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
為什麼越厲害的人,越不合群?
有個高贊回答:
“他們不是不合群,只是不盲目從眾!”
平庸的人從眾,出色的人從心。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內心的堅守和專注,是內心的豐富與安寧,這種境界高手終生都在心想力行。
01 平庸的人從眾
心理學上,有一種羊群效應。
你仔細觀察牧羊人放牧,他只需要管好頭羊,羊群中的其他羊就會跟著頭羊走。羊,是一種散亂的組織,總是盲目地左衝右撞,可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
羊群效應,本質是一種從眾心理。
俗話說:猛獸皆獨行,牛羊才成群。
世間無數人,都如這羊般隨波逐流,跳進了社會的坑。
《烏合之眾》裡有這樣一句話:
“群體中的個人,不過是眾多沙粒的一顆,可以被風吹到無論什麼地方。”
很多時候,人們盲目地跟著別人的腳步走,看別人做什麼掙到錢了,也爭著趕著去做,怕錯過時機,佔不到優勢。但當一件事有很多人去做的時候,這同時也意味著這件事並不好做了,除非你真的很出色。
看著別人養豬30多塊錢一斤,掙得盆滿缽滿,自己也一窩蜂地往裡扎,等到自己的豬出欄時,豬肉又過山車落到了幾塊錢一斤,你自己虧得血本無歸,欲哭無淚。
這就是眾爭之地,勿往。
曾國藩說:
“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人人爭相往之,反而容易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一層一層被人割韭菜,最後被淘汰出局。
還有的人從眾的心理是尋得安全感。自己的言論、行為保持與群體一致,內心不會恐慌。自己也不思考和判斷,別人幹啥自己就幹啥。而這樣的人,時常會陷入迷茫之中,像沒頭蒼蠅一樣亂躥,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人家超前消費,你也超前消費;人家沉迷手機,你也沉迷手機;人家躺平,你也躺平。
越是底層的人越擁擠,越是從眾的人越平庸。
馮驥才曾說:
“平庸的人用熱鬧填補空虛,優秀的人以獨處成就自己。”
喬布斯生前接受過一次採訪,他說過一段話發人深省,大致意思是這樣的:
我不會讓子女們去玩手機,我每個月花 3 萬美元送他們去昂貴的私立學校,讓她們每天學習如何餵雞、餵豬和種花,還有打理家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被電子產品和網際網路影響了他們的心智,甚至是一生。
大部分人都選擇舒服和躺平,只要隨波逐流,什麼都不用做,就能一瀉千里。
但最後,選擇舒服的人,日子反而越過越難;逆行的人畢竟是少數,但卻往往是這不從眾的少數,日子越過越舒服。
劉潤曾寫過這麼一段話:
“選擇容易走的路,會讓你像吸毒一樣慢慢上癮。你一旦給自己找到邏輯自洽的理由,就會越來越沉迷簡單,最後趨於平庸。”
02 出色的人從心
曾經有人專門做了一項調研,看看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
經過長達5年的研究,他發現富人身上有一些特質,而這些窮人很少具備。
這些特質中,其中就包括不盲目,不從眾。
從眾很容易,那屬於一種下意識的行為。
不從眾卻很難,需要智慧的頭腦還需要清醒的判斷以及內心的堅守。
在那個樓市正風起雲湧的時代,房地產業很暴利。無數個人企業眼紅不已,抵不住誘惑,紛紛拿塊地蓋片房,想趁機打撈一筆。
但任正非卻抵住誘惑,拒絕進軍房地產,把很有限的資金,大量投入到前景風險難測的研發中,幾十年堅持不變。他們把每年對研發和管理持續投入、做深核心競爭力。
如今華為的專利在世界上,舉足輕重。
在這個崇尚速成的時代,市場一旦出現某個機會就會有大量的人趨之若鶩。今天“蒜你狠”了,就跟風種蒜;明天“姜你軍”了,又改種種姜。三心二意,連技術還沒摸透,怎麼能長久掙錢呢?
人潮來來往往,眾人搖搖擺擺;出眾的人,必定不盲目從眾,保持清醒,聽取自己內心的聲音,遵從內心的選擇。
強者不怕自己跟別人不同,就怕自己跟別人一樣平庸。他們都是一旦找準目標,就專注耕耘,咬定青山不放鬆。
《沉心十年》中說:
“人生之路有兩種,擇大門走險路,過窄門而寬途。”
人生的智慧,就藏在這“寬窄”的選擇中。
平庸之人選擇的都是走“寬門”,但後面的路卻越走越窄;出色的人選擇進“窄門”,後面的路反而越來越寬。
人生最難的修行便是: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
03 人能統帥自己,方能駕馭三軍
義大利經濟學家提出了一個二八法則:即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20%,其餘的80%是次要的。
世上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便是因為20%的人做了別人看不懂的事,而80%的人在隨波逐流。
從眾,只會讓你“泯然眾人焉”。
要是不想平庸一輩子,就要想法從底層跳出來。越底層的人,越擁擠。每天刷短影片,看娛樂,躺平幻象,只不過是在固化底層階級,而不是在向上跨越。想要出色,必須和這些反著來,多提升自己。
當你開始抗拒毫無起色的生活的時候,生活就已經開始起色,充滿各種可能。
人能統帥自己,方能駕馭三軍。 運籌帷幄比隨波逐流靠譜得多。
作家解晚晴在《一念一生,不負年華不負卿》中寫道:
要把自己打造成獨樹一幟的生命,才是對一個人山河歲月最美、最真的交代。
~與君共勉~
文:子芊上上,專注於吸引力法則,溫暖向陽,上上而行。感恩大家,敬請關注。