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獨特的地域特徵總會成為人們認識某個地方的視窗與記憶點。而說起江西,你會想到什麼?
這個坐擁166900平方千米的省份,似乎和那裡的人們一樣,猶如一個隱居山林的絕世高手,把內斂含蓄表現得淋漓盡致,連續N年榮登全國最低調省份排行榜的前幾名,憑藉不動聲色的姿態一舉成為江南最安靜的“小透明”。
其實,自古以來江西就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寶地。
一萬年以前的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了人類開發的足跡。先民們在鄱陽湖濱、贛水流域創造了青銅器的輝煌、儺舞的神秘、弋陽歌腔的昂揚……
王安石、曾鞏、歐陽修、黃庭堅、楊萬里、姜夔、朱熹等大家在這裡出生,在整個明朝200來年來,培養出的江西籍的進士更是數不勝數。
在濃濃文化底蘊的陶冶下,經濟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僅在傳統農業上遙遙領先,敢於開拓的江西人更是發揮刻苦鑽研的學術精神,讓燒瓷成為一種強勁生產力,使景德鎮瓷器創造了世界瓷器的巔峰。
而在戰火連天的革命時期,江西則染上了鮮豔光榮的紅色:
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
人民共和國搖籃——瑞金
人民軍隊搖籃——南昌
……
這些閃亮的標記成為我國紅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為每個中華兒女心中永遠的光榮。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屬於這裡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走進你不知道的江西。
(一)南昌市
1.“八一”起義指揮部舊址
見證了“八一”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的歷史時刻
成為宣傳、展示人民軍隊誕生、發展、壯大歷史的“中國軍史第一館”
它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4層回字形磚混建築,外觀是典型的歐洲巴洛克風格,樓內則為中式天井式佈局。此處原本是江西大旅社,由於它四方雜處、喧囂複雜十分利於隱蔽某些行動和開展對敵鬥爭活動,因此成為領導“八一”起義的總指揮部。一樓的喜慶禮堂就是前委的會議室。
2.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
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建於1915年,原為北洋軍閥張勳的公館,屬於中西合璧的贛派建築。
走進其中,樓亭錯列別具一格,立柱上的石雕造型勻稱獅子滾繡球、喜鵲銜梅等景物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而每面窗扉上方都雕有精巧的磚雕畫一窗一景窗扉如畫框不勝妙趣。
(二)九江市
1.廬山會議舊址及廬山別墅建築群
民國時期廬山三大建築之一
廬山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
新中國成立以後,這幢建築更名為廬山人民劇院
“廬山會議”舊址大門的絳紅色帷幕上鑲嵌著“廬山會議會址”6個大字,二樓是影劇大廳和休息室。影劇大廳即是當年“廬山會議”的會場,大會主席臺依然保持著當年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時的原貌。
廬山近代別墅群中的每一座,都是單體建築,建築的格局、式樣、風格,注入了原別墅主人所在國籍的本土文化的影子。
錯落的隨意狀態,造成了一種有機地自然生長的群體環境關係,產生了渾然一體而又生氣勃勃的景緻。周圍高大的樹木,使別墅掩映在綠蔭叢中,使人賞心悅目。營造出深邃、寧謐的氛圍。
2.觀音橋
觀音橋被稱為“千年古橋”,又名棲賢橋或三峽橋。
橋於青山綠水之間,遠看好似綠水間鑲嵌著的一塊寶石,渾然天成,質樸,自然,大方而又不失優雅。行走在橋上,其穩重帶給我們踏實的感覺。
在橋孔正中石塊上刻有當時造橋的民間能工巧匠——陳姓同胞三兄弟的名字。他們出於對家鄉父老的那份熱愛,憑著一顆古道熱腸和本質匠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造福一方而建造了這座橋,它奇蹟般地歷經了千年風雨的沖刷,至今仍然完好無損,為民造福。
3.白鹿洞書院
海內第一書院
中國四大書院之首
中國首間完備的書院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於京城之外設立的國學
中國教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白鹿洞書院坐落在廬山五老峰下,始建於南唐升元年間(公元940年)。唐朝學者李渤在這裡隱居讀書,養了一隻白鹿陪著他讀書,於是人們就叫他“白鹿先生”,所以此書院就叫“白鹿洞書院”。
