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經歷過長期的戰火後,新中國在廢墟上屹立,這時如何恢復經濟建設就成了全國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了。那麼如何把地方經濟建設抓起來呢?地方幹部便成為了經濟建設中的指揮官,由此選拔上也是頗為謹慎。地方的經濟建設不比革命戰爭,它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程,經過一番選拔後,一批地方經濟建設的優秀幹部就此脫穎而出。其中就包括原山東省的省委書記,他在1955年便被委以重任,帶領山東省走向工業現代化,保證了山東省的農業生產,為山東省今後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就是這樣一位曾經的山東省省委書記在革命年代還曾經做過部隊政治委員,可謂是經歷豐富。那麼他是如何挑起這個建設山東省的重擔的呢?以至於建設的成績讓他成為了中顧委的成員。
一、革命軍人的生涯
今天說的這位山東省省長,正是建國初期的山東省委書記趙建民,他出生在山東並且也是在這裡參加的革命。在南昌起義後,全國的革命形勢發生了鉅變,當時還在濟南師範求學的趙建民看到了革命之火後,也開始接觸馬克思列寧思想,不久便下決心投身於革命。經過努力後,他終於在萬千革命者當中脫穎而出,不久便入了黨。在組織的安排下成功進入了黨組織,並從學生運動做起,開始為黨組織分憂。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山東省也全面告急,當時在華北激戰的國民黨部隊的主力基本都消耗在了戰場上,於是山東的後備力量就成了抗日的一支主力軍,大量的山東後備部隊被運往抗日戰爭的前線。雖然後來山東省被日軍侵佔,但是直到抗日戰爭結束前夕,山東省內的反抗戰火就一刻也沒有停過,在抗戰時期,趙建民參加了八路軍的游擊隊,立下了赫赫戰功。
二、擔任建國後建設的主力軍
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捲土重來企圖奪取勝利的果實。特別是在1946年蔣介石撕毀和平建國協議後,便瘋狂進攻解放區。這一時期,趙建民被分配到了第二野戰軍中,擔任十七軍政委後,他狠抓部隊建設,在山東地區解放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後來的渡江戰役中,他還獨當一面,讓十七軍在第二野戰軍中充當了先頭部隊,成功地渡過了長江,並取得了渡江戰役的勝利,這讓他又獲得了不少榮譽。
建國後,他沒有把曾經的榮譽放在心上,相反是如何繼續參與到祖國的經濟建設中來,當時中國可謂是百廢待興,於是他主動請命參與到祖國的經濟建設中來。由於他的出色表現,以及戰功赫赫的成績,他被分配到了山東省工作。從1955年起他就開始擔任山東省省委書記,並主持山東省的經濟建設。
在山東省的經濟建設,當時山東省工業薄弱,農業落後,大部分人寧可來到東北闖蕩也不願意留在山東,於是趙建民決心改變這種現狀。他首先大力引進先進的農業生產裝置,加速了農業現代化程序,於是山東省的農業生產有了巨大改善。
在工業生產上他考慮到了山東的區位優勢,於是大力發展重工業並與東北進行並軌,這一舉讓山東省迅速躋身成為了工業化強省,由於政績出色他也被提拔為了山東省監察委書記,後來還被調往中央工作,成為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不斷髮揮著自己才華的他,也在1999年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不忘心繫國家建設,不斷關注著國家的發展,他的這種精神也永遠值得當代青年去學習。
三、小結:
趙建民出身於革命年代的軍人,有著軍人一樣的使命感,在建設山東省時他不辱使命,將山東省的重工業打造為了另一張王牌,可以與東北工業基地相提並論。同時山東省的農業也坐上了發展的快車,從一個糧食歉收的省份到了糧食主產區,趙建民一步步地將山東省打造為了一個當時全國發展的模範省份。趙建民有著如此出色的成績後,自然也就被組織上進一步看重,後來改革開放時期,他也一度擔任中顧委委員,官至正部級,這也是對他的主持山東省政績的一種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