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聯賽停擺的情況下今年65週年的足協盃似乎更顯得的有些“雞肋”,因中超、中甲多支球隊被爆資金緊張或者欠薪問題情況下,還有多少主教練和球員有心思踢球?在顯而易見的就是為什麼廣州足球隊只有15人大名單?連首發門將最後都客串前鋒?
簡單說這和為什麼足協出臺限薪政策是一樣,因為大家都明白泡沫化太嚴重,投資人不願意持續“燒錢”!不過要知道的是中國的限薪政策和歐足聯財政公平法案不一樣,中國限薪政策是不管俱樂部有沒有錢最高大家一樣都只允許花這麼多!
中超球隊內援外援多少,中甲球隊內援外援多少,中乙球隊頂薪多少等,看起來是不是大家在一條起跑線上,實際上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可能出現下一個“恆大”這種依靠“金元”取得成功,如果投資人不能透過足球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和價值,那麼投資人還會投資足球嗎?這就像前幾年為什麼中國足壇不缺乏有錢的投資人,從恆大、阿爾濱、權健、華夏幸福、上港、蘇寧等除了當時不差錢的因素主要還是想透過投資足球俱樂部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
球隊提升影響力需要成績!如果就在中甲或者中乙能有影響力嗎?球隊需要明星球員這些都需要“金元”,現在這種政策情況加上不能出現商業冠名情況下還有多少投資人願意投資?
“金元足球”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中國足球的門檻太低,雖然現在聯賽入準門檻有所提高但實質上大部分俱樂部還沒有自己產權訓練基地(現在有訓練基地的不確定是否歸屬於投資方還是俱樂部本身)加上俱樂部沒有自己產權的球場(在建的不算,現在有俱樂部有完全主場應該只有河南嵩山龍門擁有航海體育場);讓聯賽球隊在失去投資人“輸血”之後完全沒有能力自己造血生存,這就是為什麼投資人沒錢之後出現頻繁欠薪,因為投資人停止“輸血”之後,俱樂部沒有任何資產可以抵押重組支援球隊運營!
因疫情今年和去年都是賽會制,讓中超球隊除了中超分紅基本上沒有其他任何門票等周邊收入,也就是在我們國家不然不知道都是俱樂部都應該“解散”!
我們不是沒有有歷史的足球俱樂部,比如深圳壆崗、包頭南郊、淄博星期天為什麼進入職業化之後這幾支球隊卻命運多舛?深圳壆崗已經退出職業聯賽,而包頭南郊和淄博星期天分別更名為內蒙古草上飛和淄博蹴鞠,兩支球隊現在在中乙和中甲堅持!
職業俱樂部對於投資人沒有任何冠名等實質性“利益”特別是足協不考慮聯賽俱樂部價值的情況下很難讓投資人繼續“燒錢”,或許中國職業化真的到了推倒重建的時候!只是現在的足協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