法器、寺廟宮觀、楹聯、抱柱、花隔、板壁、樂器、官帽架、從徑不及寸的香盒到象徵帝王權利的大型龍椅寶座,品類幾乎遍及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時,大漆已經滲透到清朝宮廷生活的每一個領域,各地官員也將漆器作為重要貢品進貢朝廷。
清朝嘉道時期,漆器工藝逐漸走向衰落,漆藝製品的風格也從乾隆時期的華麗精緻轉變為纖巧柔弱,漆藝匠人的創作精神也逐漸喪失。到了同治光緒以後,隨著外敵入侵,社會動盪以及經濟衰落,漆工藝一蹶不振,漆藝發展近乎處於停滯狀態。漆園也隨之減少,漆工大量流失,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令蘇州承辦漆器傢俱,唯漆雕一項無人制作,只得作罷。跨越了幾千年的古老大漆工藝,此時隨著清王朝的衰敗也徹底走到衰落,乃至到了民國時幾近滅絕!
由此可見,根據大漆在清代由康乾時期的鼎盛到清末徹底衰落的發展歷史來看,並非是這位專家所說的“大漆是在清末民國使用比較多”的結論,這裡也明顯暴露出這位專家在這方面的知識硬傷,用所謂“大漆在清末使用比較多”這條理由來把這件銅爐往清末來壓,理由顯然站不住腳!
文物鑑定本身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的學科眾多,有歷史學、考古學、美學、邏輯學、社會學、材料學…等等,淵博的知識深厚的理論是文物鑑定重要的基礎。
下面再來分析一下關於這位專家所說的“款識模模糊糊,皇帝看了會龍顏大怒”的問題
我們從節目影片裡能看得出來,這件銅爐底款並非刻款,而是鑄款或熱沖印款兩種其中的一種,鑄款內堂無衝痕而熱沖印款內堂則有衝痕,節目中看不到銅爐內堂所以不好區分,但不管是哪一種,這兩種款識的款痕深度本身都略淺於刻款。
文章前面曾說到過這厚重的包漿,原生皮殼特徵,青銅器藏家都知道,生皮跟熟皮在包漿上完全是兩種概念,這件本來就是原生皮殼的銅爐,款識在這麼厚厚的包漿掩蓋之下,再加上此爐在歷史上可能還不止一次上過大漆做保護,在多層大漆和厚厚的包漿掩蓋下,款識略顯模糊屬正常,如果還清晰如新的話反倒不正常了。
鑄款和熱沖印款的款痕本身就略淺於刻款,作為一個青銅雜項專家這是應該懂的知識,銅爐在最初剛鑄造出來時,款識自然是清晰凌厲的,您老怎麼就能如此主觀臆斷、誇大其詞地認為“皇帝看了會龍顏大怒”呢?
我認為,作為一個專家在媒體上公開鑑定,措辭嚴謹非常重要,這是一個文物鑑定專家應該具備的專業素養,像這麼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對於資深收藏家來說也許不會被你誤導,但對於新入行的藏友來說可能會被你嚴重帶了節奏!
道德也是口德,口德也是道德,做為專家,這可不能缺啊!
其實,我們能夠根據這件銅爐的與眾不同造型,以及極為傳神的象頭三足,線條比例的準確把握,能夠看出這件銅爐的鑄造水平非常精湛,應該只有造辦處才能達到這樣的鑄造工藝,同時,使用大漆來給一件銅爐做保護,這也與清中期對大漆的廣泛使用情況也是相符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傳世下來的明清銅香爐外表塗上大漆作保護的極少,民間普通的實用性焚香銅爐一般不會去這麼去做特殊保護。這一特徵也在說明它曾經的出身世與出處,並非普通百姓家焚香之用,我的推測可能為某些皇家廟宇或祭祀禮佛宮殿場所用爐,而且此類宗教供奉用器當時鑄造時應該不止一件,而是一批,造辦處應該是奉命根據宮觀寺廟殿宇數量需求鑄造。同時,名稱、寓意也都須依旨明確!
接下來再來分析一下,根據這位王姓專家他的 “個人認為” 是一件“清末仿乾隆”的這一結論是不是成立?
既然是清末“仿乾隆”的,那麼問題又出來了,那原版的乾隆御製(太平有象)銅爐在哪呢?清末時候去仿它的人應該是看到原件才去仿它的是吧?那原件在哪?在故宮嗎?在國博?在首博?還是哪個博物館?還是在專家您手裡?還是在哪兒跟哪兒?
