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林業系統技術人員正在開展一項重點工作,那就是將國土“三調”一張圖與森林資源一張圖相融合,使國土資源調查成果與森林資源調查成果之間無縫對接,從而更好的保護、管理、發展、利用國土資源。那麼,這項工作實施以後,會給森林資源帶來哪些方面的影響呢?
結合基層林業在開展此項工作中初步做出研判,國土“三調”與森林資源一張圖的融合,將會給森林資源帶來三個方面的影響,即林地面積將會一定幅度的減少、部分退耕還林工程將會“退林還耕”、草地區劃有待商榷,宜林地會增加。
林地面積會一定幅度減少
本次國土“三調”與林業一張圖的融合有一個硬性規定,即以國土“三調”成果為準,這樣,國土“三調”區劃的地類基本會保持不變,這樣,林業一張圖區劃界定的經濟林茶園和果園將會調出林地一張圖,納入國土部門管理範疇,畢竟一直以來,茶園與果園在國土資源調查中稱園地,一直由國土部門管理,即便建設佔用,也無需林業部門審批。
茶園與果園(即園地)在各地森林資源中佔有一定的比例,特別是一些丘陵地區和深山區,大約會佔到林地總面積的5%左右,一旦這類林地被調出,各地的林地面積會出現一定幅度的減少,森林資源“雙增”目標的實現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部分退耕還林將“退林還耕”
眾所周知,退耕還林是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將生態區位重要、坡度較大、荒漠化石化的坡耕地植樹種草,由耕地綠化後轉變為林地的。但是,很多地方的國土與林業兩個部門並未充分溝通,一直以來,林業把退耕還林當林地管理,而國土把退耕還林依然做耕地對待,這樣,在國土“三調”成果中,很多退耕還林的土地性質依然是耕地,基於耕地紅線保護政策,很多退耕還林勢必要“退林還耕”,恢復耕地屬性。
退耕還林地雖然在森林資源中佔比不大,但退耕還林地基本都是一些退化耕地,或者低產低效拋荒耕地,本就荒蕪,如果強行“退林還耕”,最終還是會棄耕荒廢,對林業和國土部門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
草地區劃有待商榷,宜林地會增加
此外,還有一個很尷尬的現象,那就是深山區也區劃有不少小塊狀的草地,如長滿草的採伐跡地、管護不及時的幼林地,還包括一些茶園果園與坡地。或許這是衛片判讀機械區劃的結果。個人覺得,真正的草地是具備草地生態特徵,連片規模不能自然更新喬木灌木等木本植物,只能生長草本植物的地塊,深山區是基本不會存在草地的,不能簡單的將長草的地塊就定性為草地,科學的說,這些地塊都屬於宜林地。
按照兩張圖融合的技術要求,除了本屬於林地的一些誤區劃的“草地”以外,還有一些荒地、灘塗、溝谷衝擊地帶的“草地”,也會一併界定為宜林地,這樣,林業用地也會補充一些資源,當然,幅度不會太大。
綜合上述三個變化,即使能夠增加一些“草地”轉變的宜林地,但調出的園地、退耕還林(國土認定是耕地)面積較大,國土“三調”成果與林地一張圖融合以後,林地面積會出現一定幅度的減少,短期內會影響森林資源雙增長目標的實現。但從長遠來看,國土、林業兩張圖的融合,會對我國國土資源管理帶來促進作用,有利於國土綠化的空間拓展,有利於國土資源的無縫管理,有利於紅線內耕地保護,必將促進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保護與發展,無論是國土還是林業,除了短暫的陣痛,最終都將會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