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金九銀十”,汽車經銷商、二手車商和消費者共同遭遇前所未有的局面:一個無車可賣、一個無車可收、一個尷尬等待。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月度形勢分析會上,協會產業協調部主任邱凱將這種尷尬局面概括為“車市供需雙弱”。
供需雙弱對渠道端有哪些影響?造成這種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車市供需雙弱會持續多久?
渠道端成了夾心層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 “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1年9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0.9%,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逼近榮枯線,位於不景氣區間。同時,9月份汽車消費指數為64.6,環比下降2.7個百分點。
當車市“金九銀十”撞上供需雙弱,於是渠道端潛在的問題都暴露出來。
庫存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首當其衝。邱凱指出:“目前,經銷商的庫存都是一些滯銷的車型,暢銷車型是零,需求量大的車目前處於缺貨的狀態,庫存和需求之間不匹配,導致經銷商偏庫的現象比較嚴重。”
成交率下降的問題緊隨其後。邱凱分析稱:“一般情況下,自然進店+邀約到店的客戶,經銷商成交率在18%~25%之間,目前整個行業汽車經銷商成交率首次下降到15%之下。”
成交率下降直接導致銷售人員收入下降,渠道端人員穩定性受到影響。邱凱指出:“銷售顧問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比例是銷售提成,由於沒有車可賣,收入會受到影響。”
無車可賣車價自然堅挺,因而消費者購車意願不強。邱凱表示:“剛需的客戶雖然會加速購車的過程,但除了等待並沒有太多的解決辦法;對非剛需的客戶來說,價格回升,等待的情緒比較濃一些。”
賣方無車可賣,買方價高不買。這種供需雙弱的局面,加劇了渠道端銷售信心不足。邱凱分析稱:“經銷商的銷售顧問前期都積壓了大量不確定交車時間的期貨訂單。因為沒有辦法交車導致客戶抱怨上升,銷售顧問簽單意願也不是很強。總之,由於收入的下降,信心不足導致人員流失和招聘困難。”
顯而易見,晶片短缺的問題傳導到經銷商層面,銷售人員接單不是,不接單也不是,成了典型的夾心層。
供需雙弱到何時?
當前,供需雙弱給渠道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流通協會的專家認為:“目前晶片短缺的高峰期已經過了。”
這該如何理解?邱凱分析稱:“主機廠減產的情況正逐漸得到緩解,傳導到終端可能還需要一定時間。”同樣,10月12日的中汽協月度形勢分析會上,協會專家也認為:“馬來西亞受疫情影響晶片工廠停工,三季度生產逐漸恢復,因而三季度汽車廠家‘缺芯’的局面較二季度有所緩解,從企業四季度新建的採購計劃來看,晶片較之前有一定保障了。”
供給端產能恢復的資訊也傳遞到渠道端,汽車流通協會調研顯示,經銷商對10月市場形勢較為樂觀。邱凱介紹說:“從需求看,因為有十一假期的影響,10月份休息日數量要比其他月份多。休息日的增加有可能帶來線下集客量增長;從交付週期看,考慮到目前大部分車型交付都需要1~3個月,如果客戶想在明年春節提車,最早也需要在10月份下單;因而整體上經銷商對10月份需求比較樂觀,對10月份的經營狀況比較樂觀。”
雖然多數經銷商對“銀十”比較期待。但專業人士認為汽車行業供需雙弱的局面短期難以改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宏觀經濟呈現出供需雙弱的格局。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21年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4%,較8月份微幅增長了1.9個百分點。此前,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5%,較7月份大幅下滑了6個百分點。
對此,有專業人士分析稱:“由於疫情反覆,全球經濟復甦受阻,我國現在CPI漲幅一直跟不上,PPI滯漲壓力比較大,這種大環境本身就不利於企業運轉。同時,受能耗雙控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限電。因此上,需求的持續放緩,導致部分企業庫存積壓。在傳統旺季的四季度紛紛釋出停機停產計劃,消費不暢正在悄悄地影響著很多行業。”
回看汽車行業,儘管晶片短缺問題困擾全球車企,但對汽車整體銷量影響並不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分析稱:“受晶片短缺影響,每個月汽車銷量減少了大概20萬輛,按照未來三個月每月200萬輛計算,全年汽車產銷將維持在2500萬輛水平。”
整體看,目前汽車行業供需雙弱表面看來是受晶片短缺直接影響,實質上與宏觀消費不振息息相關。那麼,汽車行業都在關注的晶片短缺何時徹底恢復?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認為:“可能要到明年6月份才可以緩解。”中汽協給出的時間是,明年下半年或將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