後來宋代理學家朱熹在重建書院,親自講學,確定了書院的辦學規條和宗旨,成為宋末至清初數百年來中國一個重要文化搖籃。
4.真如寺塔林
曹洞宗的源地
真如寺塔林,始建於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據傳,當時“道容禪師”與“司馬頭陀”同遊雲居山,在他們登上山頂時,見這裡地平如掌,湖澄如鏡,四周峰巒疊嶂,不禁大喜,於是就在這裡開基建寺——雲居禪院。後來在北宋時改名為“真如禪寺”,並一直沿襲至今。
如今的真如寺現塔林主體建築為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玉佛殿等,這些建築多為宏偉的磚木結構、宮殿式重廡雙簷大開間。四周山水環繞,拔地參天的樹木營造出別具一格的意境。
走進寺內,可以看到千僧大鐵鍋歷代僧塔二十餘座,此外還能欣賞到佛印與蘇東坡的談心石以及趙州關、明月湖等字樣石刻多處。
5.美孚洋行舊址
反映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建築古典復興的思潮
其功能的完整性和儲存完好程度在國內同類建築中不多見
美孚洋行舊址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傾銷石油的產物。現在所見的美孚洋行舊址是兩次建設的結果。
反映了帝國主義勢力侵入中國進行經濟掠奪的史實,也體現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建築古典復興的思潮。洋行舊址以及相關建築較好地儲存了原歷史風貌,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三)上饒市
1.仙人洞、吊桶環遺址
迄今發現的世界上人類最早製作陶器的地方之一
“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
在上饒萬年縣城以東的大源鎮小荷山附近,有一處半月形的石灰岩溶洞。千百年來,當地群眾一直相傳這是“仙人”棲息的地方,把它稱為“仙人洞”;就在仙人洞以南,另有一座約百米高的通透溶岩,因形似一木桶吊環而得名“吊桶環”。
在此發掘出的大量磨製和打製石器,以及原始陶片引起了考古界的重視。經多次勘察發掘後,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這裡其實是遠古人類避雨禦寒的天然棲息之所,是三萬年到一萬年前我們祖先生活的家園。
仙人洞、吊桶環遺址為探討人類如何從舊石器過渡到新石器以及新石器革命是在何種環境、何種狀態下發生提供了科學的完整的考古資料。
2.閩浙贛省委機關舊址
舊址一處5個點,包括中國共產黨閩浙贛省委員會舊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閩浙贛省軍區司令部舊址、紅腸、中國工農紅軍第五分校舊址。
四周築有圍牆,大門兩邊書寫對聯:“堅決執行黨的進攻路線,徹底粉碎敵人五次圍攻”。
3.上饒集中營舊址
集中營現存的主要監獄舊址有:茅家嶺監獄、審訊室、李村葉挺囚室等。另有石底監獄舊址已被周田水庫淹沒,鉛山石塘士兵苦工大營舊址已蕩然無存。
當年被囚禁在上饒集中營的新四軍戰士、共產黨員和其他愛國進步人士用自己的身軀譜寫了一曲氣貫長虹的中華民族正氣歌,體現了中華熱血兒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堅韌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4.南岩石窟
被譽為“中華第一佛洞”
國內最大的在自然洞穴中開鑿的佛教石窟
石窟中儲存著佛像40尊,均為在洞壁上直接雕鑿出來的,分上下兩層環列於石壁佛龕之中。其中,主佛像坐高2.5米。
另外,洞壁上刻有云彩、花紋、佛教故事等20餘處,線條流暢,形象生動。“水月觀音”佛像,是宋代作品,其身形、身段、眼神,在其他寺廟塑像中極為少見。
5.婺源宗祠
有“木雕寶庫”“藝術殿堂”之稱
圖源/遺產君
由在京為官的族人俞應綸回鄉省親時帶頭捐資興建。俞家作為木商的帶頭人,捐建的宗祠也是大筆的投入,從木料、工匠到建築方式,都是當時最先進的。這樣頂級配置建造出的宗祠,不僅高大氣派,也絕對是美輪美奐。
據說,當時俞氏族人在建此宗祠時,附近的江灣村也建造了一座宗祠,規模比較大,佔地十畝。於是俞氏族人發誓:不與江灣比大小,只在細處下工夫。所以整個宗祠內部的雕刻前後花了20年才完工,由此我們可以想象出它的精細。
(四)撫州市
1.流坑村古建築群
被譽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於烏江之畔。這裡四周青山環抱,三面江水繞流,從五代南唐昇元年間(937-943)建村以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流坑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佈局而聞名。村中較好地儲存了一批有確切紀年的明代及清早期的民居建築,自明萬曆至清乾隆幾無缺環。
這些傳統建築綜合了我國現有的各種古代建築型別,有古典風範的民居建築,有宏偉壯觀的宗祠建築,有幽雅別緻的廟宇建築,有功能各異的文化建築,其規模之大,足以讓人驚歎。
