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萬噸儲備肉的訊息刺激生豬期貨市場大幅上行,收穫了生豬期貨上市以來的第一個漲停。但綜合基本面的情況來看,筆者認為,在能繁母豬存欄量依然處於高位且產量減幅遠遠不夠的背景下,對本輪反彈行情不宜報太高期望。主要有以下原因:
1、回顧歷史:豬下跌週期每次不會只有1個底部
所謂的“豬週期”,沒有絕對的標準,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主觀概念。如果以3-4年為週期長度,將每輪豬週期的價格最低點作為上一輪豬週期的終點和新一輪週期的起點,從2006年至今基本上出現了4輪豬週期:第一輪是從2006年7月到2010年5月,第二輪是從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第三輪是從2014年4月到2018年4月,第四輪則是從2018年4月至今。從過去3輪豬週期的情況下,熊市的築底時間都是比較長的:第一輪豬週期是典型的“W底”,有2個底部,分別在2009年5月和2010年5月,築底時間為12個月;第二輪豬週期和第三輪豬週期都是“頭肩底”,分別都有3個底——第二輪的2個“肩部底”(第1個和第3個底)分別在2013年4月和2015年2月,即築底時間用了22個月;第三輪的2個“肩部底”分別在2017年5月和2019年1月,築底時間為20個月。從現在的情況看,第四輪豬週期臨近尾聲,第1個底部可能已經出現(2021年10月)。根據歷史經驗,底部不會只有1個,那麼我們可以大致認為,本輪築底過程現在才剛剛開始。可以說:除非這次豬週期打破常規,價格快速反彈,否則現在不是進入市場做多的良機。那麼究竟這次能否打破常規呢?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本次豬週期的底部,很可能延續此前“W底”或者“頭肩底”形態。
2、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的減少時間和幅度遠遠不夠
透過分析前幾次的豬週期,可以發現,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的變化,是決定生豬價格的最重要因素(需求端相對穩定,波動小,因此通常影響不大)。觀察前三輪豬週期,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每一輪豬週期的價格低點,都出現在“存欄量已經開始迅速下滑之後一段時間”而不是“存欄量的拐點”!例如,在第一輪豬週期中,其價格高點出現在2008年3月,彼時生豬存欄量資料缺乏,但有資料記錄的2008年12月(當時價格尚比2009年5月高40%)存欄量為46264萬頭,至2009年5月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已比2008年12月減少2%多。但顯然這樣的力度是不足的,因此至2010年5月,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比“底部1”(2009年5月,見表1)再度減少約4%之後,價格才真正見底!同樣,第二輪豬週期的底部1(2013年4月,見表1),實際上當時的存欄量已經比此輪的存欄高點(2012年10月)減少了5%和1%,最終底部3再度大幅減少15%和22%,才使得價格見底。第三輪豬週期的底部1(2017年5月,見表1),實際上當時的存欄量已經比此輪的存欄高點(2016年9月)減少了6%和3%,但最終底部3再度減少21%和25%才見底。也就是說,即便存欄開始減少,如果沒有達到相當的幅度,真正的底部是不會出現的。而且從過去幾輪週期的情況看,從存欄拐點(存欄高點)到最終價格拐點(價格底部)出現,第二輪和第三輪都恰好用了2年零4個月。現在是什麼情況呢?當前9月的存欄資料還沒有公佈,看8月資料的話,能繁母豬的存欄量拐點應該是出現在6月份,假定趨勢延續,則到10月也才持續減少了3個月,而生豬存欄量在8月份依然環比是增加1.1%!現在根本連存欄拐點都還沒有明顯確定,哪裡還能去談什麼真正的底部呢?
