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電影《長津湖》中有個情節令人難忘:志願軍戰士吃凍土豆,生生把牙崩掉。很多觀眾看到這兒,瞬間淚崩!你知道嗎,缺少熱食,是造成志願軍大量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
電影《長津湖》劇照
由於軍隊這一武裝集團的特殊性,各國軍隊都重視戰時熱食保障。俄羅斯軍隊的熱食,主要指湯菜、茶水,主食配以麵包。通常情況下,每天供應三餐,條件不允許時,每天至少供應兩餐熱食、一餐乾糧。美國軍隊熱食主要由成品、半成品加工而成,裝備有野戰廚房、野戰麵包房和單兵加熱裝置,規定前方作戰人員應保證每天兩餐,至少一餐,後方地域人員每人保證三餐。根據我國傳統的飲食習慣等原因,我軍要求部隊平時一日三餐吃熱食,並規定作戰部隊每天不得少於兩餐熱食。
在野戰條件下,野炊是保證熱食供應的唯一途徑。在抗美援朝戰場,志願軍沒有野戰炊事車,野炊主要是靠“埋鍋造飯”的傳統辦法。志願軍出國前就準備了5000口行軍鍋,這是當時最主要的野戰炊具了。
但是,埋鍋造飯這種傳統的野炊方式不僅攜行不便,而且在特殊地域和季節,特別是在高寒地區,挖灶臺都成為問題。埋鍋造飯不僅加工製作時間長,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容易產生夾生、竄煙,製作的飯菜質量不高等問題,衛生難以保證,官兵食用後還可能導致胃腸疾病。
行軍鍋
而更要命的是,埋鍋造飯在戰場上極不安全,因為生火冒煙會暴露目標。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尤其是運動戰階段,由於志願軍沒有制空權,部隊白天隱蔽防空,夜行晝伏,有糧食也難以生火做飯。為了防備空中無時不在的美軍飛機,志願軍前線部隊嚴格控制火的使用。沒有了篝火爐灶也就沒法加熱食品,沒有熱水能喝。很多時候,志願軍都是吃一口乾糧袋裡凍得硬邦邦的炒麵,再抓一把地上的積雪解渴。在第二次戰役中,第九兵團的將士們少則三天,多則九天沒有吃過一口熱飯。哪怕每天有一杯熱水,情況都大不一樣。
為了便於攜帶,炒麵成了志願軍的主要口糧。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戰場上,志願軍雖然有了炒麵,但是吃仍是大問題。有時候炒麵也沒得吃,只能用凍土豆來充飢了。據志願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將軍回憶:“在入朝初期,第二十兵團部隊許多連隊一連十來天吃不上一頓熱飯,睡不上一次‘乾燥的覺’。隨身攜帶的乾糧要帶到前線去,不敢輕易吃掉。四兩米加上自挖的野菜,就是一天的伙食。”
參加過長津湖戰役的志願軍二十七軍七十九師某部指導員鄒世勇回憶:當時他們揹著一口袋土豆,卻不敢生火。一點點火星,就能引來敵機的轟炸。鄒世勇只好帶上人,冒著生命危險,將土豆背到附近一戶朝鮮老鄉家煮熟。等他們再次把土豆揹回來,土豆已凍成一個個冰疙瘩,啃不動。戰士們只好把冰疙瘩夾在腋下、捂在胸前,化一層,便趕緊啃一點兒,再化一層,再啃一點。“28天,我們沒喝過一口熱水,就是吃幹餅、吃雪。冰天雪地,別說喝水,睡覺都成問題。這一點,敵人比我們好得多。敵人在後方可以支帳篷,由於不擔心空襲,敵人可以挖工事,即使地是冰凍的,他也敢生火。到了晚上,鑽到鴨絨袋裡面去睡覺。”
志願軍戰士以土豆充飢
據《中國人民志願軍軍需勤務》記載:“第二次戰役,部隊輕裝急進,迂迴敵後,運輸線延長,補給更為困難,餓飯現象更為普遍。東線氣候嚴寒,第9兵團給養不足,熱食保障困難,是凍餓減員的重要原因。”
我軍從1952年開始研製炊事車,限於當時的經濟和技術條件,到60年代初才研製並裝備了野戰馬拉炊事車。因此,在整個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仍使用傳統的“埋鍋造飯”。
衣食無憂的美國兵
我們的戰士在啃冰砣!
到了第五次戰役後,轉入陣地戰,部隊進入坑道作戰,伙食有較大改善,後方部隊可以吃熱飯、餅乾和少量的罐頭。一線部隊不能生火,除了夜間炊事員可以從後方送上一頓熱飯之外,只能吃餅乾或者乾糧,由於轟炸,還是會斷頓,但情況比剛入朝的時候要好很多。後來,為了保證部隊及時吃上熱飯熱菜,前沿連隊改變了過去從後面坑道送飯菜的做法,在坑道口搭建小夥房,班排分散做飯。
志願軍官兵在坑道里包餃子
從1952年起,志願軍物資供應全面好轉。到1953年,志願軍將士吃熱食已不是奢望了。即便如此,志願軍的給養和美軍比仍是地下天上。但是,就是這些最可愛的人,不叫苦、不抱怨,拋灑熱血,硬是打得那些吃飽穿暖武裝到牙齒的美國佬沒了脾氣!
志願軍以雪代酒慶祝勝利
在20世紀70代以前,埋鍋挖灶一直是我軍部隊野炊的基本技能,80年代以後,我軍逐步裝備了麵包加工車、炊事車等,提高了熱食保障效率。隨著經濟條件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野戰炊事裝備和單兵野戰食品不斷改進,部隊熱食供應大大改善。今天,我軍不僅有新一代野戰炊事車,適合高原高寒地區的高原野戰給養器材和保溫器材,也有新型單兵自熱食品(野戰口糧),邊防官兵用新裝備的自熱火鍋在-20°C的天氣裡照樣開涮!我們的戰士們在任何條件下也不用擔心吃不上熱食了!
亮相2019年國慶70週年大閱兵的我軍新一代XCT97A型炊事拖車
單兵自熱食品
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
(作者系軍史專家)
(解放軍報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