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降雨比較多,士壤含水量高,甘薯已經推遲了收穫。據氣象部門預報,10月中下旬有寒潮,最低溫降至1~2℃;若寒潮霜凍後再收穫薯塊將受凍,耐貯性變差,容易出現腐爛。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獲悉,當前,本市要把好“三關”,抓緊搶收甘薯、確保安全貯藏。
一是把好搶收關。在寒潮霜降前搶時收穫入貯,尤其是規模種植合作社(大戶)。做好農機具檢修、保養,調配好收穫機具、貯運筐箱、運輸車輛、增加人力搶收,做到人歇機不歇,連續作業,提高農機利用率。
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建議,沙壤地採用殺秧機殺秧後機械化收穫,作業效率高。黏性較強地塊,可先用殺秧機殺秧,後用劃犁將薯塊翻出,再結合人工刨挖和撿拾搶收。
收穫的甘薯,田間地頭適當晾曬後,抓緊裝筐裝箱運走,搬運薯塊應輕拿、輕放;當天收穫的要當天拉走,不可田間過夜,避免冷害。
二是把好預貯關。據瞭解,入庫甘薯,宜在溫度15℃~18℃、相對溼度85%~90%的陰涼環境下放置1周,或溫度35℃~38℃、相對溼度85%~90%保持2~3天,促進甘薯機械創傷的癒合,避免因薯塊創傷導致病菌侵入造成的薯塊腐爛。愈傷處理期間,保持通風,適當加大通風量,確保甘薯表皮乾燥和去除呼吸熱。
三是把好貯藏關。做好人工挑選,選擇合格產品入庫,入庫甘薯質量要求“四無”,即無病害、無蟲害、無凍傷、無發芽。
同時,分等級、分品種存放,以及按出庫時間、順序要求分類存放。貯藏總容量不超過貯藏庫容量的65%。
貯藏溫度控制在10℃~13℃,薯筐垛內外溫差不超過2℃。相對溼度控制在80%~90%,避免庫內結露,否則露水易造成爛薯。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5%以內,可採取通風換氣方式調節氣體成分。
雨後或者遇低溫搶救性收穫的甘薯,不易長期貯藏。蒸煮、烘烤食用型甘薯應適時銷售或及時加工成薯幹、冰烤薯,澱粉加工型品種,可打粉後出貨。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編輯/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