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則“縮短學制,改為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四年、初中三年、高中兩年。取消小升初,高中前完成基礎教育”的訊息,讓不少家長開始為孩子的學業擔憂。
訊息是真的嗎?今天這篇文章為大家分析了此事。——無論怎樣,先樂觀點想。
作者:miki粥;本文來源:公眾號“miki粥”
........................................
昨天,有三頁截圖刷了我的家長群。
甚至小孩還在幼兒園的朋友都積極給我留言,“這個居然是真的嗎?”
吸引了所有人關注點的只有一條 ——
“縮短學制,改為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四年、初中三年、高中兩年。取消小升初,高中前完成基礎教育。”
這是真的嗎?如果為真,以後小孩九年就送到大門門口了。
看到這條訊息,我也挺懵的。事兒這麼大,先去教育部網站查原檔案。果然,看到了截圖1和2的內容。
但是,也是全部內容。
通知短小精悍,全文加標題、標點都沒超過300字,居然深夜引起了所有家長群的騷動,呼喚我解讀一下被杜撰出來的教育實驗六條。
原文說明要設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但是沒有後面“言之鑿鑿”的六條啊!
教育部網站沒有,官媒沒有發文。除了深圳闢謠,說非官方釋出檔案,不要輕信…
是呢,深圳的朋友已經開始傳說深圳100多所學校參與到改革實驗中了…再不闢謠可能整個深圳都要被實驗了。
綜上所述,1、2張截圖為真,第3頁披著馬甲混進來的假訊息。
現在騙家長都騙的這麼用心了。
甚至,在第3頁截圖裡的6條說明,也是半真半假的,摻雜著部分已公佈的真政策。所以大家才信以為真,感覺一片慌亂(不是很理解為什麼慌亂)。
那,這條訊息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順藤摸瓜,發現這件事兒2020年就有了,當時一個政協委員《關於加快構建適應人工智時代發展教育培訓體系的提案》,建議縮短學制和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
當時教育部網站回覆,認為12年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目前不具備縮短學制的條件。
板上釘釘。
可能是假訊息影響太大,官媒也一起出來闢謠。而且巧了,時間也是去年冬天,11月份。
為什麼縮短學制的謠言一年一度,是因為勞動力焦慮嗎?而且六條政策,條條都針對為國培養勞動力。
那借此機會,就把這些事兒好好講講吧。
一、
首先,勞動力焦慮是真的嗎?
是真的。
無論是延遲退休,還是開放三胎,都是為了解決我們已經在面臨的老齡化社會問題。
我數學不好,所以粗略地算了一筆賬。
對我們這一代人而言,祖父母輩兒(我們的爺爺奶奶)都是自然生產,沒有所謂的計劃生育。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每個家庭都會生育5~7個孩子。
我有不少同學,都來自大家族:爸爸家有7個兄弟姐妹,媽媽家有6個。
當時,在我這種爸爸就是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小孩看來,簡直不要太幸福啊!過年只要不停地磕頭,就能領紅包領到手軟。
大家庭是時代特徵。
更早的時候,醫療和生存環境都比較惡劣,所以嬰兒的存活率比較低,因此60後中國才迎來了新生兒高產,63年一個家庭就大約會養育6個小孩。
這批小孩就是我們父母一輩人,遇到了晚婚晚育政策,普遍的婚育年齡都比自己父母一代要晚。 尤其是城市人口,我小舅媽屬於家族了結婚生育最早的了,24歲就有了小孩。
他們還遇到了計劃生育,每一家只能生一個小孩。於是祖父母輩兩個家庭結合,生育12個小孩,到了我們這一代就變成了6個小孩。
而我們,是執行計劃生育的二代人,因此家庭原計劃最多生一個。
經濟越發達,城市化越高,年輕人生育慾望就越低。有一篇文章分析說,只要城市化率超過70%,生育率就會迅速跌到2.0以下。
城市化的發展讓我們這一代人揹負各種壓力…房貸車貸,生活的壓力,養育子女的壓力,奉養父母的壓力。
像我的家庭結構,夫妻兩個都是獨子,上有4個老人,下有兩個子女。每天睜眼就是各種的生活成本。
也許你說父母那一代人他們都有自己的退休金社會保險,但是他們的扛重疾風險的能力極低。因此在我們的家庭財務規劃中,有很大的一筆支出是為他們買保險,以及養老。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還有孩子。
二、
養娃的成本很高,教育是大頭。讀私立學校,國際學校一年的費用幾十萬。
當然很多人會說,讀私立沒有說明的意義,但實際上讀公立同樣也很花錢。
尤其是當下,公立學校的老師比不上我們小時候的老師那麼負責,他們不會、也不敢抓小孩的學習,甚至不敢佈置作業。
減負政策下來之後,全班上唯一一個要求孩子認真學習的老師在群裡說,以後不能佈置作業了,但家長務必抓孩子的學習,不要放鬆。看到這條留言的時候,不雞娃的我都覺得辛酸。
公立學校老師的鬆懈,是一小撮家長投訴來的。對小孩的直接影響就是沒有人管他們的學業,他們想不學習就可以不學習。所有的任務都壓在了家長的身上。
家長要找練習資源,上課不練是學不會的。誰也不敢說自己家裡養的是天才娃,聽一遍就會過目不忘,這就需要花錢。哪怕報班被迫中止,習題也得買回來練。
學科不能輔導,課外專案來了,音體美提上了日程,這個更貴。
之前學而思一個學期單科1600~2400,一個課時2個半小時,老師講課加課後作業輔導,平均100塊左右。換到現在,這100塊是能學琴、學芭蕾啊,還是能學畫畫,能上冰?
