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結構的變化,人們遷徙的頻率越來越高。在遷徙的過程當中,男女經濟越來越獨立,思想也越來越獨立。特別是女方的經濟越來越獨立後,不婚主義者越來越多,也導致大齡單身男女的不斷增加。
有人說深圳第一批不婚主義的單身人士,現在已進入了老年。有條件的已經進入了養老院,沒有條件的人存在孤獨老去的問題,有可能會造成孤獨死。日本進入老年社會以後,經常有報道,某某老人在家裡孤獨死去,多日後都沒有被人發現,沒有被人知道的事件。實際上這種孤獨死的畫面,確實勾勒出了一幅挺慘的狀況,也可以說是人間的悲劇。人活一世,還以這種形式離開,確實要引起人們的反思。
除了不婚的以外,還有一部分本身是有兒女的,同子女關係緊張,最後也出現孤獨終老的問題。
有一位朋友分享了他身邊的一個事例。他說:有一個男人,年輕時有老婆孩子,家裡條件還相當不錯,因為是“媽寶男”,不分青紅皂白,言聽計從,盲目聽從母親的話。年輕時他家裡婆媳關係鬧得不可開交,面臨母親與媳婦二選一的難題。最後他選擇母親做一個“孝子”,選擇了拋棄老婆孩子,呆在老媽子身邊一起生活。
由於他老爸早早已經去世,實際上他同老媽子是相依為命長大的,與母親的感情確實沒話說。可是人是會老的,他老媽子70歲也去世了。他老媽子去世那一年,他自己也已經五十歲的人了。由於一直同母親生活,他沒有再婚。
一個人獨居幾年後,曾經想求得前妻和孩子的諒解,其實他前妻一直帶著他的兒子獨自生活。相互之間沒有來往,前妻與孩子都不選擇原諒,更不可能選擇復婚。結果求助無門,於是無補,老了老了,整天鬱鬱寡歡,最後精神出現了問題。行為上也慢慢的變得奇怪,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慢慢的疏遠。才50多歲就孤獨死在家中,至於具體那一天去世都沒有人講得清楚,他的死是鄰居聞到惡臭才通知他的姐姐來處理的。
農村對一些無兒無女的老人稱為“五保戶”,建立的各種保障聯絡制度,確保每天有人關心照顧。
目前城市裡的孤獨老人,由於住房不一樣,樓與樓之間,戶與戶之間溝通少,實際上比農村還孤獨。要減少孤獨死人間悲劇的發生,在發揮社群及個人作用的同時,也許透過利用科技手段,建立健全各種網路,獨居老人能隨時隨地聯絡,發揮科技人文關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