表1 前三輪豬週期的“W底”和“頭肩底”時點對應的存欄量
生豬存欄 |
最終底部 環比減幅 |
能繁母豬 存欄 |
最終底部 環比減幅 |
|||
第一輪 |
底部1 |
2009年5月 |
45325 |
4880 |
||
底部2 |
2010年5月 |
43370 |
-4.3% |
4700 |
-3.7% |
|
第二輪 |
底部1 |
2013年4月 |
44669 |
5013 |
||
底部2 |
2014年4月 |
42852 |
4686 |
|||
底部3 |
2015年2月 |
38973 |
-14.6% |
4110 |
-22% |
|
第三輪 |
底部1 |
2017年5月 |
35556 |
3604 |
||
底部2 |
2018年4月 |
33636 |
3369 |
|||
底部3 |
2019年1月 |
29338 |
-21.2% |
2882 |
-25.1% |
注:“最終底部環比減幅”是指與最早的底部時點的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量相比(而不是與最高點相比),最後一個底部時點的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量。
3、政策面會拉長價格底部震盪時間
從政策面來看,當前國家已經充分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對於生豬供給市場的調控非常穩健,絕對不會為了所謂的託市而出臺大幅削減生豬產能的政策。具體而言,這方面對生豬價格的影響就是“以能繁母豬為調控核心的政策指向,延長了生豬價格的底部震盪時間”。
國家想要“託底”的不是豬價,而是“豬肉供給”。農業農村部9月24日釋出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將調控的重點為設定能繁母豬存欄量調控目標,且規定生豬養殖連續嚴重虧損3個月(含)以上時,可對規模豬場(戶)和種豬場(含地方保種場)給予臨時救助補貼和貸款貼息。這一政策實際上減輕了豬場因為豬價大跌導致的養殖虧損程度,增強了豬場維持種豬和母豬群體規模的能力,拉長了生豬市場重新達到供需平衡的時間。(詳見本網文章https://zixun.16988.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40&id=597076)。
4、生豬市場很難出現導致價格“V”型反轉的“黑天鵝”
有人認為,前三輪豬週期出現多個底部,是因為之前本來漲的也少,所以波動率比較低,導致長期盤底;而這次豬價跌了這麼多,是不是應該來個“V型”反轉?這點基本不可能。讓我們想一想,在宏觀經濟和行業政策面“維穩”的背景下,還有什麼能讓豬價反轉呢?可能就是疫情了吧。但其實能讓豬大面積死亡的病毒,也就是一類疾病裡的那麼幾個:非洲豬瘟、5號病、高熱病、豬瘟、豬水泡病,最多再加上二類的豬丹毒和藍耳病。但是經過2018年非洲豬瘟的洗禮之後,伴隨著國內養殖行業快速的規模化程序,國內生豬養殖行業的疫情管理水平已經大幅提高。今年年初為什麼很多養殖企業大豬壓欄賭市場?就是由於部分地區非洲豬瘟再度爆發,導致一些企業錯判形勢,認為非瘟會再度蔓延。然而,事實是:過去幾年鉅額的軟硬體防疫設施的投入,以及嚴格高效的管理制度早已遍地開花,疫病對養殖業的衝擊越發減小。此外,2019-2020大牛市,使得養殖企業積累了豐厚的現金流,在防疫方面是絕對有持續投入能力的。此前的非洲豬瘟和隨後的牛市,也催生了國內動保行業的快速成長,生豬相關藥物批簽發數量大幅增加。長江證券的報告顯示,2020年,豬胃腸炎腹瀉疫苗的批簽發數量達到419批,同比增長68%;豬細小病疫苗批簽發數量達到288批,同比增長67%;豬乙腦疫苗批簽發數量達到155批,同比增長131%。豬圓環疫苗的批簽發數量達到1031批,同比增長52%。口蹄疫疫苗的批簽發數量也達到572批,同比增長11%。在防疫政策、制度、技術手段日趨成熟的背景下,很難出現例外。所以從這一點講,生豬價格也基本不存在“V”型反轉的可能。
綜上,筆者認為,本次生豬價格反彈只是築底過程中的一個“前奏曲”,對本輪反彈不宜期待過高,能漲到18000元/噸基本就是極限了。同時,就長期走勢而言,生豬市場價格至少還會再出現一個底部(也許是2個),不要期待豬價會有“V”型反轉走勢。(農產品集購網特約撰稿,作者:王偉民,轉載請註明來源,否則將依法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