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海軍“下餃子”是二十一世紀我們國家的一件大事,最近十年則是“下餃子”的大爆發時期。
如今的中國發展日新月異,正在為成為一個海洋強國而奮勇直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退役軍官詹姆斯·範尼爾上校,曾公開讚歎:“中國在造船業上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還擁有先進的技術實力,中國海軍在可預測的未來中將超越美國海軍。”
不過,中國海軍的發展是為了保衛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保衛十四億中國人民。
然而在上個世紀的1994年,情況與現在可以說是完全不同。
一、誓死保家衛國!
1994年,美國再一次不信守承諾,取消了承諾每年向朝鮮提供50萬噸重油發電的協議,以換取朝鮮關閉寧邊重水反應堆。
朝鮮的這一反應堆是可以生產核武器的,未能得到美國承諾的朝鮮,重啟了寧邊重水反應堆。
朝鮮的核計劃到了十月份的時候,已經處於進入實戰部署的階段。
美國和日本提議對此進行核實,並建議朝鮮更換輕水反應堆,但遭到朝鮮拒絕。
這一事件發生後,朝美關係十分緊張。
十月下旬,美國派出“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進入黃海封鎖朝鮮西海岸,意圖以武力威脅朝鮮。
黃海的一部分屬於國際公海。
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當一國要在國際公海對他國實施封鎖行動時,應事先通知鄰國,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
但是美國沒有。
在沒有事先通知中國的情況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被派往黃海封鎖朝鮮西海岸。
而當時的情況是,由於美國出售臺灣F16戰機並隨後搜尋銀河,中美關係陷入低谷。雙方停止了一切軍事交流。
不遵守公約很快導致了應有的後果:當“小鷹”號航母戰鬥群,在中國領海邊界巡航時,中國海軍一艘“漢”級核潛艇正在訓練後返航。
在沒有得到通知的情況下,中國的核潛艇撞上了美國艦隊。
接下來,美軍卻沒有讓步,而是派出了一架以航空母艦為基地的反潛飛機,在中國潛艇上發射反潛聲納浮標進行三角計算,這對潛艇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意味著下一步是反潛攻擊。
中國潛艇保持克制,在潛水躲避時向基地尋求幫助。
但是美國航空母艦卻緊緊抓住中國潛艇進行模擬攻擊,全隊緊隨其後,駛入中國領海——這可以說是典型的非但不敲門反而破門而入的“美國行為”。
美國的行動極其傲慢,發現目標後,立即派出驅逐艦和反潛機在空中盤旋。
三艘驅逐艦和反潛機從上、左、右追擊我方403核潛艇,不斷髮動攻擊。
一般情況下,航母戰鬥群包括一艘航母、兩艘巡洋艦、兩至三艘驅逐艦、一艘護衛艦、一至兩艘攻擊核潛艇和一艘補給艦。
當時,美國的“小鷹”號航空母艦是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的作業高峰期,排水量超過8萬噸。同時,“小鷹”號航空母艦還裝備了艦載機聯隊,聯隊共裝備各類戰鬥機82架,其中F-14A“山貓”戰鬥機20架,F/a-18C“大黃蜂”戰鬥機24架,a-6e“入侵者”攻擊機(或ka-6d加油機)16架,效能優異。
除艦載機外,它還裝備了4架E-2C“鷹眼”預警機、4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機、6架s-3b“維京”反潛機、6架sh-60f“海鷹”反潛直升機和2架hh-60h“黑鷹”救援直升機。
接到資訊後,北海艦隊青島基地首先派出了殲-7戰機,以10幾分鐘的航程趕到事發海域,他們是帶著如有不測,以“往死裡打”的命令呼嘯而至的。
此時,六十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美國甚至開始囂張地進入中國領海。追擊事件性質已發生嚴重變化,美國航母戰鬥群已嚴重威脅到中國安全,我們必須立即進攻!