(五)宜春市
1.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舊址
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又稱“湘鄂贛蘇區”,地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1928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平江起義,在此開闢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開始了湘鄂贛邊地區的游擊戰爭並推動了這一地區革命鬥爭的發展。
雖然在1934年8月時根據地大部被國民黨軍佔領,但紅軍及游擊隊依舊不屈不撓,堅持在湘鄂贛邊界地區,繼續堅持游擊戰爭,為革命拼搏到底。
(六)吉安市
1.井岡山革命遺址
全國著名的革命聖地
“中國革命的搖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湘贛邊界建立的農村革命根據地。工農革命軍在這裡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恢復和建立共產黨的組織,建立革命政權。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搖籃,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開闢了中國革命的獨特道路,指引著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成為中國革命道路的萬丈光芒。
2.吉州窯遺址
圖源/歷史的世紀
吉州窯位於江西吉安市永和鎮境內,始建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代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在當時“民物繁庶,舟車輻輳”的永和鎮裡產生的深厚人文積澱賦予吉州窯或是“具象的工筆寫生”或是“抽象的潑墨寫意”這兩種不同的裝飾風格。
3.湘贛省委機關舊址
湘贛革命根據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個重要紅色區域。位於縣城民主街蕭家祠。1931年8月,中共湘贛臨時省委在永新成立,湘贛省委在此辦公。
舊址系民國初年建築,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前後連線三棟,棟與棟之間隔有天井,以廊簷連線。前門上方有“酇侯第”豎匾和“蕭氏宗祠”橫匾。門前數步圍有矮垣一堵,間有蕉窗格子,面積800.32平方米。新中國成立後幾經修葺,舊址仍保持原貌。
3.大井朱德和陳毅同志舊居
大井是井岡山一個較大的村莊,它和附近的小井、中井、上井、下井統稱“大小五井”。
1928年5月以後,中國紅軍第四軍軍部從原寧岡茅坪遷上井岡山後,曾在大井村辦公,辦公的住地就是當地群眾鄒安仁家一棟乾打壘的祖居房屋。軍長朱德、軍政治部主任陳毅同志便經常在這幢屋子裡工作和居住。
(七)贛州市
1.瑞金革命遺址
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5年上級批准將“瑞金革命遺址”改為“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現存舊址有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共臨時中央局、少共中央局、全總執行局等舊居及中央大禮堂。
它見證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這裡開闢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勝利道路,創造了先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然後奪取全國政權的模式。
毛澤東的領袖地位和新中國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是從瑞金時期開始逐步確立起來的。全共產黨的智慧與結晶、指導中國人民走向勝利的毛澤東思想也是在這裡發祥的。
2.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
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又名“耶穌堂”,是上世紀初德國耶穌教牧師來到寧都傳教建起的外觀為西歐式“似羅馬建築”的兩層磚木結構住宅。因為西方元素濃郁,所以在初建時採用四坡屋面,環四周建有拱券式迴廊的風格。
當時參與第三次“圍剿”中央蘇區遭受失敗的國民黨第26路軍,奉令孤軍駐紮寧都城,總指揮孫連仲即將26路軍指揮部設於此。在舊址一樓設“寧都起義歷史陳列”,二樓設“趙博生臥室”“宴會廳”復原陳列。
3.通天岩石窟
我國江南地區最大、儲存最完好的一座石窟寺
我國地理位置最南端的一處石窟群
