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許芸
編輯 | 蛋總
出品 | 子彈財經
“汽車自主三強”吉利、長安、長城正在謀一場變局。
在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時代邁進的當下,車與科技的聯絡越來越密切,汽車自主三強紛紛加快了科技轉型的步伐,透過發展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動力電池等形式,為自身新增科技標籤。中國燃油車時代的佼佼者,不願掉隊。
對於汽車自主三強的“新科技故事”,資本市場似乎頗為買帳,從2020年至今,汽車自主三強每當有與科技轉型、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訊息放出,股價往往會出現一波上漲,換句話來說,“科技轉型”似乎成為了汽車自主三強在股市中的“最大拉力”。
那麼,汽車自主三強的實際發展,當真有講出來的故事那般出彩嗎?
1、三強爭鬥激烈
受晶片短缺、疫情等因素影響,車市依然處於下行狀態。中汽協資料顯示,2021年9月中國汽車產銷資料分別為207.7萬輛、206.7萬輛,同比下降17.9%、19.6%。汽車自主三強同樣未能脫離大趨勢。
近期,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都交出了自己的最新銷量成績單。
資料顯示,9月,吉利汽車(含合資品牌領克,下同)銷量為10.39萬輛,同比下降約18%;長安汽車銷量為18.82萬輛,同比下降8.41%;長城汽車銷量達10萬輛,同比下降15.1%。
汽車自主三強之間的競爭一向激烈。2017年,吉利汽車取代長安汽車,坐上了“自主品牌第一名”的位置。自2020年以來,長安汽車日漸走出“至暗時刻”,汽車自主三強之間的格局悄然生變。
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反超霸榜4年之久的吉利汽車,重回自主品牌“一哥”位置,而從1-9月銷量來看,長安汽車銷量依然高於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
從自主三強各自披露的資料來看,2021年1月-9月,吉利汽車總銷量達到92.18萬輛,同比增長5%,完成全年銷售目標153萬輛的60%,其中,合資品牌領克銷量為14.8萬輛;長安汽車總銷量達到173.22萬輛,同比增長26.36%;長城汽車實現總銷量88.4萬輛,同比增長29.87%。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的自主機板塊也實現了較好的增長,2021年1月-9月,長安系中國品牌(自主品牌)汽車銷量達到135.02萬輛,同比上漲30.55%;自主乘用車銷量達到92.87萬輛,同比上漲40.12%。
而從業績來看,2018年、2019年,吉利汽車收入、利潤都是自主三強中最高的,不過,在2020年,長城汽車以1033.08億元的營收超過吉利站上了自主三強榜首。2021年上半年,在收入和賺錢能力方面,長城汽車都居於自主三強首位。
2021年上半年,長城汽車實現營收619.28億元,同比增長72.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35.29億元,同比增長207.87%。
同期,長安汽車營收為567.85億元,同比增長73.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29億元,同比下降33.55%。吉利汽車營收為450.32億元,同比增長22.3%;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為23.81億元,同比增長3.67%。
不難看出,汽車自主三強之間的營收差距正逐漸拉大。而在汽車產業步入新能源時代的當下,汽車自主三強在明爭暗鬥之時,面臨同樣的危機:新能源汽車發展乏力。
2、共同面臨危機
客觀來看,當前車市雖疲軟,但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有比較好的增速。中汽協資料顯示,2021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35.7萬輛,環比增長11.4%,同比增長148.4%。
在此背景下,吉利汽車在2021年9月共售出1.12萬輛新能源和電氣化汽車,同比增長約83%,達到自2019年11月以來的最高月銷量水平;根據吉利汽車半年報及7-9月的月度報表資料計算,1-9月,吉利汽車共售出5.72萬輛新能源和電氣化汽車。
目前,長安汽車有逸動EV、奔奔E-star、CS55E-Rock等新能源車型。據長安汽車官方微博披露,2021年1-9月,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1萬輛。長安新能源銷量主要由長安奔奔構成,據乘聯會資料,9月奔奔EV共售出7968輛,1-9月,奔奔EV的銷量為53155輛。由此來看,長安新能源車型的豐富度欠佳。
再看長城汽車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其銷量高於吉利汽車和長安汽車,為三家之首——2021年9月,長城汽車新能源車銷售1.28萬輛,同比增長90%;1-9月,長城汽車累計銷售新能源車8.47萬輛。
不過,目前新能源車型在汽車自主三強整體銷量中的佔比都不高。2021年1-9月,吉利汽車的新能源和電氣化汽車銷量只佔其總銷量的6.21%;長安汽車新能源車佔總銷量的比重僅為4.1%;長城汽車新能源車佔其總銷量的比重在汽車自主三強中最高,達到9.58%。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為自主品牌的比亞迪,僅2021年9月,其新能源汽車(含商用車)銷量就達到了7.11萬輛;1-9月達到33.76萬輛,佔其總銷量的74.56%.
