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寧 | 作者
樸素的樹、青橙 | 編輯
andrew neel | 圖源
現在教育孩子,好像越來越難了。
上週,我剛上初二的侄子和爸媽大吵一架後。
離家出走了。
起因是雙減後,孩子爸爸聽說“別人都在偷偷補課”,擔心自家孩子落下,於是花大價錢找了“一對一輔導”,還給他定製了個性化“每日加餐”:
週一三五補語數外,週二四補物理化學,週末線上外教。
而孩子媽媽,在目睹雙減後,很多學生在外遊蕩無所事事,直接向單位申請了在家辦公。就為了督促孩子完成作業。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不也是這麼走過來的嗎?”
但事與願違,剛剛結束的月考,一向排名班級前十的侄子,竟然滑到了二十多名。
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父母越想越火大:
“你怎麼好意思考這麼點分數?”
“你是不是根本沒認真上課?還是說你就是笨呢?學不會?”
“你還想考大學嗎?要不乾脆去職校混日子,以後就送外賣吧!”
句句扎心。
甚至當著孩子的面,把他的考卷撕了個稀巴爛。
第二天,孩子放了學便沒有再回家。
爸媽急了,興師動眾地找孩子。最後好容易在網咖裡找著了,幾天沒洗澡沒換衣服的孩子,頭髮身上都臭了。
後來我再見侄子,他的眼裡已經沒有了光。
你看,多少家長抱著“為你好”的初衷,結果跟孩子“鬥”得兩敗俱傷。
更可悲的是。
這並不是某幾個人的瘋狂。
它更像是一種集體內卷,所有人都被裹挾在內,掙扎前行。
以至於“雙減”出臺之後,不但孩子的負擔沒有減輕,家長的焦慮反而更重了。
今天,壹心理就和你聊聊:內卷中焦慮的家長。
內卷的家長們,到底在焦慮什麼?
內卷的本質,是“努力”的“通貨膨脹”。
就像電影院裡,當第一排一個觀眾站起來時,其他觀眾本來坐得好好的,為了看清螢幕,也不得不跟著站起來。
“雙減”也是如此。
家長們本可以偃旗息鼓,沒想到很多人另闢蹊徑,不退反進。
在內卷之路上,越走越遠。
停不下來的父母,到底在焦慮什麼?
幾位家長,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a. “中考不考到學校前幾,根本上不了海淀牛校。”
劉女士今年40歲,國企員工,家住北京豐臺,兒子剛上初二。
最近,聽說中考要增加語文和體育的權重。
劉女士著急了,一邊線上打聽作文名師,一邊線下跟兒子在樓下跳繩,一度跳到抽筋。
她最大的焦慮就是:
“中考不考到學校的前幾,根本不可能跨考到海淀牛校。”
為了達成目標,她給兒子報了五六個補習班。
“雙減”之下,很多家教改成了線上教學,這讓剛交了3萬塊錢補課費的劉女士煩惱不已。
“光跟著影片學不行。”她鬱悶地跟我說,生怕這麼多年的努力功虧一簣。
劉女士的焦慮,本質是對“稀缺資源”的焦慮。
百裡挑一的機率,讓牛校資源變得格外“稀缺”。
這足以逼瘋一大群家長和孩子。
b. “高考考不好,就跟他爹一樣了。”
老張今年52歲,打了一輩子工,前些年開始送外賣。
他的大兒子在外地讀大學,小兒子今年剛上縣城讀高中。
按理說,“雙減”跟高中生沒啥關係,可政策下來後,老張心裡還是很慌。
還沒放寒假,他就給大兒子打了好幾通電話,催他寒假回來好好輔導弟弟的功課。
學習的事情,老張不懂,但他堅信:
高考能改變命運。千萬別跟他爹似的,一把年紀了,還要風裡來雨裡去。
老張的焦慮,源於一種“極端化思維”:
一次考定終身,考不好,這輩子也就完了。
c. “學校教的那點東西哪夠?現在都是素質教育。”
王先生,45歲,500強外企中層。
妻子跟他一樣,都是從十八線小城的殘酷選拔中,奮力爬上來的中產精英。
由於不想讓女兒重蹈自己的老路,也擠高考的獨木橋。
夫妻倆制定了詳細的留學計劃。
除了正常應試課程外,擊劍、馬術、圍棋、芭蕾……通通安排上。
此外,下半年還預備了游泳和計算機程式設計。
王先生說:
