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課堂:龍眼 (下)
書接上回,話說龍眼名字的起源,背後有一段英勇少年與作亂惡龍殊死搏鬥的神話故事,惡龍被擊斃後,雙眼化作甜蜜多汁,清香如桂的龍眼,成為民間的滋補佳品。
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龍眼,主安志、厭食,久服強魄聰明,輕身不老”,認識到龍眼能夠安神定志,長期食用還能讓人變得聰明,身體輕盈,長生不老。因此,民間素有南“桂圓”北“人參”的說法,可見龍眼肉的補益作用媲美人參。
中醫認為,龍眼肉味甘、性溫,歸心、脾二經,功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是性質平和藥食兩用的滋補佳品。臨床上,龍眼肉多用於心脾虛損,氣血不足引起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證,常配伍黃芪、當歸、酸棗仁等補氣、養血、安神藥物。除此以外,龍眼肉還能溫補脾胃,治療脾虛洩瀉。
古人將龍眼肉加入白糖,放在瓷碗中,碗口蓋上一層絲綿,每天在飯鍋上反覆蒸制,成為玉靈膏,認為其能大補氣血,功力勝過人參黃芪,無論老弱體衰、大病過後,抑或婦女產前臨盤、產後體虛,屬氣血不足者,均可使用。如果平素體質火旺者,還可在玉靈膏中加入西洋參粉,制約龍眼肉斂火之性。
龍眼雖好,但並非人人適宜食用,龍眼性溫熱,易上火,平素內有痰火以及溼滯停飲者忌用。另外,孕婦食用龍眼後,可致氣機失調,引起嘔吐、腹痛等不適,而且增添胎熱,嚴重者可致流產或早產,因此孕婦也不宜食用。
今日推薦——養心益脾湯
材料(2-3人份):
豬瘦肉250克,石斛15克,鮮龍眼10個,生薑3片,陳皮1瓣,食鹽適量。
做法:
(1)豬瘦肉洗淨、切塊、焯水;龍眼去殼去核,留肉備用。
(2)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1小時,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
龍眼肉性味甘溫,能補心氣、安志定神、益脾陰、滋營充液,有“果中神品”之美譽。藉以肉類的鮮味,搭配甘平補虛養陰的石斛,和中、健胃、消滯的“廣藥”陳皮,益心養脾,補虛強體之餘而無滋膩、呆滯之弊。此湯膳能在暑熱未退的初秋時節,緩解口乾欲飲、心煩眠差、胃納欠佳等不適。
本期當值藥師:
向俊,廣東省中醫院臨床中藥師,中藥學碩士。擅長:中藥藥物諮詢,包括常用中藥煎煮服用方法、配伍禁忌、合理用藥諮詢,常用中藥飲片鑑別,常用毒性中藥研究,中成藥用藥諮詢等。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讓我們一起健康為樂,助人為樂!
【記者】嚴慧芳
【作者】 嚴慧芳
每日一膳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