在比亞迪依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瘋狂向前奔跑之時,汽車自主三強卻仍靠著燃油車前行。
“吉利、長安是國內較早研發電動汽車並在早期階段取得不錯的市場佔有率的車企,但現階段已經被國內新湧現出的、能夠提供更加人性化增值服務以及擁有更好服務理念的新興車企所淹沒。”畢馬威汽車分析師曹飛對「子彈財經」直言。
對於汽車自主三強的新能源汽車當前銷量不佳的原因,曹飛總結道,主要在於沒有亮眼的造型和更加吸引使用者的引數價效比。
“年輕人相對來說更願意接受新事物,要有靚麗外形、零百加速、空間尺寸、黑科技加持來滿足年輕人的內心需要。另外,續航也是所有人對新能源的一個重要選擇因素,恰恰3家在以上因素中沒有突出的亮點車型。”曹飛指出。
另外,在曹飛看來,增值配套服務也是(影響新能源汽車銷售的)重要因素,“消費群體對新事物本就將信將疑,對售後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這也是自主三強的短板,傳統的汽車銷售模式——代理4S店模式,不再適應新能源汽車。”
當汽車產業邁向新能源時代,仍以燃油車為主的汽車自主三強等傳統車企,風頭已被轉型比較快的比亞迪以及特斯拉乃至“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蓋過。
這些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跑者們,正以新能源整車、動力電池、網際網路技術及自動駕駛等與汽車智慧化密切相關的技術為突破口,賦予自身更多的科技屬性,提高了資本的想象空間,在這兩年裡爆發了超強熱度,為大眾及資本所推崇,在市值上將汽車自主三強等傳統車企甩到身後。
2020年6月,特斯拉市值首次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同年7月,比亞迪市值首次超越上汽集團,成為中國車企市值“一哥”。
截止美東時間10月18日,特斯拉市值達到8716.48億美元,是豐田汽車(市值2494.12億美元)的3倍有餘,仍佔據“全球市值第一車企”的席位;與此同時,蔚來的市值為648.98億美元(約合4159.83億元)。
截止10月19日,比亞迪市值高達8148.25億元,仍然是市值最高的中國車企,遠超“原車企市值一哥”上汽集團的2448.85億元,同樣高於吉利汽車的2489.56億港元(約合2049.7億元)、長安汽車的1379.15億元和長城汽車的5723.06億元。
由此可見,即便汽車自主三強交出的“銷量成績單”還算不錯,但奈何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未能追上新秀們的步伐,因此在資本市場不算是“極受歡迎的標的”。不過,汽車自主三強甘願就此掉隊嗎?