我國佛教界石龕造像十八羅漢的形成地
通天巖是一處丹霞地貌風景區,主要有通天巖、翠微巖、忘歸巖、同心巖、廣福寺、玉水池、一滴泉、玉巖亭、惜春亭和群玉閣等10多處景點。因丹霞地貌的特殊性,因此這裡具有“砂岩、礫岩、頁岩互動成層”的特點。
自唐代以來,風光旖旎的通天巖就被開創為石窟寺。至北宋時期,通天岩石窟造像的開創達到了高潮。儘管與我國眾多的石窟比較,通天岩石窟造像的分佈範圍,石龕的體積、數量以及造像尺度、規模都不算大,但相對而言,它卻是我國南方最大的一處石窟。
4.大寶光塔
寶華寺的鎮寺之寶
圖源/晨讀江西
大寶光塔又稱“寶華玉石塔”“玉石塔”,是由唐穆宗親自賜名的一座千年古塔。因為古塔通體由白色大理石砌成,因此夜晚在燈光與燭火的映照下寶塔會散發出晶瑩的光芒,如同玉石一般。
整個塔身設計獨具匠心、做工精細。塔身上部是精美的雕刻,下部佈滿花卉線刻,其中間部分的正面是劈拱券門,門兩側各雕刻著一位金剛。金剛穿著盔甲,劍眉星目,手持寶劍,似乎在守衛著這座寶塔。
5.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
這裡是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集結地和出發地。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共8.6萬餘人集結于都,開啟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從於都出發的中央紅軍,邁開雙腳,走了二萬五千裡,走向抗日救亡最前線,走出了中國革命的新希望,為突破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做出了重要貢獻。
(八)景德鎮市
1.湖田古窯
景德鎮燒瓷歷史的典型窯址
該遺址位於景德鎮市湖田村。遺址內窯包密佈,窯渣堆積遍地,各個時期瓷片俯拾皆是。
湖田古窯興起於五代,歷宋、元至明萬曆年間,是中國宋、元兩代各大制瓷規模最大,延續燒造時間最長、生產的瓷器最精美著名的古代窯場。其興盛期的制瓷工藝成就和規模代表了景德鎮這一歷史時期的水平。
(九)萍鄉市
1.乘廣禪師塔和甄叔禪師塔
圖源/上慄
二塔均位於楊岐普通寺內,均體現了萍鄉古建築的特色和較高的建築水平。
乘廣禪師塔,位於普通寺的右側,仿古代木構建築風格,呈八角形,由花崗岩石壘成。塔基兩層,四面有浮雕佛像,力士、怪獸等,塔簷厚實,出簷深遠。塔身浮雕古樸雄渾,具有古代建築風格。
甄叔禪師塔,在楊岐寺左側,因此塔的樣子像當時方形的油鹽罐,所以又稱“油鹽塔”。甄叔禪師是乘廣禪師的得意弟子,在乘廣禪師圓寂後,他便繼承其師的學問,繼續苦心鑽研,擴大禪寺規模,而此塔則是存放大師靈骨之處。
3.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軍事會議舊址
這裡見證了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和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安源軍事會議。
該舊址是左右兩棟相連線的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最初是一個姓張的大土豪的住宅,後來地主武裝保衛團和警察局在這裡駐紮。革命期間,此處的一樓為秋收起義軍事會議舊址,二樓為共產黨歷史上最早的黨校——中共安源地委黨校舊址,而樓前的大操坪則是工農革命軍曾經練兵的地方。
3.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是安源曾被譽為中國的“小莫斯科”的象徵和標誌,也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產業工人自己集資、設計、建築的最早、最大、最有特色的工會大廈。
舊址分為前後兩棟,前棟為二層磚木結構樓房,最初是礦局職員合股經營的“協興”洋貨店,不久由俱樂部租用,後來買下來作辦公場所。而在洋貨店後面正式動工的建築是一座仿照前蘇聯莫斯科大劇院的樣式設計的四層轎頂式樓房,工人稱之為“講演廳”。樓上樓下全部裝有電燈。講演臺上懸掛橫匾和幕布,整座樓房油漆一新,十分壯觀。
(十)新餘市
1.羅坊會議和興國調查會舊址
“羅坊會議紀念館”與 “興國調查會舊址”始建於民國初期。前者原本是一間雜貨染店,後來在1930年10月25日至30日期間,因革命需要,毛澤東在該地主持召開了“羅坊會議”。
後者則是磚木結構的店堂式民房。羅坊會議期間,適逢興國縣送來一批農民當紅軍,毛澤東就在這裡利用間隙和當地的八個農民召開了為期一週的調查會,將掌握的資料整理成近三萬字的《興國調查》,為全黨理論聯絡實際,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作出了表率,樹立了光輝典範。
(十一)鷹潭市
“江西風景獨好”絕不是口號。
“江西是個好地方”也絕不是噱頭。
這是一個能看得見歷史,聽得見歲月的地方。這片用心就能體會到魅力的沃土等待著越來越多的人去重新認識它,感受這個不一樣的江南風情。
-END-
編輯|丁一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