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維興 知青之窗
前 言
我國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起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結束於八十年代初年,前後大約經歷27年,全國有1700多萬城市知識青年投身其中。
1955年9月,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文批示中,向全國知識青年發出了“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偉大號召,隨後無數的有志青年作出了到農村去、到邊疆去的英雄壯舉。
1964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於動員和組織城市知識青年參加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草案)》。全國各大中城市迅速掀起動員和組織城市知識青年下鄉上山的熱潮,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閒飯。1964年、65年上百萬的城市知識青年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奔赴農村、奔赴邊疆。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由於國內外的嚴峻形勢,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又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偉大指示,更大規模的,上千萬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席捲全國。
雖然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成因略有不同,但其本質特徵是一樣的,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政府組織行為;都是黨和國家領導集體作出的基本決策;都是聽從祖國召喚,為國分憂的愛國行動。
火紅的年華,火紅的時代,革命的重任擔在肩。1964年5月,海風作為一個未滿15週歲的在校中學生,少先隊中隊長,熱血少年,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完全自願的遞交申請,投筆從農,上山下鄉,參加農村的社會主義建設。
告別親人,遠離家鄉,由重慶來到貧瘠的大巴山區,在社辦林場、在農村生產隊指點江山,戰天鬥地,植樹造林,開荒種糧,養豬放牛。在近八年務農的時間裡,還先後當過救死扶傷的赤腳醫生,春蠶吐絲的代課教師,任勞任怨的生產隊基層幹部,主辦過激昂的山頭廣播站和熱情的文藝宣傳隊……。為改變當地山區農村的落後面貌,傳播文化知識,貢獻了青春和力量。雖然由於嚴峻的環境,艱苦的生活,也曾有過一時的失落和彷徨,但始終沒有放棄理想,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山水難忘,親情難了,我們早已把上山下鄉的地方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把當地的村民當作自己的至交親人。多次重返故土,看到山區的巨大變化,見到當年同甘共苦的親人,獻上自己的微薄感激之情。村民們歡迎遠方的來客,又像見到自己回家的孩子,回首那難忘的崢嶸歲月,感慨萬千……,當年知識青年的身影,至今還深深地銘刻在當地人民心中。
多年的知青經歷,錘鍊了自己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品格,養成了艱苦樸素、善良感恩的品質,也深刻認識到了中國的農村、農業和農民,“三農”問題的艱鉅性。欣慰的是也找到了人生的真誠伴侶,收穫了 一份永恆的愛情。
知青經歷是自己的寶貴財富,雖然艱辛,但也豪邁!對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了知青經歷墊底,什麼樣的苦吃不了,什麼樣的累受不了,什麼樣的坎過不了!
在大巴山這塊親切的土地上,曾經耕耘過、奉獻過、親扶過、愛戀過。這,就讓我足慰平生了!
第一章 情灑大巴山
- 雛鷹展翅
