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船舶,是一款針對內海/短距離搶灘登陸設計的一款氣墊登陸船。蘇聯時代,為了應對在裡海、黑海、波羅的海短距離兵力投送,蘇聯軍工企業研發了這款超大型氣墊登陸船,截至目前仍是全世界最大的氣墊登陸船。
歐洲野牛級有多大?看上圖,坦克在它面前就是玩具。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船長度達到57米,舷寬25.6m,這個體型什麼概念?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長度250多米,寬度28.5米,意味著歐洲野牛級和彼得大帝號放在一起,寬度竟然差不多,只不過短了四倍而已。
雖然看這外形頗具科幻性,但是這款登陸艦全球只建造了15艘,目前在役的只有10艘。數量建造少的主要原因是,歐洲野牛級這種作戰裝備和現代化作戰思維還是有出入的。
第一,這是一艘只能靠自己航程和護衛能力完成搶灘登陸的艦艇,因為體積巨大無法被兩棲登陸艦攜帶。所以其作戰環境十分具有侷限性,必須在其航程範圍內。其正常航程在500公里左右,意味著作戰半徑很難超過300公里。如果滿載武器作戰,其航程肯定受到制約。
歐洲野牛級和美國的LCAC登陸艇區別很大,像美國的登陸艇,就是在兩棲登陸艦艙內運輸到目的地,進行一個人員轉換的裝備。並不需要多大的續航能力,以及自身防護火力。而野牛級不同,這艘艦艇不但續航能力不錯,其火力打擊能力也不容小覷。
野牛及氣墊船上裝備有通訊系統電子戰系統,有箔條發射器,有近防導彈系統。還有140mm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可以為搶灘登陸提供火力支援。可見,這個組合,基本相當於一艘輕型水面作戰艦艇。可以說,如果在封閉的內海作戰,這種艦艇的確用處不小。但是隨著目前水面艦艇的發展,以及岸基導彈的種類多樣化,野牛級氣墊登陸艇的侷限性被放大,這或許也是俄羅斯重啟野牛級建造後,遲遲沒有造出來的原因之一。
而從現實威脅而言,俄羅斯面臨的威脅和蘇聯時代已經不同了。蘇聯時代蘇聯海軍規模龐大,野牛級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的產物,為了尋求對封閉海域的控制,蘇聯時代不僅僅研發了野牛級,還有“裡海怪獸”這類水面艦船。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非主流”武器都被淘汰了。原因很簡單,護衛艦和驅逐艦完全具備它們的能力。無論是打擊、跟蹤、巡邏還是防空、反艦,現代化水面艦艇都可以做到。
所以,從武器發展方向來看,雖然歐洲野牛級是一款顏值非常高,綜合作戰能力也還不錯的艦艇,但是相對主流水面艦艇而言,這種艦艇的地位十分尷尬。所以,也不難看出,為何這類大型的水面氣墊船沒有被大量建造和仿製。
蘇聯時代的一些武器,都沒成為主流武器,其原因並非是技術方向有問題。而是蘇聯的海洋環境導致的,不管是蘇聯還是俄羅斯,出海口本身就少,而且其周邊的封閉式海域卻很多,尤其是像黑海、裡海、波羅的海周邊都有很多國家,所以催生了一些對於外界而言比較特殊的武器,這種武器適合蘇俄但是不適合所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