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有一個叫“馬駒溝村”的小村落。村口屹立的石碑,注視著村裡的人祖祖輩輩在這裡休養生息。
“我第一次看到石碑是在唸小學時,碑上刻的其中一個名字是‘米太’,當我看到這個血紅色的名字時,我才知道自己有位親人竟然是烈士。”米太的侄子米有貴感慨。
米有貴如今已六十多歲,父親是兄妹八人中的老大,從未謀面的米太是他二叔,這些年他雖心知二叔為祖國和人民犧牲在別處,但卻不知他安葬在哪裡。
至於二叔具體怎麼犧牲的,米有貴也一直在追尋七十多年前的真相。“我們村現在已經無人提及那麼久遠的事了,”說到烈士事蹟無人傳承,米有貴嘆了口氣,“二叔的事,我還是從隔壁村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口中拼湊的。”
米太1913年出生於河北張家口崇禮的馬駒溝村,從小沒有什麼條件唸書,雖在家務農但心繫國家。1937年全國開始抗日的時候,米太扔下家中的鋤頭,投身到轟轟烈烈的抗戰中。
“二叔具體什麼時候成為農會主任的,那位老伯已記不清了,但從他的講述中,我彷彿看到了二叔的血氣和脊樑。”米有貴語氣中透露出對二叔的敬佩。
米太憑藉著機靈勁兒和對敵寇的仇恨,輾轉在村落間為八路軍提供敵人的位置和訊息。作為農會主任,他不僅要組織村民們大搞農民運動、管理村裡的土地,還要組織村裡的愛國人士與敵人打游擊戰。
“那個時候的農會主任,應該相對於現在的村支書,但是要負責好多事,最重要的就是要負責村民的安全,與鬼子們鬥智鬥勇。”米有貴像是親眼見到過二叔游擊戰中的英姿,激動地描述著。
抗日戰爭勝利後,米太繼續投身民族解放運動中去。1946年,33歲還未娶妻生子的米太被曾經一起作戰的同伴出賣,慘遭國民黨殺害。
“現在許多人已不知道農會主任是幹什麼的,像二叔這樣為祖國和人民默默犧牲的人還很多,他們的遺骨流落在外鄉不得歸家。”米有貴低下頭,聲音中掩不住的難過。
因為了解的資訊太少,米有貴雖知道二叔犧牲在外鄉,但奈何無從尋找,每次看到村口的石碑他都會有說不出的失落。
“村口的石碑已經六七十年了,現在碑上的文字已經被風化得很嚴重了,但我知道,他記錄著二叔曾經的英勇,”說到村口的石碑,米有貴這位老人又有些欣慰,“石碑上刻著的名字都是我們村的烈士,冰冷的石碑是烈士用炙熱的革命熱情和鮮血鑄造的。”
10月15日下午,頭條尋人將尋找米太烈士後人的啟事推送到馬駒溝村,當天晚上,米有貴就收到訊息,二叔米太安葬在察哈爾烈士陵園。
“前些日子,我們忽然接到鄉政府的電話,問我們家裡是不是有位叫米太的烈士,”米有貴激動地說,“他們告訴我們,北京的頭條尋人發訊息在找我們,說有了二叔的訊息,我還不敢相信!”
“七十多年,我們終於知道二叔在哪裡了,我們可以接他回來了!”現在,米有貴和家人已與察哈爾烈士陵園取得聯絡,等一個好天氣,家人會帶著家鄉特產去看米太。
緬懷先烈功績,告慰先烈英靈,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頭條尋人發起“尋找烈士後人”專案,與龍華烈士陵園合作,共同為烈士尋找親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體接力尋找烈士後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頭條尋人誠邀全國各地媒體一起參與到“尋找烈士後人媒體志願服務團 ”中來。
如有烈士後人相關線索,歡迎聯絡頭條尋人(郵箱:[email protected];電話:010-83434440、010-83434485 ),將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資訊進行核實和後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