在清末那種國力衰敗、風雨飄搖的社會環境下,竟會有這麼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竟然去仿這麼一件“非常少見的”、造型還這麼“獨特的”、還叫作“太平有象”的銅香爐?用的還是這種精煉銅去仿!仿它個乾隆年號款也就罷了,還仿他乾隆老爺子的“御製款”!還仿得這麼優秀!
臥槽!這可真的是“龍顏會大怒”了,大清律法,估計滿門得咔嚓!
銅器藏家都知道,宣德爐為爐中名品,爐中極品,後世藏家尤為推崇,民間一直有仿,《宣德鼎彝譜》中117種爐型主要都為文房小型爐,後世仿也都按照宣德爐譜標準器型仿,除了宣德官款之外,私款也多達上百種。清代仿宣德爐一直較多,但清仿清本朝的非宣德爐標準款式的銅爐極少,尤其是仿本朝御製款的,似乎從未出現過,也從未見什麼資料有過記載,不知道這位王姓專家所謂的“清末仿乾隆”的“御製款銅爐”的結論依據出自哪裡?
道德和口德是一回事;人品和水平又是一回事,在一件文物上,一下子“稀奇古怪”來形容,一下子“造型別致”來描述,用詞毫無章法,邏輯如此混亂,到底是“古怪”還是“別緻”啊?您老給個準信好不?這東邊一榔頭西邊一棒槌的,您老別誤導電視機前的廣大藏友好不好?做為一位知名專家,在央視這樣的媒體上公開鑑定,說話豈能如此不著邊際信口開河!
記得這位王姓專家曾經公開說到:“我不是什麼文博科班出身的專家,我只是個半路出家的專家”,的確,從他江湖味味十足語言表達以及知識面的短缺來看,感覺他說這話還真不是什麼謙虛…
值得慶幸的是;這件藏品儘管被專家陰一句陽一句的一番打壓之後,但在節目最後依然還是過關斬將擊敗眾多優秀藏品成功晉級登上珍寶臺獲獎,我想,這畢竟是在公開的媒體平臺上鑑定、評比、競爭、只要是優秀的藝術精品,其本身的優勢不管怎麼樣還是都能凸顯出來,怎麼壓是壓不住的!
說實在話,儘管替它慶幸的同時,心裡又充滿一種憂慮,憂慮的是當前國內文物鑑定領域,這些專家的水平和道德誰來把關?如果這件藏品不是這種大開門的原生皮殼爐子,換成是鑑定難度較大一點的熟皮爐子,會不會就直接被這這樣的專家直接給斃了?
這件藏品最終能夠抵擋住冷槍暗箭成功晉級並登上珍寶臺獲獎,這也應該是專家團集體投票推選的結果,現場觀眾的投票分數其實只佔決定分數的極少部分,記得當時尋寶欄目在央視一套播出時,每期節目最後都會有專家團開會投票選舉獲獎藏品的花絮片段,只不過現在在央視官網上看重播已經看不到了,可能是被官網壓縮了吧!
央視【尋寶】節目的程式就是這樣設計的,最後晉級的四件真品都是由專家團集體投票選舉產生出來,而不是由某一個專家來決定,這種程式設計,也是最大限度避免某一個專家因為個人主觀因素造成失誤,同時也對專家的人品和道德或多或少起到一點制約……
文物鑑定本身情況非常複雜,專家誤鑑、錯鑑也是常事,有些是因專家本身知識不足的無意鑑錯,有些是專家心懷不軌的故意錯鑑,就比如著名的“24億金縷玉衣”鑑定事件,又比如下圖這位“8700萬乾隆古畫”的劉巖…
文物鑑定領域,專家使壞非常普遍,如果是在媒體上公開鑑定,這種開門見山的藏品,無良專家一般也不敢太明目壯膽黑白顛倒打壓太過離譜,最多就是在斷代上黑你一把、陰你一把,讓你啞巴吃黃連!如果是私下鑑定,遇到道德惡劣的專家,給你吃的可能就不是黃連,而是致命毒藥!
收藏圈就是江湖;江湖就是收藏圈。其水深深不見底;其水渾渾不見天;是是非非,紛紛擾擾,各位藏家自珍重,且藏且玩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