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歷史的封建王朝,從秦朝開始,一般是最多三百年的歷史,漢朝407年,宋朝好像319年的歷史,這兩個朝代稍微長點,唐、明、清是二百多年的歷史,這都是大一統的王朝,晉、隋作為大一統王朝就稍微短點。小的王朝走馬燈似的就很多了,這些王朝為什麼會被另外一個朝代所取代。有以下諸多原因。
創業艱難,守業無道
一般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前朝的重臣相對而多,看到過前朝丟失江山的原因,所以就在他得到天下之後,開啟不同於前朝的新制度,晉、隋、唐、宋都是這種情況,他們的開啟者們知道創業不易,也看到守業的不易。所以每一步動作都深思熟慮。古語說的好,“富不過三代”,創業者方能堅守創業的優良傳統,守業者們開開始任性,劉禪、楊廣、胡亥。他們連三代都沒有堅守到就開始我行我素。五代後唐李存勖連自己創業不易都忘了,然後死於伶人之手。這種前人栽樹,後人砍樹的朝代不少。有很多王朝因為腐敗和無道自己為自己掘墓。
儲君制度使許多王朝走不遠最重要的政治體制。
封建儲君制度,就是立太子,立太子的大概情況就是子隨母貴。登了大寶就是母隨子貴。一般皇帝立太子優先選擇嫡長子,這種制度就限制了優秀傳承,只是根據祖宗家法,如果嫡長子在,後面再有優勝嫡長子的人才就沒有機會,庶出的皇子自己就根據制度退避三舍,除非嫡子全部夭折,萬不得已庶子才有機會。只看出身不看才能繼承皇位的制度國家破落的一大原因,還有嫡子是娃娃的時候就登上大寶,這就導致權臣的產生,有非分之想的大臣也就導致國家覆滅的根源,畢竟一個孩子不說懂國家大事,就是上朝也到處撒尿的主,有幾個輔政大臣面和心不和,各有打算,主弱臣強,國家也就搖搖欲墜。漢末、北魏末、北周末、等等朝代都是這種情況。一個王朝要長久,首先開國五到七十年必須穩定,制度要形成,然後不能出現娃娃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娃娃皇帝太多,只要是娃娃皇帝時期,國家即使亡不了,但是都是特別亂和施政不統一。
總之封建社會的亡國基本是因為政治體制導致的,不能抗拒腐敗,人事制度混亂,特別是領導者的選拔不能選出最優秀的人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