3、爭講科技故事
事實上,電氣化帶來的“掉隊危機”對所有車企一視同仁——當“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共享化成為汽車產業可以預見的未來,當諸如華為、百度、小米等網際網路企業爭相帶著新興科技湧入造車領域,當傳統汽車巨頭市值被造車新勢力趕超,加速推進技術迭代、提高智慧化水平、往新能源轉型已成為汽車行業的共識。
燃油車時代的佼佼者也積極講起了科技轉型故事,往新賽道邁進——在新能源概念大熱的2020年,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都更新了自己的科技轉型計劃。
2020年6月8日,吉利控股總裁安聰慧宣佈:“科技吉利4.0時代開啟,吉利邁入全面構架造車時代。”
2020年7月16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釋出了題為《致長城汽車夥伴們的一封信:長城汽車如何挺過明年》,宣佈長城汽車將從中國汽車製造企業向全球化出行科技公司轉變。4天后,長城汽車釋出了檸檬、坦克、咖啡智慧三大技術品牌,涵蓋汽車研發、設計、生產以及汽車生活的全產業鏈價值創新技術體系。
2020年9月26日,長安汽車董事長、總裁朱華榮宣佈,長安將從汽車公司轉型為科技公司,長安品牌的定位也隨之改變——“科技長安 智慧夥伴”。
迄今為止,雖然汽車自主三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相比友商而言並不出彩,但它們的科技故事卻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2020年下半年以來,吉利、長安、長城的股價出現連續上漲,每當市場上有關於其科技故事的新進展,股價往往能收穫一波上漲。
據「子彈財經」計算,2020年6月8日-2021年10月19日,吉利汽車股價從11.76港元漲到了25.35港元,漲幅超過115%,期間最高曾漲到36.25港元。
2020年7月16日-2021年10月19日,長城汽車股價從10.1元漲到了61.96元,漲幅超過513%,期間曾漲到67.77元的高點。
在2020年9月26日宣佈轉型科技公司後,長安汽車的股價也從不到14元漲到了2021年10月19日的18.11元,漲幅超過30%,期間曾漲到28.38元的高點,與華為的合作更是刺激長安汽車股價幾度大漲。
歸根結底,往科技公司轉型展現了汽車自主三強未來的成長空間,在此情況下,資本市場也開始重新評估這些燃油車時代的佼佼者的價值。
對於長安、吉利、長城的科技轉型,曹飛指出,傳統汽油車大廠體量大,轉型難度更高,週期相對長些。“例如,吉利在極氪品牌電動車還沒上市產量排期就到了明年,但是後續的服務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又讓一些車粉變車黑。”
在曹飛看來,這三家傳統國內車企大廠有過硬的汽車底層製造技術,並都曾有過明星車型,在市場中積攢了不錯的口碑,但是要改變傳統油車時代服務理念,相信(轉型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4、新能源野心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汽車自主三強野心滿滿。
根據3家公司規劃,到2025年,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含極氪汽車)、長安汽車的銷量將分別達到400萬輛、365萬輛、300萬輛,新能源在其中的佔比分別為80%、30%、35%,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分別達到320萬輛、109.5萬輛、105萬輛。
但往科技公司、新能源方向轉型是一把“雙刃劍”,科技故事能助推股價上漲,但當現實無法與野心匹配,資本也毫不留情面。
比如,在2021年8月24日,長安汽車釋出了“新汽車 新生態”發展戰略,同時,市場期待已久的長安汽車旗下新能源高階品牌阿維塔的首款新車型E11、長安汽車全新專用電動車平臺首款戰略車型C385得以亮相。
據介紹,E11搭載了華為HI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和寧德時代電動化技術,將於今年年底亮相;C385搭載全球首發APA7.0遠端無人代客泊車系統和長安新一代超集電驅等,預計明年上市。
與華為的合作多次助推長安汽車股價漲停,但釋出會上僅僅展現了E11的圖片,顯然並未能滿足投資者的期待,8月24日當天,長安汽車股價下跌4.51%,此後連續兩日下跌。