1964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於動員和組織城市知識青年參加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草案)》,隨即重慶也和全國各大中城市一樣,迅速掀起了動員和組織城市知識青年下鄉上山的熱潮。黨和政府號召有志青年,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當時海風正讀初中二年級,還不到十五歲,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少先隊中隊長,也是學校的優秀學生。5月21日下午,聽完在學校召開的下鄉上山動員報告,一種與共和國同成長的幸福感,一種聽從祖國召喚的使命感,使海風熱血沸騰。打小懂事起,就知道要聽共產黨的話,做毛主席的好學生。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偉大號召,邢燕子、董家耕等下鄉青年的先進事蹟,朝陽溝新農村的美好願景,激勵著學校不少熱血少年。當晚海風就邀約平時耍得較好的同班同學陳能治、胡義明一起商量,不想他們倆人也很興奮,於是我們三人當晚就寫了要求下鄉上山到農村去的申請。
1963年學校獎勵給優秀學生海風的獎品
第二天上學時把申請書交給了學校領導,學校領導和街道辦事處的領導對我們投筆從農、下鄉上山的行動給予了很大的支援和鼓勵,下鄉申請很快得到批准。我們三人回家把戶口本偷偷拿出來,悄悄地到派出所把戶口下了,短短三天很快辦完了一名城市中學生到山區農民的一切手續。街道辦事處為每個下鄉到農村去的知青配發了一件象石油工人穿的那種豎條條再生布做的棉衣,一床麻紗布 蚊帳,一個糖瓷面盆,一張毛巾和一塊肥皂。
學校為這次下鄉的十六名同學舉行了歡送會併合影留念。班主任楊老師把海風三人請到她家裡,她語重心長的說,你們三人都是班上的班幹部、都是她的好學生,都有可能考上高一級的學校讀書。真沒想到你們三個會寫申請下鄉,你們的行動確實了不起,好男兒,志在四方,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希望你們在林揚也幹出點名堂出來。她還根據我們三人的愛好、拿出笛子、口琴、二胡,送給我們每人一樣樂器作為紀念。
父親知道海風要下鄉上山的訊息後默默不語,因當時母親和小妹遠在三江鋼鐵廠。臨走的頭天晚上父親說,他明天上早班,不能來送你,他從櫃子裡拿出一個大信封,裡面裝滿了大多是角角、分分的零錢,父親說家裡只有這十幾塊錢,你全部拿去,又拿出幾斤糧票,還有他捨不得穿的一套新勞保服,一雙勞保皮鞋,說你還這麼小,要走這麼遠,今後什麼事都要靠你自己了。
1964年5月26日早上,天下著濛濛細雨,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辦事處門前的公路邊上,紅旗招展,鑼鼓喧天、人頭攢動。下鄉知青們胸前戴著大紅花,興高采烈的登上扯著蓬布的大貨車,歡送知識青年下鄉上山的歡呼聲、鑼鼓聲、哭泣聲交織在一起……
車隊終於開動了,童家橋、烈士墓、楊公橋、沙坪壩這些熟悉的地方徐徐閃過,車隊在中渡口等車渡(那時重慶主城區還沒有一座跨江大橋),匯合其他地區的下鄉知青後,車隊過了嘉陵江。別了,親人們、同學們、老師們,別了,家鄉重慶。知青們滿懷豪情,向著大巴山奔去。
老師歡送十六名下鄉同學留影,前排右起第三人為海風。
我們這次下鄉的地方叫宣漢縣,以前從沒聽說過,最近幾天才瞭解到宣漢縣屬於達縣專區,是當年川陝革命根據地紅四方面軍戰鬥的地方。紅四方面軍33軍的軍長王維舟老將軍就是宣漢人,那裡有很多老紅軍、老革命,是 紅色的土地,令知青們非常向往。
汽車沿著崎嶇的土石子公路,經一天的顛簸晚上住宿達縣,第二天因道路塌方,繞道開江縣經天生區傍晚才到達宣漢縣。宣漢縣政府為知青們的到來在東門外碼頭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我們幾百名下鄉知青揹著行李,排隊從東門進城,沿途受到宣漢人民敲鑼打鼓的熱烈歡迎,宣漢終於到了,知青們非常興奮。
在宣漢縣委黨校經過三天的學習集訓,海風和胡義明、李玉林、文小金等同學被分配到70多里外的馬家公社。那時公社不通公路,來接我們的社員幫知青們揹著行李,知青們走了一天,晚上才到達馬家公社。那時的馬家公社(即鄉、鎮政府所在地),街道長不足百米,寬不過三米,全公社幹部(即拿工資、吃皇糧的公務員)不足十人,卻管轄著十個大隊,九十多個生產隊,人口五千多,方圓幾十裡的地盤,全公社只有一部乾電池的手搖電話機與外界聯絡。6月1日,馬家公社、馬家小學和下鄉知青們共同舉辦了一場歡迎晚會,幾個未滿十五週歲的小知青過了人生最後一個“六一”兒童節,海風和胡義明同學還演唱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等歌曲,6月2日,知青們又步行20多里來到了馬家公社林場。
2. 奮戰譙家山
馬家公社林場辦在譙家山上,這裡山高林密、松濤呼嘯、連綿十里、藯為壯觀,滿山都是碗口粗以上的松樹、柏樹和不知名的雜樹,走進林間踩著腐爛的樹葉沉甸甸的。山上有九、十兩個農村生產隊,村民幾乎清一色的都姓譙,還有幾戶狩獵的獵戶,聽村民講森林裡時常有豹子、麂子(野山羊)、野豬、野雞、刺蝟等動物出沒。
知青們來到農村,首先要過的就是環境關。我們林場在半山腰一個山凹凹處,一長排陳舊的木板房,人住在樓上,樓下是放糧食、農具的地方。一邊是廚房,一邊是豬圈、牛棚,整天煙熏火燎的,且臭氣熏天。蒼蠅、蚊子多不說了,最討厭的是蝨子、跳蚤、臭蟲,三個壞傢伙咬人不商量,神出鬼沒的,咬得你周身發癢,紅包連發,寢食難安。外出趕場或勞動時,還得時刻提防毒蛇和野獸的傷害。
