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白領小陳,雖然每個月都有工資入賬,但她現在仍是“月光”一族,甚至花唄還有欠賬。入不敷出、資不抵債是她的經濟現狀。要問為什麼會變成這種情況,都要從幾年前的消費主義理念說起。
消費主義,是指追求體面的消費,渴求無節制的物質享受和消遣,並把這些當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價值。“錢不是省出來的!”“五十歲的時候終於買得起二十歲想買的奢侈品裙子了,可那時還適合你嗎?”“人生要及時行樂”等消費主義理念在幾年前蔚然成風。
移動支付手段的普及,漸漸取代了現金消費,這也讓人們很難意識到自己究竟超前消費了多少。花唄等這種“可以花未來的錢”金融產品的出現與盛行,也在進一步促進了消費行為。
基本保障,社保先行
在年輕的時候,可以透過工作取得收入,但在上了年紀之後,如果身體無法支援工作了,養老金就非常重要了。除此之外,如果遇到重疾,醫療上的支出也是非常很大的,醫保也同樣非常重要。
社保需要繳滿15年,退休後才能領取養老金。因此在30歲之前,年輕人一定要開始繳納社保。
如果你的工作穩定,可以透過工作的公司每月繳納保險。如果有些年輕人工作不穩定,無法透過工作單位繳納社保,也可以開通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自己繳納保險。
現在繳納保險也有網上繳費渠道,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好,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需要去銀行繳納費用了。
儲蓄,做你的堅強後盾
在豆瓣這個社群上,有非常多的職場話題小組,“工作那些事”“裸辭群眾小型交流組織”等等。年輕人們或交流職場經驗,或吐槽奇葩工作。但即使工作再痛苦,其中大多數年輕人不敢離職的原因,都指向了——沒有錢。
《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年輕人中的總體信貸產品滲透率已達86.6%,90後實質負債率12%,人均負債12萬元。掙錢的速度跟不上花錢的慾望,這似乎成了年輕人的負債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有個很流行的概念叫做“離職儲備金”,就是指給自己儲蓄一筆存款,在自己極其想離職的時候,用這筆存款作為自己果斷離職的底氣和後盾。而很多人,沒有這個“堅強後盾”——儲蓄。
對於年輕人來說,一定要能存錢、會存錢,不管是定期存款也好,餘額寶也好,一定要每個月固定給自己存一筆錢,哪怕發生什麼意外事件的時候,才能有餘力。
開源節流,理性消費
很多年輕人都感嘆很難存的下錢,處處要花錢:各大購物平臺的購物節,隨便逛逛就下單了;和朋友逛逛街,吃飯喝奶茶看電影,不知不覺就花了一大筆;看中了奢侈品,買不起還可以分期……
年輕消費者的旺盛購物慾,最後往往留下的只有不停分期的賬單、只穿一次就不喜歡的衣服、不知不覺放過期的東西,貪便宜買了又懶得退貨的東西……
在購買行為之前,還是應該保持清醒,不要盲目消費,在合理範圍內,選擇真正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也不要為了紓解不良情緒而去消費,尋找真正舒緩情緒的方法,而不是用消費去化解。
讓消費迴歸理性。
理財產品,謹慎挑選
很多年輕人,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本金之後,就會去購買理財產品,而21歲的小王就是如此。她每個月堅持購買三百元的理財,小王說,什麼時候這利息能到每天100了,她就辭職,每天在家躺著靠利息吃飯。
目前理財產品種類繁多,也不乏明星基金經理的熱門產品,讓人眼花繚亂。但投資需謹慎,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透過正規渠道,謹慎購買,避免血本無歸。
最後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能家有餘財,理財有道,早日過上經濟自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