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年間,兵荒馬亂,水災旱災不斷,民不聊生,有一個地方村裡死的人接近一半,就在今天安徽鳳陽。而當時有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因為家裡麵人都死了,大嫂二哥也逃難去了,他孤苦一人無依無靠,所以就準備到附近的寺廟去當和尚。
說來也巧,這孩子在出生的時候,有一位老和尚正好從他家門前走過,向他家化了一頓齋飯,這老和尚看到這個新生的嬰兒,就說這孩子和我佛有緣,將來必定會普渡眾生,解救天下黎民百姓,聽到這裡他的父親就不高興了,說:“你這和尚怎麼回事,我孩子剛出生,你就說他以後是當和尚的料,雖然兒子多,但是當和尚那可就是出家人,我還想他以後給我養老送終呢!”
那和尚笑笑不說話,吃完齋飯就走了。孩子的娘在床上埋怨:“你怎麼能這樣對待那位師傅呢?”孩子的父親朱五四連忙回到床邊,照顧他剛生產完虛弱的妻子。但鄰居都一個個拿著水桶,水瓢站在門外。小夫妻倆很疑惑,他們這是要幹啥。
原來鄰居們看到這屋子上面放出紅光,以為著火了,都一個個的提著水桶來滅火,沒想到是這朱五四的老婆生產,這才一個個的面面相覷站在門外。
有個好心的老媽媽,送給了朱五四一塊綢緞,說用來給小孩子做件衣服。那時候大家都窮啊,尋常人家拿來的這個綢緞,這大嬸解釋道:“這個是她昨天在河裡洗衣服,看到河上漂過來的,因為布料很好,她就伸手把它扒拉了過來,給小孩子做件衣服正合適。”朱五四滿口道謝地收下了,然後給這個嬰兒,做了一件大紅肚兜,和一個褲子。
這孩子長到8歲時,他父親安排他給地主家放牛,這朱五四的兒子,從小就是孩子頭,他倒也不是欺負別的小孩,主要是鬼點子多,而且從不以大欺小,經常弄到好吃的,比如山上摘了些野果,田裡捉了些螃蟹,他都樂意與大家分享,所以村裡的孩子都拜他為老大。
有一次和他一起放牛的小孩餓得不行,差點昏倒,其餘的也是瘦得皮包骨頭,這朱五四的兒子就將小牛犢給殺了,然後分給了小夥伴們吃,有些孩子生下來,就沒吃過幾次肉,這下一群人大快朵頤,把剛出生沒多久的小牛犢給吃得一乾二淨,後來回去地主老爺追問這牛犢到哪裡去了,朱五四的兒子說跑到山崖下面的石縫裡去了,地主老爺跑到山崖邊一看,只見石縫裡果然露出了一個牛尾巴,不過這地主老爺還是把這朱五四的兒子胖揍了一頓。
等到了災荒年,朱五四的妻子病重,朱五四一家,兩個月內死了三個人,二兒子入贅到別家去了,朱五四也上吊自盡了,上吊前告訴他小兒子,去附近的寺廟找位老和尚,讓老和尚給你剃度出家,你出生時他就說你和佛祖有緣,現在看來或許這就是命數吧!
這朱五四的小兒子,按照鄉親們的指點,找到了這處寺廟,叫老和尚給他剃度,這老和尚將他的頭髮剃除後,在他的頭上點香疤,奇怪的是這香疤就是燙不出來。這孩子也是條小漢子,別人點香疤都疼得直叫,這孩子卻一聲不吭,雖然頭上的汗珠都已經掉到了地上,但是還是雙手合十,直挺挺的跪在大殿上,那老和尚見香疤烙不上去,就沒在繼續做了,輕輕的拍了他一下,說:“以後你就叫如靜了。”朱五四兒子點點頭表示同意了。
如靜小和尚在寺廟裡,整天打掃寺院,挑水和擦拭佛像,一天只吃一頓飯,雖然日子過得艱苦,但是至少餓不死,那個年頭一天吃上一頓就是最幸福的事了,老和尚對他很好,小沙彌們也很喜歡和他玩,不過老和尚的師弟卻看他不爽,這師弟的法號叫慧智,慧智和尚那天看見如靜在烙香疤時,並沒有成功,所以認為他不是佛門弟子,對他很不待見。不過如靜平日裡幹活賣力,也沒有出什麼亂子,所以也不好責罰他。
有一天,如靜小和尚擦佛像時,將佛像的金漆擦掉了一塊,這下被慧智看到了,這本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慧智和尚早看如靜不順眼了,所以就趁機發難,打瞭如靜幾禪杖,如靜也不敢吭聲,只得默默地忍受,同時被罰將寺廟裡所有的佛像,都再擦一遍。如靜一直擦到晚上,心裡很是苦悶,指著佛像大罵:都怪你們這幫泥禿驢,然後用蠟燭油在那個掉漆的佛像後面寫上幾個字。之後,高興地睡覺去了,第二天大雄寶殿上一陣驚呼,有座佛像背後寫著“發配三千里”,讀到這裡,朋友們應該猜到這小和尚是誰了吧,他就是朱元璋。
為什麼朱元璋要當和尚?
朱元璋當和尚的趣事,你知道嗎?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筆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