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財政部印發《關於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財稅支援政策的方案》,透過完善財政投入和生態補償機制、支援綜合交通、城鄉融合發展等5大方面17項舉措,給了“長江經濟帶”一個實在的大紅包。“長江經濟帶”,又又又又出現在眼前。這是一條什麼“帶”?為什麼會總能受到“偏愛”?
概念先複習一下: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河,幹流全長6300多公里,是貫穿東、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在流域綜合運輸體系和沿江經濟發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條“黃金水道”,連起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沿江11省市,就有了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GDP總量均佔中國40%以上的“長江經濟帶”。
發展長江經濟帶,是我國重中之重的戰略部署,金融保險業同樣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一直以來,中國平安不斷用自身力量,為這條“金腰帶”添動力。
綠色發展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畫好長江經濟帶這幅畫卷,第一筆必須是綠色。
自2016年起,平安以一系列金融措施,助力長江上游的重點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平安產險從2016年開始,首席承保白鶴灘水電站主體工程右岸建築工程一切險,保額達61.19億元;2019年,平安證券聯席主承銷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綠色可交換公司債券,規模達200億,債券募集資金不低於70%用於白鶴灘、烏東德水電站建設;平安銀行透過發放貸款、承銷債券、發行碳中和債券等模式,近4年為白鶴灘水電站建設投入超過52.3億元。
目前,白鶴灘水電站已有4臺機組投產發電。待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後,預估年均發電量達624.43億千瓦時,每年節約標準煤約1968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5160萬噸,對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促進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作用重大。我們將繼續助力,同時懷著滿腔期待。
綜合交通
在我國勾畫的“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京滬高鐵連通“京津冀魯皖蘇滬”四省三市,與長江經濟帶關係很“鐵”。早在京滬高鐵動工時,平安就牽頭髮起“平安-京滬高鐵股權投資計劃”,為專案共投資160億元人民幣,助力長三角地區交通運輸發展。
此外,平安旗下平安資管還先後以債權投資計劃形式,參與投資贛鐵集團、湖南鐵投、貴州鐵投等重大專案,累計金額超過280億元,繼續添磚加瓦。道路通則百業興,這話自然有它的道理。
智慧城市
人要發展得靠智慧,長江經濟帶要發展,也不能少了這個“引擎”。2018年,平安與安徽省滁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以“智慧環保”為突破口,將人工智慧應用到環境監測預警中,助力滁州成為“全國智慧環保樣板城市”。
今年5月,平安智慧城市中標湖北省公共衛生應急決策指揮系統專案,幫助湖北省打造醫防一體化、平戰一體化的公衛應急體系。
今年8月,由平安智慧城市智慧政企事業部助力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建設的“監管與發展智慧平臺”正式上線。智慧環保、智慧政企、智慧醫療……沿線城市正在不斷接入“資料大腦”。不久以後,或許“經濟帶”就成了“智慧帶”。
鄉村振興
長江經濟帶發展,難在一個“城鄉共發展”。沿線的偏遠山村,仍需有人幫一把。能多處應用的模式有嗎?有。
以四川涼山為例,平安結合當地特色,從產業、健康、教育三方面扶助,打造出“產業-健康”雙閉環驅動的“涼山模式”。開啟致富帶頭人培訓,給村裡帶出上百個油橄欖種植能手;以貸款、企業債等方式,為當地產業注入新鮮血液;打造橄欖油等農產品的品牌、配合保險保障,讓村民穩定增收……
此外,還落地“媽媽的針線活”、“平安健康守護行動”、“青少年科技素養計劃”等一系列行動,將更多技術、醫療、教育資源引入到四川涼山。同樣,我們也將這種辦法用在更多的偏遠山村,助力長江經濟帶的鄉村富起來。
中國保險協會發布的首個《保險業社會責任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保險業支援長江經濟帶的資金規模超過6000億元。這筆錢並非只用作“保險”。金融保險業的責任可不止是“保險”那麼簡單,還需要當中的每個企業發揮所長,為地區發展造出大小適合的、燃料充足的“引擎”。好比綠色發展、綜合交通、智慧城市和鄉村振興。
未來,平安也將繼續恪守企業之責,不止助力長江,還要助力大大小小的江河,加速奔向浩瀚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