隨後,兩架蘇-27被派遣,這是1992年剛從蘇聯購買的。
美國不遵守規則,而我們必須堅守正義,在黃海上空,中國飛行員首先用英語警告美方:“你已進入中國領海,請立即離開!”
然而,“小鷹”號不僅裝聾作啞,還起飛了兩隻F14雄貓進行警戒飛行,這是赤裸裸的挑釁。
此時,局勢陷入僵局,中國兩架殲-82留在內圈,而另外兩架蘇-27則在外圈與F14平行飛行,監視對方。
如何應對此種情況,對於中國飛行員的是一種嚴峻的考驗。
兩架F14形成一個警戒圈,將圈內外的兩架中國殲-82和蘇-27隔離開來。這種霸道行為激怒了中國飛行員,只見一架蘇-27突然拉起,然後突然切向右翼F14。
如果F14不讓路,兩架飛機很可能在空中直接相撞。
美國飛機沒想到中國飛行員會這樣做,震驚之餘非常害怕,迅速向右猛衝,從接觸空域飛快逃走了。
看到蘇-27的動作,殲-8戰機同時開啟火控雷達鎖定美國航空母艦編隊。
雙方處於戰爭狀態,海上衝突迫在眉睫。
危急時刻,美軍最終敗下陣來:F14飛機降落後,“小鷹號”一行全部駛出中國領海。這場對峙總共耗時72個小時。
二、警鐘長鳴,威脅無時不有!
後來,美國海軍形容這次事件是“二戰後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最具爆炸性的接觸”。
1994年11月,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切尼訪問北京,與中方討論建立“中美海軍航行雙邊通報制度”,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有美國媒體當時描述:事件發生後,美方對中方如此強烈的反應感到非常驚訝,甚至有點措手不及。
其實,美國不會不明白,黃海是中國最不可觸碰的地方。
作為中國首都的門戶,黃海可以說是京津心臟的咽喉。
回顧歷史,幾次外敵入侵以黃海為門戶,隨後進入京津腹地,美國也參與了最初的八國聯盟。
黃海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區,這不僅關係到中國海洋利益的擴大,也關係到中國的海洋安全。
中國軍事專家說:黃海沿岸有空軍基地、海軍基地和空軍基地,我們在沿海的一些前線軍事部署就在那個地區。
由於美國大多數航母的作戰半徑都在600公里以上,如果艦載功能在1000公里以上,美國航母一旦抵達黃海,觀察中國的主要海軍基地和戰鬥力可以說易如反掌,這將直接威脅到中國心臟和環渤海經濟帶的安全。
正因為如此,中國一直公開表示反對外國軍艦和軍機前往黃海等中國沿海地區,從事影響中國安全利益的活動。
黃海危機以美國主動撤軍而告終。然而,這場危機的影響仍然深遠。
事發後,中國開始加緊潛艇的改進和航母攻擊殲滅戰術的研究,進一步提升了海航的重要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們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伴隨的問題是走向海洋。
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每個有陸地和海洋的大國都必須有安全的出海通道。儘管中國在東海、黃海、南海等海域擁有數百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領土,但一系列大小島鏈嚴重阻礙了中國的出海通道,美國駐紮在島鏈上。
在和平時期,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但是在危機時期,島鏈將成為枷鎖。如果敵人封鎖島鏈,中國將失去出海通道,無法透過海洋與外界溝通。
“非接觸、不對稱”是現代高技術戰爭的特徵。精確打擊距離越來越遠,從1000公里到2000公里。戰場的深度和過去不一樣了。對於現代國防來說,“抵抗敵人進入某一海域”、“擴大海上防禦深度”、“保護國家在海外的廣泛利益”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有鑑於此,中國必須突破島鏈封鎖,大力發展海上強國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
黃海和南海都是中國崛起的必然門檻。事實也表明,“中美黃海對峙”的背後,是整個西太平洋戰略形勢深刻變化的大格局。
透過這次大膽挑釁,美軍收集了我國軍艦和戰鬥機,特別是主力核潛艇的大量資料。
1994年的那一天,中國飛行員憑著無畏的勇氣,趕走了美國航空母艦,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航母有兩個作用:
1、在和平時期它作為一個威懾力量,一種外交工具,當危機出現、外交斡旋失效的情況下,航空母艦代表國家透過軍事演習進行軍事威懾,給當事國傳遞一個強烈的訊號,使之意識到危險的降臨,從而遏制危機發展,進而消除危機;
2、打起仗來以後,它作為海上的飛機起降平臺,用艦載飛機進行海空作戰。一般單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只能起到一個傳遞訊號的作用。
只有軍事實力大大增強,中國的主權才能得到很好的維護!