“國際學校看重多方面的能力,只學學校裡那點應試的東西是遠遠不夠的。”
他覺得早該雙減了。
不屑於應試教育的王先生,也有著自己對於“完美主義”的焦慮:
各方面都不能有短板。
內卷之下,是失聲的孩子和失控的家長
然而,無論父母是為什麼而焦慮,最後苦的,都是孩子。
對他們來說,被動、高壓的內卷,危害顯然易見。
比如缺乏休息和睡眠,導致思維定勢;
學習動機弱化,破壞自主感,學習效果越來越差;
甚至有研究發現,每五個高中生裡,就有一個動過自殺念頭,其中:
8.3%有明確的自殺計劃;
3%真正實施了自殺。
3%的機率,看似很小,但落在一個家庭上,就是一座山。
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強度的學業壓力。
與此同時,家長肩頭的擔子也不輕。
經濟壓力大,有時候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夠買5節鋼琴課,想雞娃得先雞自己;
精神壓力大,研究發現,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升學患上焦慮症,睡眠和飲食障礙也隨之找上門來。
同門的一位師姐,兒子剛上初三。
她說,雙減出臺以後,自己每天下班後的主要任務,就成了上網給孩子找中考精選題。
每天吃不好睡不香,生怕孩子跟重點高中失之交臂。
同時,這些負擔也成了一種投資付出,讓家長對孩子施予更大的期望和壓力:
“我這麼辛苦,為什麼他就是不好好學?”
於是,家長逼得越來越緊,孩子反抗得越來越兇。
可即便如此,仍然停不下來。
是中國父母天生愛卷嗎?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在芬蘭,孩子既不用考試,也不必寫作業;
老師們會帶學生去森林裡上課;
如果孩子不喜歡數學、喜歡樂高,老師就會用樂高教他數學。
片子一出,不少人高呼:下輩子投胎去芬蘭!
可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
芬蘭多少人?500萬。
中國呢?
14億。
更別提還有6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終日奔忙,只為碎銀幾兩。
他們有多希望為孩子可以“麻雀變鳳凰”。
當然,這不是說高壓教育就是合理的。
我們只是希望在看到“失聲的孩子”的同時,也能真正看到這些“失控”但無力的父母。
看到他們所處的現實。
找到心理控制感,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
中國父母確實很辛苦,為了孩子承擔著各方面的壓力。
事實是,社會大環境短時間內恐怕很難改變。
我們能做的,是儘可能卸掉一些額外的、衍生的壓力。
第一個可以調整的,是心理控制源。
簡單來說,就是對孩子學習好壞的正確歸因:
他學得好或不好,到底是因為什麼?
很多父母習慣把控制源放在自己身上,堅信孩子學習好不好,父母說了算。
所以,子女行為的“失控”,就成了最讓父母焦慮的心理控制源之一。
也就是說,家長要對孩子擁有絕對控制權。
一旦有“失控”的苗頭,就必須馬上回歸“正軌”。
所以,寫作業時磨蹭要管,學習中間走神也要管。
無疑,高壓政策,是最快可以緩解焦慮、奪回控制感的方式。
可捫心自問,哪個家長想成為被孩子討厭的“控制狂”,一學習就雞飛狗跳呢?
這時,我們有兩個更好的選擇。
一是治標。改變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區分想法和現實。
比如絕對化的要求,“我花了那麼多錢,他不考好不行。”
再比如極端的判斷,“這次數學只考了80分,這樣下去肯定完蛋。”
把這些想法寫下來,然後站在“對方辯手”席上,一一反駁。
二是治本。逐漸交出控制權,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自主感,去發展內部動機。
什麼是內部動機?
