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子不教父之過。意思就是作為父母,只知生育而不知教育孩子,這就是失職。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懂事,可如何更好的教育他們,卻成了許多家庭的難題。下面這個故事,就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關。
故事發生在明朝末年,開封府有個姓葉的木匠。葉木匠有個兒子,名喚葉正則。父子二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當年,葉木匠的妻子因嫌棄家庭貧窮,在生下葉正則後不久,便拋棄二人獨自離去。自那以後,葉木匠便染上了喝酒的惡習,心情不好便對著葉正則拳打腳踢。
受父母的影響,葉正則從小就對女人抱有敵意。不止如此,葉木匠每次喝醉,都會給兒子灌輸不能相信女人等扭曲的觀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葉正則的相貌愈發俊秀。到了十四歲,葉正則已經成為了當地有名的美男子,每天登門為其說親的媒人更是不計其數。
可葉正則一個也沒有同意,為了照顧父親,他不得不早早出門做工。
一日,葉正則被村裡的寡婦請去修床。寡婦看中了相貌俊俏的葉正則,在其工作時不斷用言語進行挑撥。
怎料葉正則始終不為所動。寡婦見狀,便承諾只要葉正則讓其開心,便付給他雙倍的工資。
一聽到有錢賺,葉正則心動了。就這樣,他稀裡糊塗在寡婦家待了一夜,並得到了一大筆錢。至於寡婦得到了什麼,想必不用多說。
經過此事,葉正則便將女人也看成了賺錢的工具。他開始利用自己俊俏的外表,吸引喜歡他的女子,以此掙錢。其父親葉木匠得知此事後,非但不阻止,還十分支援。每次葉正則掙到錢,他都會拿著錢到鎮子上瀟灑一番。久而久之,葉正則的心理變得越來越扭曲。
有天夜裡,他將一名女子騙到家中。就在女子滿心憧憬接下來發生的事時,卻發現葉正則不知何時,拿著菜刀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下一秒,只見葉正則滿身是血地坐在椅子上,一手拿著女子的錢袋,一手緊握著還在滴血的菜刀。
這時,葉木匠回到家。當看到女人的屍體時,他心裡頓時明白了七八分。看著兒子毫無波瀾的眼神,葉木匠心裡有些發怵,可當葉正則將錢財遞給她的時候,他心裡的恐懼和罪惡感卻一掃而空。
之後,父子二人偷偷將屍體埋在了院子裡,並處理了家中的血跡。自那以後,葉正則便發現了比賺錢更快速的方式—殺人。他多次將有錢的女性騙回家中,將其殺害,拿走其身上的錢財。
不到半年的時間,已經有八名女子遇害,可官府怎麼也查不到有用的線索。就在葉正則以為自己能夠逍遙法外之際,他卻遇到了一塊難啃的骨頭。
一日,他跟著父親來到鄰村一個員外家做工。員外的妻子名喚宛安。宛安相貌清秀,身材婀娜,風韻十足。葉正則第一眼見到她,心裡就產生了佔有的慾望。
之後幾日,葉正則一邊幹活,一邊想方設法接近宛安。本以為靠著自己俊俏的面貌,能夠很快將宛安拿下。怎料的宛安彷彿對其並不感冒,甚至從未拿正眼看過他。
這挑起了葉正則的求勝欲。可不管他如何努力,始終都得不到宛安的另眼相待。
很快,葉木匠就看出了兒子的意思。他自然希望兒子成功,這樣他就能借機敲詐一筆錢,好好享福了。見兒子始終沒有進展,他便教給了兒子另一個方法。
一日半夜,葉正則趁所有人睡下,偷偷爬上房梁,在上面放了一個用過,已經開口的紅包。紅包的正反面,分別寫著宛安和自己的生辰八字。
這個方法,是葉木匠在《魯班書》上學到的,據說可以迷惑人的心智,將其為己所用。
沒多久,工作便完成了。工錢結完後,葉木匠和葉正則來到了鎮上的客店住下,等待時機。
三天後的一個夜裡,葉正則忽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開啟門一看,一個巨大的紅包出現在其面前,並吐出了昏迷不醒的婉安。
葉正則沒有猶豫,將宛安抱上了床。半炷香過後,宛安迷迷糊糊醒啦。當看到面前一絲不掛的葉正則,宛安心裡頓時明白了七八分。這次葉正則沒有下殺手,而是按照父親的意思,準備敲詐宛安。
他以宛安的清白為由,讓她第二天準備五百兩紋銀。這筆錢對她來說可不是小數目,可為了自己的名聲,宛安還是忍痛答應了。自那以後,父子二人便將宛安當成了取錢的機器,動不動就上門威脅。
可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沒多久,員外就注意到了妻子異常的花銷舉動。經過追問這才得知,自己妻子的清白已毀,還遭到了敲詐。
員外怒火中燒,立刻將此事上報縣衙。知縣逮捕葉正則父子二人後,還從其家中挖出了多具骸骨,根據鑑定,正是半年前那些失蹤的女人。
縣衙裡,眾人怎麼也不敢相信,犯下這種滔天罪行的罪犯,竟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孩子。不過,法律終究是嚴苛的,犯罪者終會受到懲罰,葉正則的所作所為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編者的話: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第一次認識和了解世界,都是透過父母。父母要做的,便是為孩子傳達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若都如葉木匠那般,只考慮自己吃喝,只貪圖享樂,那麼教出來的孩子,心理也必定是畸形的。不要輕視對孩子的教育,也不要讓祖國的花朵死在花盆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