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當中,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封建王朝帝王,而這些王朝帝王中,每一位帝王的離世,都會有非常強大的墓葬行為,他們下葬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人,去守靈,甚至是陪葬。
說起“守靈”這個名詞,很多人都沒有概念,也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一個民族的習俗,傳下來差不多也有上千年的歷史,可是對於我們當下人來說,守靈已經不是非常嚴格遵守的習俗了,過程也非常的簡單,但是如果說在古代,對於皇帝來說,守靈反而是非常重視的行為。
有的人甚至要一輩子都在做這件事情,那就是守靈,到底是哪一種人群一輩子都在守靈呢?那就是苦命的“守靈宮女”。
說起守靈宮女,非常的悲苦,因為棺材中躺著的並不是自己的親人,而是國家的君主,這些守陵宮女要忍受一輩子的寂寞,同時還要對於陵墓中的死去的君主進行相應的服侍。
很多人不瞭解,皇帝都已經死在陵墓中了,這些守陵宮女還要如何服侍皇帝呢?
我們先說這個守靈制度吧,這種習俗是漢族這一個民族延續了幾千年的習俗,因為古代的時候,認為人們去世之後,靈魂會有一次回家看看的機會,而這次回家看一看,為了讓去世的人靈魂不迷路,就會在他的靈柩旁邊擺上一盞明燈,幫他們的靈魂找到回家的路。
此時去世者的親人要守在遺體旁邊,保證這盞燈不會熄滅,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守靈其實就守得這一盞燈。
守靈的人一定要在逝者去世之後的第7天離開,意思就是不能夠讓去世者的靈魂看到,要不然去世者會看到親人不捨得離開,就會滯留在陽間,變成孤魂野鬼,這就是在我們的歷史上“頭七”的制度。
過了這7天之後,去世者就可以進行下葬,也就說明這個人在社會上的一生都走完了。
可是到了後期,儒家思想越來越盛行,人們對於這些習俗也都有了一些變化,喪葬習俗變得更加複雜了,增加了一項新的東西,那就是“守孝”。
在古代,守孝的時間是三年的時間,我們能夠知道,在朝廷中當官的人,如果他自己家中有父母去世,就會請假,守孝三年,三年之後守孝期滿,他就能夠回去繼續上班了。古代時期對於喪葬制度是非常看重的,有非常明確的一些規矩。
但是為什麼說到守靈宮女的時候,就要求她們用一生的時間來守護帝王的陵墓呢?
對於歷史的評價,我們現在只能夠透過一些記載去看到,但是說守靈宮女這個制度,並沒有非常明確的歷史記載,但是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如果皇帝去世,很多的妃子都會有殉葬的厄運。
到了秦始皇時期,這個千古一帝非常的偉大,他認為用活人來殉葬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也會給他的陵墓帶來怨氣,他還認為,如果守靈的人都是女流之輩,那麼也突出不了他是蓋世英雄的氣概,所以他的陵墓必須要用男人來進行殉葬,也都要用死人進行陪葬,所以基於這樣的考慮,秦始皇的陵墓中才是滿滿的兵馬俑。
到了漢朝時期,歷史上的殉葬制度就有了更加明顯的變化,當時的帝王非常的開明,他感覺殉葬是非常不人道的事情,於是就廢除了一些殉葬制度,可是守靈宮女這一個現象的出現,也說明殉葬制度又死灰復燃。
其實相對於守陵宮女來說,用一生的時間來守著一座陵墓就像是一座牢籠,在牢籠中不能夠做別的事情,唯一的事情就是伺候已經死去的君王。
在這個陵墓當中,宮女的工作也非常的多,其中這些宮女的工作可以分為三類,第1類宮女的工作,就是要伺候已經死去皇帝的日常生活。首先,每日三餐的祭品都要擺放在陵墓中特定的位置上,讓這些去世的皇帝來進行享用,然後每天還要定期地打掃陵墓,達到一塵不染的效果。這一個工作很簡單,除了有點害怕之外。
第2類工作就是要按時祭祀。
在古代時候,君王的去世是一件大事情,所以每年都會有後世的君王來進行按時的祭祀,祭祀的時候,在每年都要有非常多的祭祀時間,準備祭祀,就是非常繁瑣的工作,如果出了差錯,就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時候甚至會被殺死。
第3類工作就非常的讓人毛骨悚然,這樣的工作想想就讓人覺得非常的害怕,第3類工作的宮女就是要伺候皇帝表演歌舞。
守靈的宮女有一個特點就是必須要學會舞蹈,根據規定,相應的時間要給去世的皇帝表演舞蹈,而這種表演的舞蹈是沒有音樂的,所以這些宮女只能夠進行沒有音樂的舞蹈。
如果是白天天氣晴朗,就算沒有音樂的舞蹈,硬著頭皮跳一跳就好了,但是如果在晚上,還要對著皇帝的牌位進行跳舞,那真是非常的恐懼的事情,而很多的宮女膽子大一點的可能就沒有問題,那些膽子小一點的宮女,可能就變得非常神經質,甚至有的小宮女會被嚇得生病,甚至失去生命。
這就是歷史中封建王朝中的人權,守靈宮女這一個群體非常的悲苦,他們不得不屈從於這樣的歷史制度,也不得不服從自己的命運安排。
古代封建王朝的君權真的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權利,他在有生之年能夠享受別人的服侍,掌控別人的命運,在死亡之後也會讓活人繼續為他進行服務。
古代的帝王追求長生不老,渴望永久的掌控權力,真的是讓人唏噓不已。最悲苦的就是這些守靈宮女,他們的一生就都會在這個陵墓之中度過。我們看當時的歷史也只能夠是望史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