簡單來說就是“我喜歡、我想要”,而不是“我被要求、我必須”。
這並不意味著家長要完全放手不管,相反,它給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帶評判地去聆聽孩子真實的想法。
允許孩子去學他真正喜歡的東西。
一個人,只有發自內心認可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努力自我說服、繼續堅持下去。
其次,要及時真誠地表揚。
行為主義認為,每一次表揚都是一種正強化。
所以,不必等到考一百分了再去表揚孩子。平時哪怕只發現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改變,也值得慶祝。
霍思燕的高情商兒子嗯哼,就是表揚出來的典型。
嗯哼給她做了一個簡單的“蕃茄醬配火腿腸”,談不上多好吃。
但她卻直誇嗯哼:
“太有創意了,嗯哼以後可以變成小發明家了。”
不僅保護了兒子的自尊,也給了他下次繼續“創造”的動力。
這時候,如果再問一句“這麼厲害,你是怎麼做到的?”,則更能激發孩子的表達欲和自我效能感,讓他們再接再厲。
當然,光“說好話”也不行,就事論事的懲罰同樣不可或缺。
這裡要把握的“度”在於:
絕對不要上升到人格、能力的層面,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
諸如“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以後還能有什麼出息”“生塊叉燒好過生你”……
全盤的否定和打擊,對成人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何況孩子。
第三,父母要有“腳手架思維”。
在孩子無法靠自己實現目標的時候,去托住他。
我有一位當數學老師的哥哥,每次孩子問他幾何題的時候,他都會鼓勵孩子先自己再想十分鐘,如果實在想不出來,他才會用筆畫一道輔助線,然後讓孩子在此基礎上繼續思考。
“我非常相信他的能力,他不是不會,只是有時會需要一點提示。”
善做“腳手架”的父母,會讓孩子既有掌控感,同時又能自我發掘。
而與之相對的,是事無鉅細的安排,以及萬事不管的漠視。
前者,會養出迷茫又難以自立的巨嬰;
後者,又讓孩子誤入歧途。
最後,父母要培養自己的成長型思維。
心理學家Dweck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到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的家長,把孩子當“石頭”,認為孩子的特質是不變的;
而成長型思維的家長,會用動態的眼光看待孩子,把孩子當“種子”,相信更多的可能性。
這會隨之產生期望效應,讓孩子往更好的方向成長。
還記得那位清華媽媽的故事嗎?
兒子幼兒園時,老師對她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
她卻告訴兒子:“老師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一分鐘都坐不了,現在能坐三分鐘了。”
這份看見和信任,成為滋養孩子一生的養料。
所以,試著給孩子多一點信任吧,讓他們在廣闊世界裡自由探索;
同時,也給自己鬆鬆綁,多一些獨立空間,讓自己好好放個假。
磨刀不誤砍柴工。
相比在內卷中,帶著孩子玩命追隨其他人的步伐,這可能更加事半功倍的選擇。
當然,暫時沒做到也沒關係。
慢慢來。
我們可以先邁出第一步,讓孩子明白:
“無論你考多少分,我對你的愛,都不會少一分。”
畢竟,當黑夜來襲,你是孩子能握住的,唯一的那雙手。
世界和我愛著你。
參考文獻:
1.劉世定, & 邱澤奇. “內卷化”概念辨析.社會學研究, 2004.
2.王正雨, & 胡金生. 睡眠對創造性問題解決的影響:基於記憶重組的解釋. 心理科學進展, 29(7), 13.
3.桑文華, 秦新紅, 於雪竹, 劉建叢, & 楊老虎. (2008). 心理控制源及相關因素對高考學生家長焦慮的影響.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08年16卷2期, 213-215頁, ISTIC.
4.曹歡. (2004). 表揚對兒童內部動機的影響.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1(2).
5.邵景進, 李丹, 郭芳, 武盼盼, & 張大均. 父母教育捲入與流動兒童的學業成績,情緒適應:自主感和能力感的中介作用. 中國特殊教育(1), 8.
6.陶芳標, & 鄭迎軍. (1999). 青少年自殺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中國公共衛生, 015(003), 247-248.
- The End -
作者簡介:文小寧,北師大發展心理學碩士,喜歡貓和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