1966年1月出席四川省達縣地區知識青年先代會宣漢代表合影,後排左起第一人為海風。
第二是生活關,天天都是吃粗糧,大米很少,沒有蔬菜,基本上都是沒有油水的鹽巴米湯或酸菜湯,幾個月才能吃上一回肉,也沒有幾片;沒有熱水,幾個月都不洗澡;至於沒有電、沒有燈,天一黑只有上床睡覺,衣服破了要 學會補,被子髒子要自己洗、自己縫……等等,困難不少, 這些事都要自己學、自己幹、儘快適應。
社辦林場是那時的一個特殊產物,它由人民公社將偏遠山區原屬集體的山林、土地集中起來,建立主要安置城市下鄉知識青年為主的大隊級集體單位。林場由公社直接領導,公社任命場長、指導員、財會人員、治保主任、婦女主任等管理人員。我們林場的場長叫譙思立,就是譙家山上土生土長的山民,他身材高大魁梧、絡腮鬍子、說話粗聲大氣;他是抗美援朝的志願軍,立過功的老黨員;就是沒什麼文化,愛喝酒、急了要罵人;但他為人熱情、直爽、辦事公正,知青們又怕他、又喜歡他。
林場的主要任務是:(1) 安置管理好城市下鄉的知識青年;(2)保護森林資源,包括植樹造林、護林、防止山火、防止偷砍樹木等;(3)開荒種糧,做到一年後自給自足。其實第三條才是重點,因為國家只供應知青們一年的口糧,一年後停止供應,生活自理。
社辦林場一年到頭,一天到黑都要出工勞動,沒有星 期天,沒有節假日,沒有工資,沒有福利,沒有報酬。開始時每個月還發2元錢購買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半年後就沒有了,完全靠各人自己解決,靠家裡父母接濟。這在現今的人們看來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可那時就是這樣,國家窮啊!只管出工勞動、講奉獻,足見那時下鄉知青們是多麼艱苦,為國分憂的思想境界是多麼的高尚。
當然有時也有比較高興好玩的時候,那就是悄悄跟著看山上的獵戶打獵。山上那幾戶獵人一般都是集體行動,他們事先勘察地形、埋伏在野獸可能出逃的各個路口,然後放出幾隻兇猛的獵犬在森林裡四處搜尋,獵犬發現野獸後會發出急促的叫聲把野獸攆出來,野獸順著路口出逃,獵人就開槍把它們打倒。除了野雞野兔等小動物外,還可能打到野豬、麂子等較大動物。當地山民都有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圍山打獵,見者有份”,知青們又好瞅鬧熱,就悄悄跟著去看,有好幾次知青們還分得了野豬肉、麂子肉拿回來吃。
前面說了開荒種糧,一年後自給自足才是林場工作的重點。公社那時劃撥給林場的山林倒是不少,起碼有好幾千上萬畝,但熟田、熟土只有十來畝,要自給自足不開荒種糧是不行的。因此林場每天除派幾個人巡山外,大多數人都投入到開荒戰鬥中。
說起開荒,那也真是十分辛苦、很累。首先要把荒坡上較大的樹木砍掉,再用火,把荊棘雜草一燒,然後挖樹疙篼、搬大石頭,把地面清理乾淨;新開的地很不好挖,特別硬,地面下還隱藏著不少樹根和石頭,手上打起很多血泡、很痛。在開荒中我們還多次挖出子彈或彈殼,有次還挖出一顆生了很多鏽的迫擊炮彈,聽年紀大點的村民說,這些地方以前紅軍在這裡打過仗。
我們林場前後至少開墾了上百畝土地,加上公社劃撥的土地,知青們種上了包穀、紅薯、洋芋、麥子、穀子等各種糧食和蔬菜,還養了幾頭豬和牛、羊、雞等家畜家禽。
知青們戰風雨、鬥酷暑,辛勤耕耘,不知出了多少汗,流了多少淚,手上的老繭都一層一層的。望著綠油油的包穀林、聞著飄來的稻花香,輕扶翻卷的金色麥浪,揮鐮收割的喜悅,“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的豪情油然而生。知青們迎來了第一個豐收年,我們林場完全做 到了自給自足,還給國家上交了部份公糧。
由於海風在林場的各項工作中積極帶頭,不怕苦,不怕累的突出表現,很快入了團,不久公社團委讓海風擔任了林場團支部書記。1965年初公社推薦海風參加了宣漢縣 首屆下鄉上山知識青年先代會,不久又參加了共青團宣漢縣五屆一次團代會。
海風參加共青團宣漢縣五屆一次團代會和宣漢縣首屆下鄉上山知識青年先代會佩戴的代表證
由於海風在農村的突出表現,海風的父親、一個普通的工人,還應邀參加1965年重慶市赴達縣專區慰問團成員,來到宣漢縣赴各個林場、茶場,慰問下鄉上山知識青年。
1966年初,海風還參加了達縣專區首屆下鄉上山知識青年先代會。海風心想、黨和人民給了我這麼多榮譽,決心更加努力地工作,起好帶頭作用,團結更多的知青們,把我們林場建設得更好。
1966年1月重慶市慰問團在農場慰問時與部分場員合影。
(未完待續)
作者鄒維興,筆名海風,1949年7月生人。1964年5月下鄉到四川省宣漢縣馬家公社務農近八年,其間當過赤腳醫生、代課教師、生產隊基層幹部。後“特招”到礦山井下,當井下礦工七年,改革開放後得以讀書三年。中共黨員、機械工程師,長期在企業從事技術和菅理工作;也下海經商多年。退休後熱愛為知青服務,也喜歡業餘寫作,曾發表過一些文章和專著。
來源:知青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