現在我們芭蕾課一個小時300,畫畫班一個小時300,就是打一個小時的羽毛球也得150塊錢起。這活兒,我家戰友說,這玩意也要花錢?放著我來。
我想也是,畢竟家裡也不是奔著培養奧運選手、獨孤求敗去的。但是他在花了幾百塊買裝備之後,再也沒提過教小孩打球。
就我這種消費能力,樂器都是勸小孩不要學。800塊錢起是普通級,還的賠上時間天天練媽。算了,當媽也想保命的。
有人還說了,你報啥班兒啊!完全可以不報班,天天帶孩子遛彎兒啊!
唉。上次跟我說這話的朋友是個單身狗,他一臉蠢萌、天真無邪,怎麼能知道遛娃也很貴!
在帝都遛娃已經算最省錢的了。
故宮常年60塊,父母帶孩子一塊兒去,也就統共240。要是去國博首博那都不用花錢。只不過,也不能天天的去這些地兒啊。
京郊一日遊,野奢宿營裝備2000起,節假日帶小孩兒泡溫泉,房價漲到7000。景點就算不貴,一張門票也得180,全家出動1000多塊…還不加各種隱性消費:紀念品、玩具,我們小孩打包吃喝從不走空。
這還是帝都!公益專案多,當文化傳播。換到其他的城市就更費了,每次進京看個免費升旗,車票加住宿那都不是小數目。
遛娃省錢嗎?不省!孩子越多越費錢,不如在家寫作業!真的有一種省,叫你媽讓你寫作業的省。
有點跑題,我們再回來。
三、
因為主觀意願造成的不願生小孩,所以我們進入了一個老齡化社會,所以這些被編撰的有鼻子有眼的非官方檔案,都指向瞭解決勞動力缺口的問題。
就像開篇說的,六條總結真真假假。
第一條高學生身體素質,要求普遍推廣大球運動,這件事兒是有的。早幾年開始,學校就大力發展足球運動,建足球學校,培養校隊。
孩子們讀公立,無論男生女生,從一年級開始,每學期都有足球比賽。
第二條縮短學制,有提案被否決。
但也能看出一些思路,就是讓學生早畢業早就業,早點為國家做貢獻,成為社會的勞動力。
現在高中畢業12年,未來到高中畢業9年。縮短了三年,意味著增加了三年的勞動力人口。雖然從長遠來看似乎沒有影響,至少可以短期止渴,為促三胎生養,爭取了三年迂迴時間。但也僅僅是爭取了三年時間而已。
所以在過去各種關於修改學制的訊息裡,官方始終都堅持說12年學制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小學甚至五年制都沒有廣泛實施,更別提四年制。
難道要一邊減負,一遍壓縮學習時間,都當小孩是天才嗎?
三是中考分特色考試沒聽說,但中考分流是真的。但分流也不是今年才開始的政策,早在我讀書的年代,讓一部分讀高中吃力的小孩去職高就有了。
當年我有一個同學,初中畢業就去當了兵。對他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原本是一個讀書讀不進去,英文考幾分的呆小孩,當完兵復員,人開朗了,還有幾門手藝,生存不愁。
大學會改造,成為工科或者高階藍領大學。這一條是真的。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大學數量太氾濫,但不少學校教學質量並不高,非常敷衍。學生在大學讀書,學不到真本事,就是混張畢業證,到了社會上要繼續在學習,才有可能找到工作。
另一個方面,國家求賢若渴,在為工業轉型做人才儲備。
但目前的改造主要還是獨立學院轉大學,而國家的缺口也是一些高水平的技工人才,就像北大不讀,去技校學機械的那個男生。名校也未必能滿足小孩未來的發展需求。
畢業之後就業,甚至畢業之前就已經被單位搶籤,這不是就是很多家長追求的教育目標嗎?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這六條設想主要是為了解決未來勞動力緊缺的問題。既然短期勸不動大家生三胎,先把勞動力緊缺的問題解決掉也是好的。
但真就個設想,卻讓家長們陷入了恐慌,覺得自己的小孩完了,未來是怎麼也逃離不了職業教育的路線了。
小孩沒進幼兒園,自己腦海裡就配上了圖——女孩到工廠縫娃娃,男孩在戶外開挖掘機。
你會不會想得有點太多?
現在家長買學區房上輔導班搞素質教育,玩了命的砸錢培養小孩是為什麼?
不就是為了把孩子送進個像樣的大學,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當一個朝九晚五不加班的打工人。現在職業教育要改造了,直接上崗工作了,卻坐不住了…
最後,我想說:無論怎樣,先樂觀點想。
未來勞動力緊缺意味著什麼?工作比小孩多,就算你現在選擇躺平,只要孩子肯吃苦,未來都不愁找份工作。
上了職業大學有什麼不好?沒見現在讀到研究生畢業,都在瘋搶去捲菸廠捲菸的活兒嗎?
文章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