目前,雖然汽車自主三強透過自研或合作的方式,在自動駕駛、動力電池、智慧化等方面幾乎都有所涉獵,但很難從市場上聽到汽車自主三強有十分出彩的黑科技。且從目前汽車自主三強的新能源車型來看,基本都在“小”市場。
其中,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尤拉定位“全球更愛女人的汽車品牌”,車型更多是微型車、小型車,“好貓”“白貓”“黑貓”等命名方式在營銷層面博得了大量關注;長安汽車的新能源銷售主力長安奔奔EV同樣是微型車。
但目前,在新能源轉型、雙積分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眾多車企入局,微型車市場已有紅海之勢。而長期來看,售價低廉的微型車溢價空間顯然不足以支撐車企的高利潤。
吉利高階智慧電動品牌極氪旗下首款車型極氪001定位為“純電豪華獵裝轎跑”,也被認為市場偏“小眾”。此外,吉利還在推進頂級豪華超跑品牌路特斯品牌電動化。由此來看,目前吉利的電動化已與長城、長安形成明顯區分。
據媒體報道,吉利2020年釋出的SEA浩瀚智慧進化體驗架構將是極氪重要的技術基礎。“我們會透過浩瀚架構的強大載體,來打通科技生態和使用者生態。”安聰慧說。
從售價來看,極氪001不算便宜,長續航雙電機WE版、超長續航單電機WE版和超長續航雙電機YOU版售價區間為29.9萬元-36萬元。據悉,極氪001最大續航712km,0-100km/h最快加速時間為3.8秒。
因媲美保時捷Taycan的效能卻只要其1/3的價格,加上科技感的內飾,4月15日上市的極氪001預定火爆,上市兩個月後,極氪官方即表示,極氪001在2021年的可交付訂單已經售罄。
北京WingsRacing翼宿車隊車隊經理、極氪001車主楊楊預定的是YOU版,整車總價共花費35.56萬元。此外,他也是寶馬m4、理想one車主。
楊楊告訴「子彈財經」,在眾多新能源汽車品牌中,他之所以選擇新品牌極氪,原因是比較喜歡極氪品牌年輕時尚高階的定位,車輛內外設計相對比較前衛、獵裝車設計比較獨特,且動力充沛、電池電量高,“空氣懸架、電動車門、座椅通風、座椅按摩、雅馬哈音響這幾個配置也比較吸引我”。
不過,在楊楊看來,極氪001同樣有不足之處:“展車有啞光車漆但目前不能選配,不確定(但目前沒有說)有沒有隨動大燈,且車的重量較重,多媒體系統UI設計一般,沒有理想one好。”
此外,讓楊楊稍感遺憾的是,“(極氪001)高效能版推出時間較晚想買但是等不了。”
而作為一個全新品牌,且致力於打造使用者型企業,極氪在首款車的推出上頗有些手忙腳亂,也曾陷入變相漲價、減配等風波中,極氪CEO安聰慧甚至親自向用戶道歉。
楊楊舉例道,“方向盤最開始渲染圖做的不好導致大多數客戶要求修改,但其實實物挺好看的。後來搞了一個微博投票,換了一個設計目前只有渲染圖,又有一部分車主感覺還是之前的好看。”
在楊楊看來,這就是使用者型企業的弊端,會放大人性的慾望。“能真正理解的客戶一般也沒空在網上發聲,所以感覺都是不滿的,很多在我看來都是過分的要求。極氪001我認為已經價效比無敵了,對於一臺三十多萬這個配置的車,還要再提出一些要求不是很合理。”
如今,極氪001量產車型已於10月19日正式下線,10月23日,將正式交付到使用者手中。屆時,市場會給予極氪什麼樣的評價尚待觀望。但目前對比來看,從打造使用者型企業、推出高階智慧化車型這方面,極氪都給予了吉利在高階化、電動化、智慧化等方面更多的想象空間。
不難看出,汽車自主三強在新能源汽車時代面臨“掉隊危機”,但仍在奮力轉型,以求在新市場中再續舊日輝煌,而這一次的市場較量遠比燃油時代更激烈。
5、結語
汽車電動化、智慧化正在顛覆傳統燃油車,但傳統車企的轉型絕非易事,變革絕非喊口號、樹立目標就能簡單做到。傳統車企的轉型不僅面臨新技術的挑戰,還有內部燃油車與電動車業務之間的博弈。
“自主三強在我國汽車發展史上功不可沒,但目前傳統汽油車還是3家企業主要的利潤來源,在現在這個新老驅動方式轉換交替階段,必然會遇到各種阻力。”曹飛對「子彈財經」直言。
在曹飛看來,吉利的幾何、極氪和廣汽的埃安、長城的尤拉、北汽的極狐等,除了品牌影響力等因素外,新品牌也能在變革阻力上有所減輕。
至於汽車自主三強在新能源領域的未來,在曹飛看來,謙虛地向蔚來、小鵬等新勢力學習服務理念,增加使用者購車和使用過程當中的儀式感和服務增值,未來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汽車自主三強給自己構建了一個宏大的新能源時代藍圖,並投入資金、技術不斷鋪墊基礎,推動自身往科技公司邁進。變革年代,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這些燃油車時代的佼佼者,又將在新時代掀起多大波瀾?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