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工作已經完成,學校相關部門前期積極進行相關宣講、做好組織申報工作,並召開多輪專家論證會。在全體科研人員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共21項成果榮獲2021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獎勵,取得了歷史新突破。
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19項,作為第二完成單位獲獎2項。在科技成果獎方面,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學術著作獎方面,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中青年創新人才及優秀管理人才獎方面,中青年創新人才2項、優秀管理人才2項。獲獎專案名單如下:
(一)以第一完成單位獲獎19項清單:
序號 |
獎勵名稱 |
獎勵等級 |
專案名稱 |
完成單位/所在單位 |
完成人 |
1 |
科學技術獎 |
二等 |
基於調控胃內微環境阻斷慢性胃炎“炎癌轉化”的中醫藥研究模式及創新應用 |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丁霞、姚雪彪、沈洪、蘇澤琦、單兆偉、陳潤花、張露、李園、褚福浩、李萍 |
2 |
科學技術獎 |
二等 |
“益髓醒神”綜合康復方案治療卒中後失語的多模評價與推廣應用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河南省中醫院 |
常靜玲、高穎、張佔軍、張慶蘇、張華、周莉、李馨、王軍、霍則軍、關東昇 |
3 |
科學技術獎 |
二等 |
針刀鬆解法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應用及機理研究 |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日友好醫院、北京水利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
郭長青、李石良、朱漢章、張義、葛恆清、王彤、郭妍、胡波、梁楚西 |
4 |
科學技術獎 |
三等 |
補腎法治療男性不育症的臨床和實驗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
李海松、王彬、李曰慶、王繼升、代恆恆、党進 |
5 |
科學技術獎 |
三等 |
歸肺經中藥升降浮沉藥性辨識方法的構建與轉化 |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 |
翟華強、歐敏、史楠楠、王燕平、閆賦琴、張碩峰、鄧德強、李絲雨 |
6 |
科學技術獎 |
三等 |
新外來中藥藥性研究與應用 |
北京中醫藥大學、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王林元、張建軍、王淳、李愛民、高學敏、朱映黎、賀成、王景霞 |
7 |
科學技術獎 |
三等 |
武維屏肺科學術思想及應用發揮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
武維屏、馮淬靈、崔紅生、張立山、姚小芹、王琦、任傳雲、孟玉鳳 |
8 |
學術著作獎 |
一等 |
《實用中醫內科學(第二版)》 |
/ |
王永炎、嚴世芸、張伯禮、田金洲、冼紹祥 |
9 |
學術著作獎 |
二等 |
《腫瘤綠色治療學》 |
/ |
胡凱文 |
10 |
學術著作獎 |
二等 |
《燕京韋氏眼科學術傳承與臨床實踐》 |
/ |
韋企平、 孫豔紅、周劍、王慧博 |
11 |
學術著作獎 |
二等 |
《中醫學——一個隱喻的世界》 |
/ |
賈春華、王慶國、郭瑨、朱麗穎、楊曉媛 |
12 |
學術著作獎 |
三等 |
《小兒抽動障礙-中西醫基礎與臨床》 |
/ |
王素梅、郝宏文、崔霞、衛利、陳自佳 |
13 |
學術著作獎 |
三等 |
《黃金昶中醫腫瘤外治心悟》 |
/ |
黃金昶 |
14 |
學術著作獎 |
三等 |
《朱權醫學全書》 |
/ |
葉明花、蔣力生 |
15 |
學術著作獎 |
三等 |
《中藥注射劑臨床應用系統評價研究》 |
/ |
吳嘉瑞、張冰、商洪才、梁愛華、張科 |
16 |
中青年創新人才 |
/ |
劉偉敬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
/ |
17 |
中青年創新人才 |
/ |
續潔琨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 |
18 |
優秀管理人才 |
/ |
張紅 |
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 |
/ |
19 |
優秀管理人才 |
/ |
胡世平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 |
/ |
(二)以第二完成單位獲獎2項清單:
序號 |
獎勵名稱 |
獎勵等級 |
專案名稱 |
完成單位/所在單位 |
完成人 |
1 |
科學技術獎 |
二等 |
中醫藥“從經驗到循證”整體證據方法體系的建立與示範性應用 |
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 |
盧傳堅、劉建平、呂玉波、郭新峰、李慧、吳大嶸、陳薇、張海波、劉少南 |
2 |
科學技術獎 |
三等 |
基於新病機理論的子宮內膜異位症長期管理關鍵技術臨床及應用研究 |
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重慶市中醫院 |
梁瑞寧、劉雁峰、徐玲、李佩雙、黃志超、夏敏、彭佳華、彭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