三、時刻亮劍準備,從啟示到進步
在這次危機中主要面對的是朝鮮,美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打著演習的名義進入到了黃海,很難說不是對朝鮮軍事力量的蔑視。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特意選擇了黃海,演習區域距離朝鮮太遠是無效的,比如把航母擺在東海、南海,朝鮮感受不到真真切切的威脅。
而在這次危機中另一個面對的顯然是中國。威脅不會有,但卻是美國心情複雜的一次“示威”行動。
對於中國的崛起,一直想成為世界霸主的美國不可能漠不關心,故而始終全面加強對中國的各種情報偵察,當然這只是美國應對這一局面的措施之一。
同時,美國將向西太平洋地區部署更多的海軍和空軍,以維持其在西太平洋的傳統霸權。
美方在明處是對朝鮮施加壓力,而暗處實則針對中國,宣洩對中國的不滿。
他們的主要目標便是以武力威懾朝鮮,同時震懾中國,以韓美軍演的方式來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如此一舉雙得的事,必須使用最好的裝備,這樣才會凸現出美軍的強大。
再者,美國海軍對我核潛艇的挑釁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赤裸裸的戰爭挑釁;而美國軍艦闖入中國領海、美國戰機在黃海上空與中國戰機的激烈“對峙”,本身就是一種明目張膽的入侵或對中國的侵略。
該事件對中國海軍的影響是巨大的,此後中國核潛艇部隊都返回船廠,進行了漫長的大修及升級改造,一時間中國核潛艇在公海大洋上消失了……
之所以說是災難性的,是因為中國沿海幾乎所有核潛艇必經的航道和海底,遍佈美國的偵聽設施和感測器,中國核潛艇的一舉一動皆在美軍的掌握之中。
此次黃海事件將中國海軍主力部隊核潛艇暴露在美軍的面前,這對於中國海軍來說真是一種難言之隱。
而在這十幾年中,中國埋頭髮展,國防建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殲10、殲20,,052D驅逐艦,利劍無人機、防空系統、運20、電子戰機、反潛機、遼寧號航母、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等一系列先進裝備的研發,讓中國國防實力有了底氣。
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最近設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
結語
如今,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這是靠實力逐步實現的。我們已經有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信心和能力,任何國家或大國如果企圖侵犯中國的核心利益,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如今,我們憑藉已經躋身世界前三的海軍實力,而黃海對峙事件也絕不可能再發生了!
所謂滔滔江河水,淹不盡浩浩中華魂;巍巍崑崙山,鎖不住陣陣中華風。
參考文獻:
[1].陳永.海軍職能與中美南海“灰色地帶”競爭[Q].國際關係研究 20191028
[2].祁懷高.中美在西太平洋的海權博弈及影響[Q].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505
[3].余文全.中美海空事件原因分析與危機管控[Q].國際論壇,20170910
[4].王曉夏;謝立.中美海上衝突:該如何避免[Q].經濟觀察報,20120130
[5].劉斌;劉長欣.“爆炸性”接觸:中美海軍對峙黃海[Q].南方週末,201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